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4【周易的预断原理】78-81(结束)

【周易的预断原理】(78) 易究竟为谁而谋?

上文谈到,周易可以说既不为“君子”谋,也不为“小人”谋;既为“君子”谋,也为“小人”谋;既为当权者谋,也为臣民们谋。简言之,易作者的立场是随着爻位的变化而变化,说到哪个爻就为哪个爻谋。如此说来,易作者没有立场,或者说有立场但这个立场总是变化,因此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易究竟为谁而谋?

易作者的立场随着爻位的变化而变化,这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说屯卦,初爻讲“磐桓,利居貞,利建侯”,这个“利居貞,利建侯”就是为初爻谋。屯初是一个新建元的“大君”,登基伊始,当然要考虑到政权的巩固。屯二的爻辞是“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这个“十年乃字”就是为屯二谋。屯二是屯卦在天道上的终结阶段,本身没有活动能力,既然没有合适的机遇,那就只有等待。屯三讲“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这个“君子幾不如舍”就是为三爻谋,三爻舍弃至上而坚持至四,虽然“往吝”,但得了个“君子”的名声。屯四讲“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这个“求婚媾,往吉”就是为四爻谋,屯四是屯卦在天道上的开始阶段,不论是至初还是至五,都有阴阳和合的机会,所以是“無不利。”屯五讲“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这个“小貞吉;大貞兇”就是为五爻谋,说明集聚财富不是一件坏事,但要有度。屯上讲“乘馬班如,泣血漣如。”这里易作者虽然没有出什么主意,但对上爻处境的同情也是显而易见的。

周易六十四卦,绝大多数是随着爻位的变化,立场也在变化,视角也在变化,只有极个别的卦是站在某个爻的立场上,看待与其它爻的关系,比如说需卦,就是站在上爻的立场上,从远近、亲疏、内外等等方面讲述与初二三四五爻的关系,初与上从空间上看较远,故说“需于郊”;二爻与上爻在时间上有间隔,虽为邻但关系不密切,故说“需于沙”;三爻既与上爻在空间上相邻,在时间上又有直接联系,有一个阴阳和合的机会,所以是“需于泥”;四爻是需卦在天道上的开端,对上爻而言为内,故说“需于血”;五爻对上爻而言为外,故说“需于酒食”。单从这些辞句上看,需卦始终是站在了上爻的立场上。但是说到出主意,那么还是在哪爻就为哪爻谋。比如说“利用恒,無咎”,那就是为初爻出的主意。

从爻辞上看,易作者确实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似乎没有固定的立场,没有原则。其实易作者是有立场、有原则的,易作者的立场和原则主要体现在卦辞当中。

卦辞同爻辞一样,一般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象辞”,一部分是“断语”,比如说大過卦的卦辞是“棟橈,利有攸往,亨。”其中“棟橈”就是“象辞”,“利有攸往,亨”就是“断语”。再比如中孚卦的卦辞是“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其中“豚魚”就是“象辞”,“吉。利涉大川,利貞”就是“断语”。当然也有一些卦是“有象无断”,比如觀卦的卦辞是“盥而不薦,有孚颙若。”这个卦辞完全是“象辞”,没有“断语”。更多的卦是“有断无象”,比如大有卦的卦辞是“元亨”,这里就没有“象辞”。卦辞中的“象辞”就是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卦的状态、特征,如果是没有“断语”,那么“象辞”也就包含或替代了“断语”。卦辞中的“断语”就是对这个卦的整体及其发展变化趋势所做的判断。

除了“象辞”与“断语”以外,卦辞中还有一部分内容为叙事,就是要交代什么事情,比如说蒙卦辞讲“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卦辞中的“亨”和“利貞”可以说是“断语”,“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是要说明两个原则,一个是六爻初二三四五上这个顺序不一定就是事物发展的顺序,就蒙卦来说,五爻为开端,爻辞把它比喻为“童蒙”,初爻只是过程的第三个阶段,表面上是初爻向五爻渐次“发展”,实际上是五爻渐次向初爻靠拢,这就是“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反映了天道与人道的错乱。再一个就是经文中第一次出现的辞句就叫“初筮告”,有了“初筮告”,后面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就可以类推,不再提示,这就是“再三瀆,瀆則不告”,这是周易在表述上一个特点,好比是不成文法。这两个交代都极其重要,可惜几千年来的易学研究完全背离了这些原则。

卦辞与爻辞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当然很多,单从为谁谋的角度上讲,主要还是在立场上。爻辞中的“断语”是站在这个爻的立场上,根据自身与周围的环境,重点做出有利于自身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就是为这个爻谋。由于一卦有六个爻,易作者的立场又总是随着爻位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我们才说易作者没有固定的立场。卦辞中“断语”则是站在这个卦的立场上,根据整个卦的态势,重点做出有利于卦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就是为这个卦谋,因此我们才说易作者有固定的立场,这个立场并不随着爻位的变化而改变。

