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感慨,过年变得原来越没有意思。认真思考了一番,窃以为,以前过年,跟平时的日子是有明显的对比度的。一、物质层面。以前,物质匮乏,平时日子没有多少好吃的。另外,因为大部分人收入确实很低,也舍不得买。但是到了过年的时候,这一个中华民族最重要最有仪式感的节日里,人们就憋足了劲儿买一些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来吃,而且是美食大聚会。那时候的美食,是鸡鸭鱼肉瓜子花生糖块。二、精神享受方面,平时休闲娱乐的项目少,没有那么多娱乐节目,而且人们,尤其是农村人,苦哈哈地下地干活,80年代,那时候没有联合收割机,没有那么多机械可以用,很多的农活对体力要求很大,每天累得很,哪里有心情去享受精神生活。过年了,这是一个有着强烈仪式感的节日,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让人们停下来,享受生活。当然了,过年是在天寒地冻不宜下地劳作的时候,也是有一定关系的。那个时候过年,标准的配置是,敲锣打鼓,西游记,八仙过海,麻将,当然,还有最重头的,春晚。当然,以上说的是以我的回忆我的视角为出发点。不过问问父母,他们也觉得那个时候的春节是有意思的。
现在呢?为什么过年变得越来越没有意思了呢?因为,对比度几乎没有了。一、物质方面。平时,鸡鸭鱼肉基本是常态化的,更别说瓜子花生糖块了。而且,现在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引领风尚的是吃农家饭,吃野菜。(要知道,30多年前,很多人吃不上鸡鸭鱼肉,很多是吃野菜充饥)。过年,还有什么新鲜玩意儿吃呢?很发愁啊。就像我父母说的一样,现在做饭很愁人啊,不知道做什么好。当然了,原因更多的不是因为没有钱买,舍不得买,也不是物质匮乏,而是老人本身对菜的创新能力和意识是有限的,另一个原因是,可选择的其实是太多了,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困难和让人发愁的事情。二、精神生活方面呢?文艺作品来说,电视现在几乎都处于非主流角色的境地了。想看什么,手机网上搜一搜,什么相声小品魔术杂技的,应有尽有,各类选秀,各种奔跑,各种好声音,这都是日常。过年,春晚被吐槽已经是常态了。创作者其实也很难。观众的精神食粮一点都不缺,平日里什么没有见过?不管是高大上的,还是乡间民巷的。你说你创新,空间有多少?根源,是观众平时见的太多了,你的节目不会给观众带来多少对比度,那哪里会有惊喜惊艳?现在的春晚,坚持看的人都是一种习惯性的坚持而已:这么多年了,一路看过来,不看,总是不太对的。于是,看春晚的人越来越少。据我所知,现在麻将没有没落,依然在春节期间热火朝天。但是,春晚却被抢红包毁得七零八落,遍体鳞伤了。
我认为,对比度,是产生差异化和情绪波动的根源。对比,产生了喜怒哀乐,有了爱恨情仇。为什么孩子对过年总是比大人要兴奋期待?可能是因为年龄小,经历少,对比度产生相对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