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思想史的书,一本关于作者如何认识思想史、如何写作思想史的书。
正如本书的副标题一样——思想史的写法,本书其实并不是一本描述思想史的著作,而是作者提出的一些自己针对现有思想史的见解,以及他本人在写思想史时的方法。
依次来看。
第一节
第一节中作者讲述了“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一开始不太懂这个题目,后面经过作者的不断介绍,我逐渐明白这里的“一般知识”并不是指某种类似物理知识、化学知识这样专指的知识,而是只一般的、普遍的、大家都应知晓的知识。
如作者在该节第四部分说到:“需要描述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其构成与影响大体在三方面,一是启蒙教育的内容...二是生活知识的来源...三是思想传播的途径,例如一些历史学家不注意的文学性资料(如早期的讲经、可供艺人阅读的唱词、有固定场所的说书)等等”
因此可以得出,作者在这一节聊的是一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使用过的,但是因其过于普通,虽数量庞大,但反倒没有被一般的思想史纳入其中的内容。这类知识和内容在这本书中被作者反复提到,是一个贯穿全书的线索,或许我可以理解成,作者在本书中最强调的就是思想史不应该是某些天才的思想,也不应只是某些最突出的思想,而应该包括整个历史过程中的人和事?
第二节
这一节讲的是知识史与思想史。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学术”与“思想”的分野究竟如何,它们关系如何?
读完这一节我的理解是:这里的学术,或者说一些不能被称为学术的知识,它们是形成思想的基础。如作者在书中举出的“式”、“六博”、“日冕”和围棋中关于“天”的观念,这些都是古人在历史生活中逐渐出现的知识,这些知识蕴藏了当时世界的思想内容,当这些东西从最开始知识慢慢变成政治意识形态后,它们便不再是知识,而是一种思想。又如马王堆、张家山等遗迹的发现,从当时的知识中认识当时古人的思想,让我们了解到学术和思想间的关系,也给我们一个新的认识思想史的角度。
第三节
“道”或“终极依据”,现在一想,这个似乎和德谟克利特说的“万物的本源是原子”有些类似?难道是说不同的思想它们归于同一个来源?我想应该不是,如果这样的话,坐着怎会在书中专门为其写一节,而不是推翻它,毕竟这种思想不符合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啊。所以后来我想了想,这里的“道”或“终极依据”应该是一种前提,一种被人们普遍认同的思想。用书中的话来说就是:
可以分出思想流派的思想背后,确实有一种共同的知识系统作为背景,在支持他们各自的思想拥有合理性,而那些各个思想家都在使用却无需论证的关键词语的背后,就隐含着这个不言而喻的终极依据。
第四节
这节聊到思想史的几种写法,总的说来有三种:
第一种,按照历史的发展亦步亦趋地写上何时何地何人提出何种思想,这种方法看似公平客观,但历史绵长、人物众多,究竟选哪些写进篇幅,不还是以作者的一家之言吗?这就像新闻选择一样,看似客观,却体现把关人的主观情感。
第二种,除了叙述事实之外,更关心对于思想的历史评价,“仿佛一个固执的导游,对所有风景都评头论足一番,然后按照自己的口味和理想给他们撰写同意的解说词。”这种写法,是公开表达作者好恶的。
第三种,“思想史家顺着时间的流逝,一一陈述思想的转换和衔接,他们"顺着看"历史,想重新跟着思想的历史走一路”。这种写法看似美好,作者也表达了赞许,但仍免不了一些删减,一些选择。
第五节
作者在该节以画喻史,正如我们常说留白之处亦有画,那在历史的发展中,那些未有大人物、大思想出现或看似思想短暂未被继承的时间,这段又该如何评价呢?作者在这里提出,我们并不必执着于去将这些地方补齐,毕竟留白也是艺术,一种若有如无的感觉更能引起人的遐想。
“无画之处也是画”,对这段历史的解读和描写更看重叙述者的理解,是将过去视为“平庸”与“落后”,还是作为其后辉煌时代的铺垫和桥梁?或是将其拉近,着眼其中某个特定的焦点?这些都是我们在处理这段空白历史时可用的角度,毕竟历史曾真实存在过,它的价值也是必定存在的。
第六节
思想史中的加法与减法。加法即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像摞积木一样进步、发展、演变。而减法则是“在历史过程和历史书写时,被理智和道德逐渐减掉或删去的思想和观念。”就像古时的裹小脚、留长辫,这些在当时看来理所应当的事物都在历史的进程中被我们一一摈弃,从旧时思想中做减法,变为一种新式思想。
相较于加法,本书的作者希望我们更多的将目光集中到减法上来。因为加法是可看的,由一点往回追溯便可察其根本,但减法所减之处我们又能从何发掘呢?这些被历史有意无意淡忘的东西就像从古墓中挖出的器物碎片,当一点点将它拼好时,往往一段历史就会重现在我们眼前。
第七节
后面内容较简单,虽仍很有用,但并无前几节的深刻。待日后得空,再来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