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鉴书
今天推荐的这几本书,都是“入口即化”系列书籍;
如果有本书我们看不懂,也许就意味着作者比我更聪明——这是我们作为读者未能免俗德一种普遍的受虐欲心理。我宁可抵挡住这种诱惑,用日常的生活中的语言来写作。
1.佐野洋子-《在难熬的日子里痛快地活》
人生很麻烦,但只要吃饱睡足,就可以继续过日子。
日本作家佐野洋子,15岁从事海报、插图绘画的工作,同年辞职为自由职业,24岁便出版了人生第一本书,以绘本作家出道。
在健忘、迟缓、身患绝症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佐野没有一丝消极,在面对生存的辛苦和不幸的同时,她能以诙谐的口吻展现出了对生命的豁达,用淡然与洒脱的笔触,为这最后一步写下精彩痛快的一笔。
你能看到作者用消极而不消沉的心态追寻自由,爽朗、幽默地面对余生,每次看佐野的书,都会觉得“原来生存就是这么回事”
类似于生活与美食地一本书,充分地把生活中地人缘人际生活气息还有一些独创地美食日记写了下来,文章开始有了一种”能读进去”的感觉,这份品质是当代很多作者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读读她的文字你能找到答案。
2.阿兰-德波顿《亲吻与述说》
已经出版了好几本畅销书的阿兰-德波顿,这位欧洲人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定位,他在书中说”我到底属于哪一类作家。从一开始写作,我就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位。在明确知道我想成为哪一类作家之前,我只想知道我不可能成为哪一类作家。我知道我不是诗人,我也知道我不是个真正的小说家(我不讲来故事,我”发明“不了人物),而且我知道我也做不来学者,因为我不想墨守那一整套学术规范,后来,我终于自觉正好适合自己的定位:随笔作家。
完成亲吻与述说这本书后出版受到欧美读书届广泛好评。当时作者只有26岁,但当你通读完全文,了解伊莎贝尔的一生,你能从中发现不少共鸣点;
精彩句子:
“写书的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人搞不懂为什么他的大著地球人没有人手一册;另一种人则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竟然有人肯巴巴地花钱买他地书而且认真读过。我属于后一个阵营。”
3.柚木麻子-《下午茶的墩子》
首先这本书也恰恰是在下午三点左右茶歇时间看到的,当时看到书的封面就特别想来一杯热巧克力🍫再搭配上核桃红豆蛋糕🎂,但扼住了自己的想法,把一打重重的书放回书桌,然后瞌睡袭来...
这里面的茶歇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书中都是直抨心灵的直白生活与对话。
拥有诸多励志言辞的敦子,焦虑中仍然坚持自我的三智子,都能够在彼此鼓励下完成工作,推荐给职场女孩子的元气之书,尤其推荐给对工作感觉到疲惫或者刚开始求职的人。
从一个鼓励茶歇的对话中体会到了这份鼓励的属性 ——
三智子和敦子坦白,说每天在公司端茶倒水茶水小妹。
敦子是这么反馈的“很好啊”——everything starts with tea,不管是打仗,还是审判,谈判能手英国人到了下午三点就全部中止,是下午茶的时间。
“所有事情都随茶而始”,“你的工作才不仅仅是打杂,只要动动脑筋,说不定还能成为公司的舵手,利用会议主持的身份多提点方案吧!”
4.《松浦弥太郎-自在的旅行》
“在喜欢的街道,寻找喜欢的地方,展开属于自己的旅程吧!”
因为之前看过松浦老师的其他著作,比如《100个基本》、《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日日100》(讲他珍爱的100件物品的),是一个活得特别通透的一个作家,尤其字里行间所渗透出来的生活理念,很深刻地震撼了我对待生活的价值观。
《自在的旅行这本书》中,让我最为惊艳的还是他的娓娓道来的笔触和这本书中不少惊艳的插图,有一种巴不得立刻马上就扎进这样绚丽的世界里,那温暖橘黄色的旧书天堂,散发着浓郁香味的意式浓缩咖啡,那干净明朗的午后温哥华阳光,与台北摩托车车道静静等候的人们....在纽约曼哈顿繁荣的市中心感受垂直城市带来的魅力,生活在别处,却能近距离地感受人文气息。
5.冈尾美代子-《没有动力的时候,一个人发发呆也好2》
在“什么都没有最好”这一个章节中,一段话深以为然“也许待在朴素的地方,人会变得越单纯。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早那个是被难看的、威严耸立的或者俗气的大厦包围,他们带来的压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久而久之,心情变得抑郁,感觉心理像长了草一样般。所以,我们向往去一个深, 都没有的地方。把之前看到的风景一笔抹去,让心情回到初始状态”
由此得到的力量,足以让我们有勇气开始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