但是,一个卦的卦辞是根据一个卦的态势所做的判断,或者说反映了一个卦中易作者的立场,当着变成另一个卦时,易作者的立场又会发生变化。例如屯卦有屯卦的立场,屯卦倒过来变成蒙卦以后,蒙卦又有蒙卦的立场。如此一来,六十四卦就有六十四个立场。虽然某个卦的立场并不随着爻位的变化而改变,但却随着卦的变化而改变,这样一来,易作者的判断又失去了立场,又成了“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难道易作者真的没有立场,没有原则,就象是一个旁观者看人家下象棋,一会儿给红方出主意,一会儿又去帮助黑方。不是的,易作者还有有立场的,有原则的。这个原则立场就是维护稳定与通达,六十四卦的卦辞,绝大多数有“亨”字或“贞”字,只有少数几个卦没有,“亨”就是通达,“贞”就是稳定。稳定而不失通达,通达而不伤稳定,这就是易作者所追求的理想目标,爻可以变化,爻位也可以变更,卦也在变动,而这个目标却始终不变,因此说到易究竟为谁而谋,我们可以说就是为稳定与通达而谋。

【周易的预断原理】(79)  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

上文我们从立场这个角度,谈到了易究竟为谁而谋这个问题,指出易作者有站在爻的立场上的谋,也有站在卦的立场上的谋。我们知道,爻是构成卦的单位,如果说爻是局部,那么卦就是整体,为爻所谋就是为局部利益而谋,为卦所谋就是为整体利益而谋。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理解,卦如果代表一个工厂,那么爻就好比这个厂的车间;卦如果代表一个家庭,那么爻就好比这个家庭的不同成员。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利益的角度上说,也就是个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

关于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脱离开周易,我们也可以做番议论,诸如什么整体利益包含着局部利益,什么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等等,但这就不是研究周易,或者说不研究周易,我们也可以对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出一些正确解释。我们这里所要做的是,通过对经文的解析,了解易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看它提倡的是什么,反对的又是什么,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整体利益主要是通过卦辞来反映,局部利益主要是通过爻辞来反映。通观卦辞与爻辞,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有一致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不一致,甚至还有相反的时候。

卦辞与爻辞完全一致或者基本上一致的情况,我们可以拿屯卦为例,屯卦辞有“利建侯”,屯初辞也有“利建侯”,单就“利建侯”这一点来看,屯卦的卦辞就与屯初的爻辞相一致。类似屯卦这样的例子还有一些卦,如:履卦辞讲“履虎尾”,履卦三爻辞和四爻辞也讲“履虎尾”;谦卦辞讲“君子有終”,谦卦三爻辞也讲“君子有終”;大過卦辞讲“棟橈”,大過三爻辞也讲“棟橈”;大壯卦辞讲“利貞”,大壮二爻与四爻辞都讲“贞吉”;蹇卦辞讲“利見大人”,蹇卦上爻辞也讲“利見大人”;損卦辞讲“元吉”,损卦五爻辞也讲“元吉”;革卦辞讲“己日乃孚”,革二辞讲“己日乃革之”;震卦辞讲“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初辞讲“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節卦辞讲“苦節不可貞”,節卦上爻辞讲“苦節,貞兇”。未濟卦辞讲“濡其尾”。未濟初爻辞也讲“濡其尾”。这些卦中的卦辞与爻辞完全一致或基本上一致。

绝大多数的卦是卦辞与爻辞不同,个别也有相反的时候,例如履卦辞讲“不咥人”,履三辞讲“咥人兇”;無妄卦辞讲“不利有攸往”,無妄初爻辞讲“往吉”,無妄二爻辞讲“則利有攸往”;頤卦辞讲“貞吉”,颐卦三爻辞讲“貞兇”;歸妹卦辞讲“征兇”,歸妹初爻辞讲“征吉”。如此等等,即便我们对辞义不甚了解,也可以看出这其中的矛盾。

如何看待卦辞与爻辞的这种一致、不一致甚至还有相反的情况,我们只能从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上去解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有一致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不一致,甚至还有相反的时候。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这种现象,正确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先说一致的情况,卦辞的判断与爻辞的判断相一致,不是因为卦的整体利益包含着爻的局部利益,而是因为某个爻的利益,就代表着卦的整体利益。我们就拿屯卦来说,屯初讲“利建侯”,这是因为屯初是一位新登基的“大君”,不建立相应的政治制度,政权就不能得到巩固,它反映了屯初的局部利益,但这个局部利益,同时也代表了屯卦的整体利益,屯卦是个失衡卦,而且是一个动态失衡,没有一定的政治措施,卦体就有倾覆的危险,社会就难免动荡,所以“建侯”也是屯卦的整体利益。为什么不说卦的整体利益包含着爻的局部利益呢?因为这很笼统,就屯卦来说,并不是每个爻都有“建侯”的需要,都赞成“建候”,比如说上爻,就没有从“建侯”当中获得什么好处,所以是“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为什么屯卦是屯初而不是其它爻代表屯卦的整体利益?这不仅因为它是位新登基的“大君”,更因为它是屯卦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屯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五,屯卦的失衡是因为三与五这个“跷跷板”发生了倾斜。用政治做比拟,就是五爻有篡位的可能,但这只是可能,不一定就是现实。我们知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本质,所以一般情况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代表着整体利益,只要找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可以找到整体利益的所在。

六爻当中,初爻的地位比较特殊,特殊就特殊在它是卦体的“重心”,一方面是它有着凝聚诸爻的功能,另一方面它又是人道的始发点。是它支撑着卦体,承受着上面诸爻的“压力”。我们说这个爻位才是真正的“君位”,“原筮卦”的初爻就是“大君”,“复筮卦”的初爻则是“临时执政”,卦体的稳定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爻,诸爻能否通达,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爻,特别是在卦体失衡的情况下。所以初爻多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初爻的利益,也就代表着卦的整体利益。

