在没听到过仪式感之前,我都没仔细思考过这个词,一个似乎略带带有庄重感的中性词,仪式有听过,仪式感却少有,其实我们很多人确实是在追求一种仪式感,比如,周末你打算好好看一本书,你却觉得首先应该把书桌收拾干净,书桌收拾完毕又考虑是否要泡上一杯茶在手边才能解决看书的枯燥,或者又看到角落的一盆栽,你觉得放在旁边或者能增加读书的氛围,于是你开始忙乎好好侍弄一下盆栽,或修剪或换水,忙得不亦乐乎,就这样等你忙完所有一切准备开始看书时,也许朋友的一个电话邀约,也许已到中午你又心想可以准备午餐了,最后,你的读书计划就是在这剪不断理还乱的仪式感中泡汤了。生活中很多人大概和我一样有太多这样的仪式感,虽然我们不会大张旗鼓地告诉别人,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我们为生活增添了太多仪式感。
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感来自我安慰呢,首先,仪式感能给人安全感,如果你在一件事还没准备好之前就开始,然后你会过度忧虑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措手不及的意外,所以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们就会挖空心思地设想一切可能遇到的意外;其次,仪式感能引起我们对事件的重视,因为很多仪式感的产生都是由于我们对一件事特别重视你才由此引发一系列的准备,就像你接待你不喜欢的客人,他随时来你都无所谓,而你在乎的就不一样了,你得好好打扮一下自己,然后为对方准备;最后,仪式感让人心无旁骛,全心投入到事情中,我们不会分散自己的心思,于是全心全意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所谓的仪式感其实真正并没有那么好,大多数时候仪式感的真正原因却是我们自身的拖沓、懈怠。因为总是害怕向前所以给自己制造所谓的仪式感,在外人看来你准备充分,随时起航,只有自己的内心才知道,你根本就是不想行动,不想真正付出。就像你准备开始跑步,你内心并不想跑,你想到跑步的艰辛,于是你准备好跑鞋,然后你还是懒得出发,最后也许是天下雨,你随便给自己找个借口总有不去的理由,反正不想做的事总是找得到理由的。这才是我们很多人给自己创造仪式感的真正原因,虽然我们难以启齿,难以对自己诚实,不过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抛开自己对仪式感的依赖,想做的事随时都可以开始,仪式感并不能让你真的准备充足,只会让你更加不想动身翻开一本书,不想开始第一段听力,我们不得不承认仪式感浪费我太多该去实现的,记得那会考研的时候反而忘了怎么看书,只要翻开书就看,困了就睡,现在时间多了却变得唯唯诺诺,做什么都等到准备好再说,一旦你得预期没有达到就容易陷入新一轮的恶性循环,晚上睡晚了早上起不来然后第二天的一切受到影响所以大半天也赖在床上责怪自己,时间就是在这样的自我责备和拖延中悄悄溜走,何不翻身起床开始新的一天呢?
如果想起航随时都可以,不管顺风还是逆风只要前进就是最适合的。生活不需要太多的仪式感,我们一直都在路上,不存在清晰的起点和终点。
抛弃仪式感的绑架,翻开你想看的书,着手你想做的一切,当你开始时,你不会再纠结挣扎,开始远比过程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