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简书微信群和朋友圈都屡次看到这本书,去年读过并写下了读后感,现重温。
那些孤魂野鬼,它们所渴望的,不过是转世为人,再得一具皮囊。温暖的、逸乐的、疼痛的、脆弱的、可耻的皮囊。
很久没有这么认真地读一本书,甚至这本书一开始并不是很吸引我,是从讲述张美丽的故事开始,它是一个故事却那么地引人入胜,但也是事实。
母亲的房子,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位坚强且执着的母亲,更是倔强地爱着父亲的母亲。房子的建立、修缮,不仅仅是尊严、面子、承诺,更是爱情之一。
张美丽——她是一个遗憾的悲剧,因为所谓的不合时宜,不符合所谓的伦理和道德,因而被小镇抛弃,甚至被家族、被自己的母亲诅咒,着实难以想象当时的社会风气和观念是多么地冷酷无情,而张美丽小姐姐又是一位多么坚强、自信、执着却香消玉殒的女性。之余现代社会,这种无知的偏见大概或多或少依旧存在吧。
渔民阿小和香港阿小——不同的家庭背景塑造了不同的性格,富有的人或许内心是难么孤独,因此只能利用别人没有的物质去索取暂时的玩伴,甚至经历一番风景,读过一段人生,才能理解何为沧海桑田,才能找到内心真正渴望并且极度匮乏的东西,至于那是什么,只有阿小自己知道。
“天才”文展——他真的是天才吗?或许曾经在思想上他是,但是想太长远的事,而目前又无法遥望的时候,很多事情想多了会压得自己难受。做好一点点的事情,然后期待,这么一点点事,或许哪天能积累成一个不错的景观,起码是自己喜欢的景观。
关于聚会,我现在还很难明白其中含义。多年以后,每个人都已经过上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生活让许多人在这个时空里没法相处在共同的状态中,除非等彼此都老了,年迈再抹去其他,构成我们每个人最重要的标志,或许那时候的聚会才能成真。至少对于文展,我们没有办法完成那个侃侃而谈的聚会。
还有,无法算计有多少既失去家乡又永远没有办法抵达远方的人,漂泊在远方在忙碌在加班在焦虑在休息在奔波的你,不知道是否是这种状态呢?
厚朴,hope——一位放纵着青春但其实最无法承受现实生活的朋友,其实自己都搞不清哪种才是自己应该坚持的活法,哪个才是真实。生存现实和自我期待差距太大,容易让人会开发出不同的想象来安放自己,很多人脑子里都偷偷藏着很多个世界。hope让作者认清自己:表面上我大大咧咧、粗心大意,事实上我讲每句话的时候,总担心会冒犯他人。我总在拼命感知,人们希望听到什么?如何表达到位?说不出的恐惧,恐惧自己成为别人不喜欢的人。为什么这么需要让别人喜欢?或许是求生本能。——的确,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多,很庆幸我还没有成为那样的自己。
张静宜——一个得体大方的女孩,应该要下定多大的决心才会让作者放弃她。父亲的谆谆教诲依旧在脑海:不要看一个人的出身,要看一个人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家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也是一个女人最重要的能力。我们从这段大学生涯,大学朋友厚朴身上能体会到的是:或许能真实抵达这个世界的,能确切地抵达梦想的,不是不顾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热,而是务实、谦卑的,甚至你自己都看不起的隐忍。最离奇的理想所需要的建筑素材就是一个个庸常而枯燥的努力。——勤勉自己。
故事还很长,是一段三十年的人生,是这些年碰到的人和事,要知道,把他们记录下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
其实我还挺讨厌自己总是从一本普通的书中理解到正能量“鸡汤”的味道,有时悲伤也不可或缺。
最近在看一本无聊又有趣的书——《生命中最美好的事——都是免费的》,作者是(加拿大)尼尔.帕斯理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