当然,也不是所有卦的初爻都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它的利益也就与卦的整体利益不同。我们试以谦卦为例,谦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三,但初爻不是主要方面,三爻才是主要方面。在这种情况下,三爻如果坚持人道至四,就是“君子有终”。这个判断合乎三爻的局部利益,也合乎谦卦的整体利益,而初爻的“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只是合乎初爻的局部利益,不合乎谦卦的整体利益。我们再以豫卦为例,豫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四,四爻是主要方面,豫卦辞讲的“利建侯,行師。”说的不是初爻,而是四爻。四爻辞讲“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正是这个爻要取代初爻,占据初位。四爻不在“君位”,却代表了豫卦的整体利益,初爻难以支撑卦体,只有牺牲。据此我们说整体利益不是局部利益的“总合”,而是局部利益的“综合”,“总和”的意思是局部利益的简单相加,“综合”则是则是各种局部利益的相抵,相互抵消的结果,才反映整体利益。

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不同,还在于两者的标准不一样,整体利益的最大表现就是稳定与通达,乾卦是一个既稳定又通达的卦,乾卦的整体利益有多大呢?原来局部利益相互抵消的结果,乾卦的整体利益就是个零,虽然利益为零,但却得到了稳定与通达的结果。局部利益当中也有稳定与通达,但却加上了强弱、时位等内容,对于爻,我们可以分出阴阳、刚柔,分出时位,甚至还可以看三道的综合作用,因此爻的局部利益,也就表现在是否自身强大、富裕?时位是否得当?三道的综合作用是否有利于这个爻的存在与发展?卦的整体利益则没有这些内容,只要是卦体的态势有利于稳定,那就是“贞吉”,有利于通达,那就是“亨”。反之,如果不稳或不通,那就有凶险。这里无所谓阳卦、阴卦,也无所谓强卦、弱卦,卦只有平衡与失衡、一般平衡与微妙平衡、一般失衡与严重失衡以及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等等的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爻有自己的局部利益,这个局部利益是真实的、具体的,卦没有什么整体利益,所谓整体利益是虚幻的、抽象的。正如“平均工资”这个概念,它可以理解为每人一千,十个人的工资总额是一万,也可以理解为某个人一万,其他九个人为零。

相对于局部利益而言,整体利益虽然是虚幻的、抽象的,但它又是局部利益存在的条件,它规范并制约着局部利益。局部利益只能在不损害整体利益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实现,如果是损害了整体利益,损害了卦体的稳定与通达,那么最终的结果是局部利益也要受到损害。好比“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体利益也是真实的。这好比一条船上,有富豪,也有乞丐,利益不同,但还都过得去,如果是船沉没了,那么倒霉的将是所有的人。

上面谈到,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有一致的时候,这是因为某个局部利益就代表着整体利益,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个如何处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矛盾问题。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透过卦辞与爻辞,探求周易作者的倾向,看他提倡的是什么?反对的又是什么?我们还以屯卦为例,屯卦是个新建元的卦,也是一个失衡卦,单就屯三来说,由三至上是既合天道,也合地道,对这种形势,爻辞说是“即鹿無虞”,这个“即鹿無虞”就是从三爻的局部利益出发,但是由三直接至上,一是离开了人道,二是不利于卦体的稳定,而卦体的稳定事关全局,所以接下来的爻辞就是“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三爻的君子之行就是至四,而至四就是舍弃局部利益而服从整体利益。周易经文中有“尚”字,“尚”就是提倡,易作者提倡的是什么呢?我们先看看小畜卦上爻的“尚德載婦”是怎么回事,小畜是个失衡卦,二爻有迫初之势,但二爻的天道走向是上爻,这里就有个上爻接纳不接纳的问题,上爻是三道分途,依照天道当至四,依照地道当至二,依照人道当“反身”至五。在这三道分途当中,易作者主张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尚德載婦”,也就是接纳二爻,走向四爻,虽然这都不合人道,但却有利于卦体的稳定与诸爻的通达。我们再看看泰卦二爻的“得尚于中行”是怎么回事,泰二也是三道分途,依照天道当至五,依照地道当至初,依照人道当至三,在这三道分途当中,易作者的主张有两个,一个是至五,这也就是“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另一个就是至上,这就是“得尚于中行”。二爻至上,显然可以减轻对初爻的压力,对卦体的稳定有利,这和小畜二的“牽復”是一样的。蛊卦上爻的“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其实也是说的卦体的稳定,蛊卦是一个整体失衡卦,上爻不去追随两个阳爻,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卦体的稳定。除了这些,经文中还有几处提到“尚”字,如坎卦辞讲“行有尚”,豐初辞和節五辞讲“往有尚”,也都是说的维护卦体的稳定,不同的地方只是在走什么道而已。

以上说明,爻的行止与变化不是自由的、随意的,它要受卦的制约与规范,也可以说是局部利益受整体利益的制约与规范,只有在合乎整体利益的前提下,至少是不伤害整体利益的前提下,爻的行止与变化才是自由的。这里我们以无妄卦为例,無妄卦是个整体失衡卦,也叫“匪正卦”,从整体利益出发,这个卦就是“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而初爻的爻辞是“無妄,往吉。”,二爻的爻辞是“不耕獲,不菑畬,則利有攸往”,为什么整体利益要求“不利有攸往”,而初爻与二爻还是“往吉”和“利有攸往”呢?原来初爻与四爻之间是个“天地相悖”,初爻至四,也同随卦初爻那样,是个“出门交有功”,这有利于卦体的稳定。二爻至三是个“天人合一”,且于卦体的稳定无损。这就是一部分爻辞与卦辞相互矛盾的原因。假定爻的行动有损卦体的稳定与通达,易作者就会提出劝戒、警告,以至指出行动的危险,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屯五就因为有囤积过度的问题,所以爻辞说“大贞凶”,颐初有动而失位的危险,所以爻辞说是“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兇。”

