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甚至是一门艺术。
要在遵循正确教育原则教育理念基础之上求新求变。
学会让孩子给自己讲故事是一个不错的尝试。现在很多父母都头疼孩子玩手机的时间,用了很多方法收效甚微,那么可以尝试让孩子给自己讲故事,这样一方面能够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又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处理的好,还能让孩子爱上学习,因为人都喜欢炫耀和好为人师。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大家群策群力,我这也算是抛砖引玉,毕竟千人千智。
首先和孩子制定规则,让孩子去查故事的背景资料,可以用手机等各种手段去查。然后等孩子准备好以后,找个时间和孩子交流这个故事(最好是历史典故),首先让孩子复述这个故事,然后再问问你从这个故事中领悟到了什么。最核心的来了,有些故事是瞎编的,不符合逻辑的,要把这种不符合逻辑之处让孩子找出来,这个过程中孩子要用心动脑子,是一个看问题深入的过程,长此以往,对孩子大有裨益。要在孩子玩手机游戏的时间上下功夫,比如作为父母可以事先写下故事的不合理不和逻辑的点,如果孩子思考的不和逻辑的点能超过父母,那就一个点奖励孩子多长时间,这是对于他深度思考的奖励。如果想到的点,明显少于父母想到的点,那么要适当的减少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要让孩子愿赌服输,增加趣味性。下面就以郑袖掩鼻计来讲一下。
故事的背景为战国中期,魏国国君为了交好楚国,献给魏国国君一个美女,我们称呼她为魏美人吧。魏美人深得楚怀王关心,对她宠爱有加,这样原先得宠的妃子郑袖就有失宠的可能,于是郑袖表面交好魏美人,如同一个知心闺蜜一样,让魏美人放松了警惕之心。后有找机会对魏美人说:大王很喜欢你,唯独对你的鼻子不是多么满意,说你的鼻子有点歪,以后你再见大王的时候,可以用鲜花遮盖住鼻子或者用衣袖遮盖住就可以了。魏美人以后再见楚王的时候就把自己的鼻子遮盖了起来。后来楚怀王纳闷儿,为什么魏美人见自己后老是遮住鼻子,然后就问郑袖,郑袖在楚怀王反复追问之下,就说魏美人实际上不喜欢大王身上的味道。楚怀王听后大怒,就命人割去了魏美人的鼻子。
这个故事的疑点很多,不足采信,多半为后世脑补瞎编的。因为【1】鼻子歪不歪,是可以用铜镜自己看到的。【2】楚怀王有不解之处完全可以直接问魏美人何以和以前不一样,见自己要掩盖住鼻子。【3】就算是前面都没有问题,那么魏美人醒悟过来以后,或者即将割鼻子的时候,向怀王说出实情怎么办?也就是说这个计策不可控的地方太多。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可供观测的角度也很多很多,比如和孩子探讨,如果你是楚怀王,你会怎么办?如果你是魏美人,你又会怎么避免中别人的奸计等等,探讨的过程一定要有趣味性,最后再让孩子结合所学去观察如今的社会现象符合历史故事中的现象,这样也提升了孩子为人处世的能力。
等孩子懂的越来越多,可以引导孩子分享故事给同学,等孩子有了炫耀的资本,孩子也就获得了先发优势,那么持续的学习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寓教于乐,一定要让这个过程有趣好玩!切忌那种一问一答的那种僵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