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7年的数据,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毕业第一年年薪的情况,本科在9万上下,硕士在10至12万之间,而博士会略微低于硕士而高于本科。拿硕士生为例,这个薪水相当我们2000年硕士毕业时的薪水,我有点替北大、清华的高材生叫屈了。
再看毕业的去处,华为及下属企业直接从北大招聘了91人,从清华招聘了111人,成接受两所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企业。其次,国家电网、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科学院等实力企事业单位也是毕业生的首选。我很纳闷,上海大学的毕业生不是照样去华为吗?我忍不住替北大、清华的学子感觉不值。
2016届毕业生中,清华共有71人直接创业,占毕业生总数的1%。这么低的创业比例,我为北清毕业的天之骄子感到惋惜。
那么说,北清的毕业生将来当大老板的是不是很多呢?我没有这个统计数据,反正从BAT和华为的情况看下来,只有李彦宏是北大毕业的,其他的大佬都是毕业于名不见经传的大学。
还好,上北清也不是一点好处没有,您看去美国名校留学的比例显然高得吓人,这可不是上大的丑小鸭能媲美的。
综上所述,想以大学为跳板去美国名校,北清是极好的,当然出国后的发展到底怎样也未可知;相反如果是打算在国内发展,完全没有必要拼了老命去考这两所名校。考个上大足矣,留20%的精力发展自己的特长,以后的路子更宽。除了数理化,沟通能力,鉴赏能力使人受用终生,这些能力值得用一辈子去积累。未来的竞争主要靠得是自己的综合能力。有人说:学历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将来。我深以为然。
补充最新的清北的就业情况。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4%。
其中,国内深造比例为28.5%,出国(境)深造比例为6.9%,签三方就业比例为49.3%,灵活就业比例为13.6%。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分别为98.2%,98.9%和98.1%。
北京大学2021届毕业生全校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29%,校本部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45%。
上海大学2020届毕业生共计9067人,总体就业率为93.53%。参见:https://www.sohu.com/a/449001272_283935
本科、硕士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分布在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制造和金融等行业。
升学总人数为1983人,境内升学1148人,出国(境)深造835人。留学主要流向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录取人数最多的院校依次为:伦敦大学国王学院30人、悉尼大学23人、曼彻斯特大学20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9人、纽约大学1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