【周易的预断原理】(80)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上文我们谈到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这是我们把爻当作局部,把卦当作整体。假如我们把卦当作一个过程,那么爻就是这个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利益,整个过程有整个过程的利益,于是这里就出现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问题。

我们曾经把卦比喻为工厂,把爻比喻为这个工厂的车间,厂长与车间主任的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有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现在我们还是把卦比喻为工厂,把爻比喻为车间,比方说是个纺纱厂吧,那么在这个厂里就会以细纱为线,分“前纺”、“后纺”,“前纺”包括开清棉、梳棉、并条、粗梳、粗纱等,“后纺”包括络筒、并纱、拈线、摇绞等,从原棉开始到成品线,形成一个流程。按照周易经文的说法,前者叫“配主”,后者叫“夷主”。假定一切顺利,产品就会源源不断。假如原棉供应不上,或者是生产过程中某个环节出了故障,那么生产就会受到损失。单独来看一个车间,当然是生产的越多越好,从全厂来看,只要是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也难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出厂,作为车间主任,搞好自己车间的生产就是当前利益,而最终产品的出厂则是长远利益。作为厂长,当然要关注每个车间的生产,但更需关注的是最终产品,因为只有最终产品的出厂,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换回资金,再组织生产。

又是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又是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它们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呢?我们说它们是有联系,又有区别。讲联系就是它们都是通过卦爻来表现,一般情况下,爻表示局部利益,也表示当前利益,卦表示整体利益,也表示长远利益。正如上面所说,一个车间的生产,是这个厂的局部利益,也是当前利益,受了损失,则是局部损失,也是当前损失。最终产品的实现,是这个厂的整体利益,也是长远利益,受了损失,是整体损失,也是长远损失。但是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和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还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是:局部与局部利益之间是个并列关系,谁也不包含谁。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表面上是个包容关系,各个局部利益的总和构成了整体利益,实际是各个局部利益的相互抵消构成了整体利益,整体只是个旗号,实质是占主导地位的局部利益,矛盾主要集中在不同的局部利益集团之间。局部利益是实在的,整体利益是个假象,局部利益就是局部利益,超出局部,也就不再是这个局部的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之间则是个包容关系,长远利益包含着当前利益,爻有爻的当前利益,也有长远利益,卦有卦的当前利益,也有长远利益,当前利益的总合构成了长远利益,矛盾主要集中在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之间。长远利益是实在的,当前利益是个假象。当前利益不限于某个局部,它既包含着已经获得的利益,也包含着近期可望获得的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实现主要靠卦体的稳定,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实现主要靠诸爻的通达。

为什么说长远利益是实在的,当前利益是个假象呢?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好比螳螂捕蝉,蝉是螳螂的当前利益,岂知黄雀在后,于是螳螂的当前利益就化为乌有。所以说当前利益往往是个假象,长远利益或者说最终利益才是真实的。

关于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离开周易,我们也可以做番议论,但这就不是研究周易,或者说不研究周易,我们也可以对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出一些正确解释。这里我们所要做的是,通过对经文的解析,了解易作者在这个问题上态度,看它提倡的是什么,反对的又是什么,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长远利益主要是通过卦辞来反映,当前利益主要是通过爻辞来反映。通观卦辞与爻辞,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有一致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不一致,甚至还有相反的时候。

我们先说说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爻的当前利益就是指一个爻已经获得或近期可能获得的利益。它不只是自身的强弱,也包括时、位是否得当。我们就以屯卦为例。屯卦源于乾坤,在乾坤卦中,所有的爻都是一样的,无所谓强弱、贫富,甚至无所谓阴阳,如果说爻与爻有什么差别的话,那就是时与位,还有就是每个爻的潜能、运动方向、对其它爻的掌控能力。乾卦六爻在运行当中有两个转折,正是这两个转折成就了两个“大人”,乾二变坤五再变成屯初,屯初的利益何在呢?原来它不仅变得比其它爻强大、富裕,还占据了一个有利的位置,这就是屯初当前的利益。乾五变坤二再变屯五,这就是乾五所说的那个“飛龍在天”的“大人”。屯五的利益何在呢?那就是也变得比其它爻强大、富裕,但是却没有有利的位置,这也可以叫屯五的当前利益。相对于这两个阳爻来讲,屯卦的其它阴爻只能说是损失,因为是它们成就了这两个强者。我们说当前利益既包括已经获得的利益,也包括近期可能获得的利益,屯初变强并占据初位,这只是已经获得的利益,那么它近期可能获得的利益又是什么呢?那就是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在这种情况下,“利建侯”就成了屯初的当前利益,也是它的长远利益,既是屯初的局部利益,也是屯卦的整体利益,这可以说是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同一。屯五变强是它的当前利益,但由于位置不佳,虽然它还有囤积的欲望与可能,但如果超过限度,那就危险,所以屯五的当前利益就是保持在一定限度内的囤积。屯初与屯五的关系,用政治做比拟就是君主与藩王的关系,有一路强大的藩王拱卫君主并不是坏事,但藩王过于强大,威胁到君主的统治地位,那就是坏事了。屯二是屯卦的终结阶段,如果说此前只有损失,没有收获,那么它就没有什么当前利益。屯二的利益只有寄希望于以后,爻辞“十年乃字”就是对长远利益的一个预断。屯三的当前利益是“即鹿無虞”,而长远利益则是“君子幾不如舍”,这里就发生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不一致。屯四是屯卦的开始阶段,虽然此前也没有收获,但近期的收获还是有望的,一是依照天道至初,一是依照人道至五,两个选择都无损卦体的稳定,因此爻辞说是“求婚媾,往吉,無不利”。屯上此前也没有收获,面临的形势又是继续为屯五所剥夺,爻辞说它是“乘馬班如,泣血漣如。”这是一个既无当前利益,也看不到长远利益的爻。从屯卦诸爻的不同景遇中,我们可以看到,局部利益是真实的,整体利益并不代表所有局部的利益,屯卦的整体利益只不过是屯初以及拥护屯初的部分爻的利益。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一致的时候,也有不一致的时候。比如说屯上,它就既没有从当权的屯初那里得到什么好处,也没有什么指望,如果非要说好处,那就是“乘马”,而这个“马”又是一匹“磐桓”、“班如”的“马”。假如我们把屯卦比喻为一个社会,那么这个社会也就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贫有富、有苦有乐的社会。

