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米兰・昆德拉
1929年4月1日-2023年7月11日
他终年94岁
我不否认,最初会选择翻开它,是因为它众所周知。
后来被它吸引,是因为书的叙事脉络,少见的循环往复。
上半年读完后,有些似懂非懂,便找了梁永安教授的课来听。
课还没听完,昆德拉逝世的消息便传来了。
或许是出于内心未完成的遗憾,又或是出于对作品的喜爱,我开始尝试写下对它的理解。
后续的解读,基于文本,结合了梁永安教授的课程内容和自己的一些思考。
或许这会是一个系列,或许会需要多一点点时间,因为我也还在重新阅读和整理思绪的过程中。
在这里,先谢谢大家的陪伴。
01 永恒轮回
“想想吧,有朝一日,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过的方式再现,而且这种反复还将无限重复下去!这一谵妄之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尼采的“永恒轮回”这一神秘想法,困扰了万千哲学家。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百年孤独》的第一句,就将布恩迪亚家族百年轮回的命运之感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 最大的孤独就是永恒的轮回与循环。
我们不妨想想,如果有人告诉我们,刚刚经历过的3年疫情,会再一次重现,且会一直重复直到我们死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若疫情永远地重演,我们大概只会对“舍生忘死”这个词避而远之,《中国医生》也不会再出现。
正因为我们现在谈及的是一桩已经离我们远去的往事,那段岁月才能化为文字、理论和感恩,不再让我们心生恐惧。
毕竟,在历史上只出现一次的疫情,和反复轮回、不断夺走我们生命与希望的疫情之间,有着无限的差别。
02 历史的往复循环
可能疫情这个例子极端了点儿,但放大到我们整个人类社会历史来看,不就是一场永恒的轮回吗?
出生、成长、挣扎、寻找、确认、繁衍、追忆、死亡。
我们就是在这样无限循环的过程中,历经千辛万苦,一代又一代传承了下来。
叔本华说:“人生的本质是痛苦。”
我虽不完全认同,但人活着,除了能感受到快乐,要经受的痛苦也是真真切切。
并且,痛苦往往都远远大于快乐。
家里爷爷奶奶那辈,因为一些历史性问题,遭受了诸多磨难;
经常听我爸爸妈妈说,他们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活出头;
到了我们这一代,吃穿倒是不愁了,但是大多都奔走在房贷、车贷和养育孩子的教育费用之间。
历史向前的齿轮从未停止转动,每个阶段都有着同质性般的艰辛与苦难。
我们也同前辈们一样,一直在路上,在寻找、在彷徨、在期待。
当下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价值观众彩纷呈,
与此同时,道德渐次飞散,阶级逐渐固化。
在如此庞大的历史框架体系之下,独属于我们的月亮和六便士的平衡点,在哪儿?
我们又该如何思索并辨别自己的价值立足点?
03 人生的轻与重
面对这样的人生,面对这样的一些痛苦,迎难而上总是最沉重,逃避或躺平永远最轻松。
但“轻”,就意味着好吗?
昆德拉在文中说: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
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自由主义思潮盛行的当下,每个人都能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选择固然是件好事。
但自由不是完全的自我,更不是自私。
设若人人都择轻去重,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