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上映这么长时间,鉴于前段时间在准备期末考试,也就才刚刚去看过。之前就有很多朋友看完之后给我剧透,挡都挡不住,大概大家也是被山争大哥的表现惊到了吧。带着大家已经提前透给我的剧情去看,该有的心理准备都有了,知道肯定会哭到背过去,也知道一定会非常亮眼。对于演技没得说,从主演到配角都非常棒了,很厉害,特别厉害,超级超级厉害。
电影讲述的现实之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可以说是非常激烈了,白血病人想活下去,药企投入成本极高研究药品,在专利期之前要收回成本。双方都没有错,只是药企定价太高就必然会存在有人吃不起药,治不起病。于是吕受益就希望程勇替他承担违法的风险去印度买药,前期程勇会选择走私印度药是为了盈利为父亲做手术,但仿制药的定价比起正版药已经是非常良心了。
思慧作为病友群的群主也是患者的亲人,帮助扩散消息,患病的牧师会英语帮程勇拿下了代理权,而小黄毛抢了他的药,不打不相识,帮他卖药抵债。一个小的群体为了各自的目的而聚集在一起,程勇从卖壮阳药转而开始了贩售印度药的事业。
但当后来,假药贩子张长林威胁程勇希望拿到印度药的代理权和渠道时,程勇选择妥协退出,不是为别的,他自己并非病人,印度药于他而言并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贩售假药的罪名他承受不起,他的父亲和儿子都是他割舍不下的牵挂。张长林说:“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这病你治不过来。”这样血淋淋的事实,让一个反派说了出来,尤其的戳中人心。
散伙饭的那天,下着大雨,程勇提出了退出,散伙,首先是黄毛摔杯子走人,其实就这里而言,程勇没有错,他的行为应该由自己的意志决定,他可以选择继续卖药,也可以选择安稳度日而退出,他不是救世主,没有义务去为他们承担这样的风险和负担,道德绑架始终不是什么上策。
其实后来程勇和黄毛在海边的对话其实也展现了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黄毛说他看不起程勇不是因为他违法,而是因为他当时也是为了赚钱盈利,和那些订天价的药企没什么两样。黄毛背后所支撑他的逻辑和信念不是善良,而是道德绑架要求别人善良。吕受益和黄毛的共同点在于自己不愿承受这样的风险,想要别人替自己承担,但不同在于吕受益没有责怪程勇退出,因为这只是个人的行为选择,你没有权利去指责别人为什么没有帮你。
所有人都离他远去,他开始回归正常的生活。程勇用着之前卖药的收益开起了厂子,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吕受益的妻子找到了他,告诉他吕受益就快不行了,之前甚至还割腕自杀了。程勇去看了那个已经一年没有见过的人,吕受益非常憔悴,病情已经进入急变期,药已经没有用了,人说没就没了。程勇去参加吕受益的葬礼的时候,给他的妻子钱,他的妻子冷冷地说:“你走吧。”其实,程勇就是被放在了一个太高的位置上了,以至于让那些病友觉得他就必须要帮他们买到印度药,这就是他该做的。他在葬礼上见到的那些病友,没有一个给他好脸色的,包括黄毛。
吕受益的死给了他很深的触动,他从这个时候决定重新卖药,而且用成本价出售,这和之前的卖药从性质上就又不一样了。他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救世主,甚至于后来印度药厂被查封,他用零售价两千进药,五百出售,他说:“这是我欠他们的。”
这样的程勇值得让所有的白血病友在假药被发现时拼尽全力保护,那个老奶奶握住曹斌的手说:“我求求你们不要再追查印度药了,药贩也没有赚钱,我已经吃药把房子吃没了,把家人吃垮了,我还不想死,我想活着。”曹斌也发现这个案子再追查会让很多病人陷入困境,于是他选择了退出。其实啊,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有尊严的活着的,就像我之前在《生门》观后感中说的,面对生命都应该有敬畏心,即使它再卑微,但依旧值得让人对它充满敬畏。没有谁能决定一个人是生或者死,无论出生或是面临死亡时,都一样。
程勇被抓时的坦然,看到警察截住患者时的张惶失措,曹斌在法与情之间的徘徊,思慧在经理跳舞时的情绪发泄,吕受益在儿子熟睡时的温柔的笑,黄毛开车甩掉警察时的勇气和眼神,其实啊,大家都在为自己所坚守的东西而活着,没有谁比谁活得卑贱,所有人都该有尊严的活下去,为自己所爱的一切奋不顾身。
电影最后的升华是为了体现国家在医保上的医疗制度改革上的推进,当年的“程勇案”对于推进天价药进医保有很重要很直接的作用。而且现实中的“程勇”也只是被拘押了一段时间后无罪释放,这样的结局更体现人性关怀所在。
我不知道怎样,也不能全面客观的评价电影中的每个人的做法,但每一个人也都是带着自己的赤子之心努力的,也许更加努力的活下去,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