蒙与屯的关系是“覆卦”,屯倒过来以后就是蒙卦,这是每一个治易者都知道的,但却不知道蒙卦的态势与天道的运行情况。蒙卦的天道是辛庚甲壬己癸,我们也可以看看蒙卦诸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蒙五是蒙卦在天道上的开端,虽然是个阴爻,但却有“只出不入”的性质,没有哪个爻能够伤害到这个爻,所以爻辞说是“童蒙,吉。”它的当前利益就是还有发展。蒙二是蒙卦在天道上的第二阶段,依照天道与地道当至初,依照人道当至三,爻辞“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就谈到了它同周边三个爻的关系,“包蒙”是说庚包辛,它对初爻有掌控能力;“納婦”是说接纳己,它可以为五爻提供通道;“子克家”是说至三,三为甲为“家”,这个“克”字的意思不是管理,而是克制,因为由二至三虽合人道,但是不合时宜,不合时宜的强行进取,只能给对方造成伤害,这些都可以看做是二爻的当前利益。蒙初是蒙卦在天道上的第三个阶段,它虽然也承担着支撑卦体的任务,但全无自主能力,爻辞“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就是对初爻处境的一个写照,要想摆脱桎梏,就得去“刑人”,这是一个既无当前利益、也没有长远利益的爻。四爻是蒙卦在天道上的第四阶段,同初爻一样,也是一个既无当前利益、也没有长远利益的爻,爻辞用“困蒙,吝”来形容。上爻是蒙卦在天道上的第五阶段,它有着强大大的势能,但却是三道分途,依照天道当至三,依照地道当至二,依照人道当“反身”至五,爻辞说“擊蒙,不利為寇,利御寇。”显然这是从稳定卦体的角度考虑的,卦体的稳定,是这个爻的当前利益,也是长远利益。蒙三是蒙卦的最后阶段,爻辞说“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除了二爻可能的伤害以外,这是一个没有任何收获的爻。假如我们也把蒙卦比做一个社会的话,那么这个社会就更谈不上什么和谐,除了五爻与二爻的日子比较好过一些以外,其它爻的日子都处在艰难当中。

自天道来看,屯卦与蒙卦合一,是一个完整的周期。自人道来看,蒙卦又是屯卦的一个“换位思考”。从利益的角度看,有的是既有当前利益也有长远利益,有的是有当前利益而无长远利益,有的是有长远利益而无当前利益,有的却是什么利益也没有,只有损失。一个完美的状态,当然是既有当前利益也有长远利益,但这并不是每个爻都有的,更多的是有当前利益而无长远利益,或者是有长远利益而无当前利益,个别的则是什么利益也没有。利益的不同,势必引起冲突,既得利益者要求保持现状,什么利益也没有者要求改变现状,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与斗争,特别是对立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可以看成是六十四卦的一根主线,屯蒙如此,需讼、师比等等也是如此。

但是,仅仅认识到这根主线还是不够的,这里的关键还是要探求易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发生了矛盾与斗争,特别是在对立的利益集团之间发生了矛盾与斗争的情况下,易作者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维护的是谁的利益?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易作者是站在当权者的立场上,替当权者出谋划策的。比如说屯卦的当权者是屯初,卦辞与初爻辞的“利建侯”就是一策,“利居貞”也是一策,其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为了巩固已经获得的政权。屯上是个被统治者,爻辞讲“乘馬班如,泣血漣如。”这里除了有些同情以外,很难说为上爻出了什么主意。屯上变蒙初,蒙初的爻辞也只是描述它的处境,没有说出一个什么办法。屯初变蒙上,易作者给出的计策却是“擊蒙,不利為寇,利御寇。”。

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有时候易作者也站在被统治者的立场上,替被统治者出谋划策。比如说需卦的当权者是初爻,易作者给出的计策是“需于郊,利用恒,無咎。”上爻是被统治者,易作者给出的计策是“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这里就不是单纯地为当权者说话,也为被统治者说话。再比如师卦,初爻是个当权者,易作者说它是“師出以律,否臧兇。”上爻是个被统治者,易作者说它是“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从这里可以看出,易作者并不只是为当权者出谋划策的。如此一来,易作者又成了没有立场,或者说是立场来回变化。

其实易作者的立场是很鲜明的,这个立场就是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上,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如果是当权者代表着大多数人,那么易作者就站在当权者的立场上,如果当权者代表着少数人,那么易作者的立场就会改变,改变到大多数人的一边。师初虽然当权,但由于“否臧”,已经失去了执政能力,易作者的立场就转移到上爻那里去,上爻这时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易作者的立场虽然不断变化,但代表大多数利益的这个立场始终不变。

关于易作者的立场,我们还可以用豫卦为例,豫卦是个“复筮卦”,豫卦的“大君”是上爻,豫卦辞讲“利建侯,行師。”这个“利建侯”不是说的上爻,也不是初爻,而是四爻,四爻的爻辞是“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正是这个爻的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皆备,卦辞才说它是“利建侯,行師。”以暴力夺取政权。如果我们把豫卦的这种变化当作暴力革命的话,那么易作者显然是支持暴力革命。为什么易作者会支持暴力革命,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原来的当权者已经失去了执政能力,失去了代表大多数的资格。

怎样才能判断某个爻是代表着多数?某个爻是代表着少数?这里不能只看是谁当权。那么要看什么呢?从周易六十四卦的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启示,一个是看当权者的政权是否稳固,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虽然存在,甚至还有激化的可能,但只要当权者的政权是巩固的,那么当权者就代表着大多数,被统治着的日子好过不好过都无所谓。如果是被统治者过不下去,当权者也过不下去了,那么革命就会发生,这也可以看作是革命成功与否的两个条件。至于谁来接管政权,那就看谁“得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豫四能够接管政权,就是既合天道,也合地道,因此也就能够做到“朋盍簪”。

第二点就是看谁代表着长远利益。在周易中,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之间有一个界线,这个界线在“原筮卦”为丁,在“复筮卦”为辛,丁与辛是同一个爻位,但却代表着不同的时间段,运行的方向也相反,我们把这个点就叫“天心”。它是天元甲和地元己的势力范围的分界线。如果是甲的影响超过了丁,那么以甲为首的利益集团就代表着长远利益,反之就是当前利益。如果己的影响超过了辛,那么以己为首的利益集团就代表了长远利益,反之就是当前利益。屯卦的“天心”在上,我们说屯初代表着当前利益,也代表着长远利益,根据就是“天心”还在屯初的影响范围以内,屯上讲“乘馬班如”,这个“马”就是初爻。需卦的“天心”也是上爻,需卦辞讲“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初爻辞讲“利用恒。”上爻辞讲“有不速之客三人來。”也都是说上爻还没有脱离初爻的影响,所以需初也是代表着需卦的长远利益。讼卦的“天心”在初,初爻辞讲“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这一方面是表明这个爻不能长久地支撑卦体,另一方面是说己的影响无法越过“天心”,因此它的利益也就只能是当前利益,如果是当前利益占了上风,无法获得长远利益,那么这时候革命也会发生。

关于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分界线,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理解。前面我们把卦比喻为工厂,把爻比喻为车间,把生产看作是一个流程。一个纺纱厂从原棉开始,一步步加工,最后到成品线。作为“物”的原棉,其形态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的趋势是,一方面是“物”的成分越来越小,而价值成分却越来越大。当然这里我们说的“物”没有价值,是对于需要成品线的人来说,成品线也并非不是“物”,只是这个“物”已经演变为价值形态。在这种情况下,“物”与价值之间一定有一个界线,这个流程用如果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来表示,甲代表原棉,己代表成品线,甲只有“物”的形态,没有价值,己只有价值,没有“物”的形态,那么在“物”的形态与价值形态之间,丁就起了一个分界线的作用。丁既是“物”的形态,也是价值形态;既不是“物”的形态,也不是价值形态。

但是,作为纯粹价值形态的己,只是一种潜在的价值,它还要转化,比如用成品线换来了一堆钞票,这些钞票还要发工资、维修设备以及购买原棉等等,这也是一个流程,只不过与前一个流程的方向正好相反,没有后一个流程,前一个流程就难以为继。这后一个流程用天干表示,就是己庚辛壬癸甲,其中辛就是分界线,辛既是价值形态,也是“物”的形态;既不是价值形态,也不是“物”的形态。

找到了分界线,我们也就可以知道什么是长远利益,什么是当前利益。对于甲来说,其影响与作用限定在丁以内,所获得的利益就是当前利益,超过了丁,所获得的利益便是长远利益。对于己来说,其影响与作用限定在辛以内,所获得的利益就是当前利益,超过了辛,所获得的利益便是长远利益。如此看来,甲的利益和己的利益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因为甲只有损失以后,己才能有所收获,己只有损失以后,甲才能有所收获。那么它们有没有共同的利益呢?我们说也有,因为甲损失了当前利益以后,将会获得长远利益;己损失了当前利益以后,也才能获得长远利益。在当前利益上它们是不同的,而在长远利益上又得到了一致。

我们说以甲为首的利益集团,包括着乙和丙,以己为首的利益集团,包括庚。丁与辛作为分界线,既不属甲集团,也不属己集团;既可以属甲集团,也可属己集团。所以站在丁与辛的角度上,就能做到不偏不移,因此这个“天心”是平衡两个利益集团的一个标准。在卦体上,“地心”是固定的,它就是初爻,是卦体的“重心”,“地心”贵衡,只要是卦体平衡,初爻就会安稳无事。“天心”是游移的,说不好在哪个爻位,“天心”贵恒,只要是“天心”不窒,卦爻就能长久。益卦就向我们展示了这两个“心”的作用,益卦是个失衡卦,益卦的天道是辛庚甲壬己癸,这是个“天心”与“地心”合一的卦,因此初爻也同时担负着寻求“衡”与“恒”的两重任务。益卦失衡,主要表现为三与五这个“跷跷板”发生了倾斜。益卦失恒,主要表现在己集团中的己太过强大,而甲集团中只有癸是个强爻。己爻能否通过辛爻获得长远利益,是益卦的核心问题,围绕着个问题,诸爻各显其能,己的态度是“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这里所说的“有孚惠心”就是指二爻庚要对初爻辛“施惠”,这种“施惠”合乎己的本性。二爻庚的态度是“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王用享于帝,吉。”“或益之十朋之龜”是说可能得到五爻的重大赏赐,但这个赏赐是为了贡献于帝,在这里,五爻己是“王”,三爻甲是“帝”。初爻的态度是“利用為大作,元吉,無咎。”初爻是个强爻,不怕有大的动作。四爻壬的态度是“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四爻没有多大实力,只能服从,这个服从就是依从上爻“遷國”。上爻的态度是“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恒,兇。”这是说上爻没有当前利益,也经不起打击,如果不能长久地站在“天心”与“地心”之上,那就难免凶险。三爻的态度是“益之用,兇事無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所谓“益之用”就是增益的价值,既然是增益,那么有危险也不可怕,但这个增益也要有标准,那就是均衡。“圭”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已无从知晓,但可以肯定它就是一种平准的器具或信物。

益卦给我们的启示是,“惠心”是“德”,济贫扶危、实现均衡,才能够得到长远利益。我们之所以探讨这个问题,是因为六十四卦中,失衡卦占多数,如果从两个利益集团来考虑,不均衡的情况也很多,比如说屯卦与蒙卦,属于甲集团的强爻有乙癸,属于己集团的强爻有戊庚,这可以看作是大体上的均衡。师卦与比卦就不一样了,这两个卦中,属于甲集团的强爻有乙癸,己集团却一个强爻也没有,难怪这样的局面不能持久。

我们已经知道了利益有整体与局部之分,有长远与当前的之别,现在如果要问,易作者到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为谁而谋?我们可以这样明确地说,易作者是站在多数人的立场上,为了长远利益而殚精竭虑。这是易高于儒、道、释等各种学说的一个地方,也是易的普遍而永恒的价值所在。

【周易的预断原理】(81)  我们距离“实战”还有多远?

我们说周易预断的根据就是卦体与易道,预断的原理就是,依据卦体的态势,找出每个卦中的主要矛盾,对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出判断。卦体是一个可以模拟万事万物的模型,易道则是事物运动、发展与变化的三种法则,掌握了卦体与易道,也就掌握了周易的预断原理。

时常有朋友问,既然你说周易能够预断,而且预断的非常准确,那你就给我预测一下,看看我有没有财运?预测一下我的婚姻?我的事业?光说不练是嘴把式,如果你不能说出子午卯酉,那还侈谈什么预断原理?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把这叫做“实战”。我的回答是,应用周易的预断原理去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并非是不可能的,学习周易的目的,也应当用于实践。但是掌握周易的预断原理是一码事,“实战”又是另一码事,从原理到“实战”,其间还有许多环节,或者说还有一大段距离。我们可以做个比喻,高明的军事指挥员一定要学习兵法,但学了兵法未必就一定能够打胜仗;优秀的棋手一定要研究传世的棋谱,但棋谱背得烂熟未必一定能够赢棋,易经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兵法”、“棋谱”。

周易六十四卦,单从空间上看,的确是“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就是说这些状态,足以模拟万事万物,就象是任何形状的物体,都可以纳入三维坐标。但是从时间上看,周易六十四卦,又都是特定时间条件下的产物,只有“曲成”,才能做到“万物而不遗”。什么是“曲成”呢?原来一个卦的天道运行情况,一般情况下有四十八种,个别情况下也有十六种。比如屯卦,周易展示给我们的是乙己丙甲戊丁,这就是说,只有在这样的天道运行情况下,初爻是“磐桓”,二爻是“邅如”,三爻是“即鹿無虞”,如此等等,如果屯卦的天道不是乙己丙甲戊丁。而是甲乙丙丁戊己,或者是己庚辛壬癸甲等等,那么屯初就决不是什么“磐桓”,屯二也不需要“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再比如师卦的天道是丙乙己丁甲戊,如果也换成甲乙丙丁戊己,那么师初的爻辞也决不是什么“師出以律,否臧兇。”据此我们说周易每一个卦,只是特定时间条件下的产物,对每卦每爻的判断,也只是一个示范,只有据此类推,方能涵盖整个大千世界。

要做到精确预断,仅仅知道爻的阴阳是不够的,必须了解爻的数构成。有些卦的数构成比较简单,比如乾、坤、师、比、谦、豫、剥、复,这几个卦的数构成只有一种,大多数卦的数构成非常复杂,有的多到数百种。不同的数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影响卦爻的变化,比如说屯五,在爻量小的时候就“吉”,在爻量大的时候就“凶”,要想知道屯五的爻量,就必须了解屯卦的数构成。设想在几百种数构成当中筛选出合适的爻量,这将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

如果说起一个卦是件难事,那么在四十八种或十六种可能当中确定这个卦的天道运行情况就更是难事,再要确定这个卦的数构成那就难上加难了。所以我们说掌握周易的预断原理是一码事,“实战”又是另一码事。如果不了解每个卦的三道运行情况,不了解该卦的数构成,也就无法做到准确的预断。

如何才能运用周易的预断原理进行“实战”呢?首先就是要全面、系统、完整地了解情况。什么是“全面”呢?一个事物总有多个方面,全面就是多个方面的总和,这是人们都知道的,只有全面了解情况,才能准确预断,军事上的知己知彼,政治上的兼听则明,都是说的这个道理。周易的“全面”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就是六面,这六面是多一个不行,少一个不可。六面当中,有三个“对立面”,每个面除去对立面以外,与其它四个面都相邻,这就是周易的“全面”的意义。如果说一个事物并非只有六面,可能少于六面,或多于六面,那就把少的补齐,多的合并,一定要凑足六面,这样才能纳入卦体,至于为什么这样做,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事物的本身性质决定它只能有六面,至于少于六面的,那是因为有的面被忽略了。多于六面的,那是把某一个面细化为两个或多个“小面”。这六个面的关系还必须满足三个“对立面”的要求,满足除去对立面以外与其它面都相邻的要求。

什么是“系统”呢?就是在承认这六个面具有并列关系的同时,还要把这六面分出先后,也就是变成过程当中的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开端与终结要处在对立位置,除去开端与终结以外,其它四个阶段要构成一个不封闭的圆圈,这四个阶段在圆圈上也要形成两个对立面,这就是周易的“系统”的意义。如果说一个事物当作过程时,不是只有六个阶段,而是少于六个阶段,或者是多于六个阶段,那就只好把少于六个阶段的实行扩张,以便凑够六个阶段,把多于六个阶段的实行缩减,压缩为六个阶段。并且也要满足开端与终结处在对立位置,中间四个阶段也要形成两个“对立阶段”的要求,至于为什么这样做,这也是为了纳入卦体。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少于六个阶段的无法扩张,多于六个阶段的无法缩减?按照周易的理论,还没有这样的事物。少于六个阶段的,一定是其中某个或某些阶段被忽略,多于六个阶段的,一定是有的阶段被“分割”,把一个阶段分成两个或多个“小阶段”。为什么周易的理论没有少于或多于六个阶段的事情?因为周易的理论,就是把一个周期分为十个阶段,一个卦表示半个周期,半个周期是五个阶段,算上开端与终结,就成了六个阶段。所有事物,都有周期性质,周期有长有短,阶段也就有长有短,但这并不影响阶段的数目。

时间上的“对立面”与空间上的“对立面”在性质上是不同的,空间上的“对立面”是表示位置的对立,这是一种并存关系,时间上的“对立面”则是表示时间上的不相容,是有此无彼或有彼无此,它们不是同时存在的。比如说在开始阶段,后面阶段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在第二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已经成为历史,后面阶段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在第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已经成为历史,后面阶段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如此等等,在与空间上的方位相结合时,也就形成了三个“对立面”,这三个“对立面”就是开端与终结的对立,第二阶段与第四阶段的对立,第三阶段与第五阶段的对立。这些内容也是“系统”所包含的意义。

“全面”加上“系统”就是完整。要想应用周易进行预断,就必须按照上述要求,对事情做“全面”、“系统”的了解,这是运用周易进行预断的前提条件。

其次就是把所了解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全力找出主要矛盾。六个方面或者说六个阶段,其间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但在这些复杂的矛盾中,一定有一对矛盾是主要矛盾,起着决定的作用,其它矛盾则处在次要的、服从的地位。在主要矛盾当中,两个方面有势均力敌的时候,但这只是暂时的,基本的情况是,其中一个方面起着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处在次要的、服从的地位。找出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也就可以起卦了。比方说一个纺纱厂,要预测一下今后的生产情况,那么我们这里要做的就是先要全面系统地了解这个厂的情况。一般纱厂的生产流程是以细纱为中心,分“前纺”、“后纺”,“前纺”包括开清棉、梳棉、并条、粗梳、粗纱等,“后纺”包括络筒、并纱、拈线、摇绞等,经过这个流程,原棉就变成了成品线。现在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按照周易起卦的要求,把这些不同的生产阶段进行归纳,比方说把存放在仓库里的原棉规定为甲,把开清棉、梳棉、并条等规定为乙,把粗梳、粗纱等规定为丙,把细纱规定为丁,把络筒、并纱、拈线、摇绞等规定为戊,把存放成品线的仓库规定为己。在仓库中的原棉充足的情况下,在其它水、电、汽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纱厂可以投产了,经过工人的运作,原棉从仓库提出,进入到加工程序,这个程序不是直线形的,而是一个螺旋形上升的形式。如果是每个工序用一个时间单位,经过五个时间单位,最后的成品就可以入库。这是个合理的状态,标准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每个工序不断档,不积压。这种状态如果用卦来表示,那就是乾卦。这时候的厂长就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垂衣裳而工厂治”。

但是,仅仅一个乾卦也是难于持久的,因为它所表现的只是一个完整周期的一半,没有另一半,它就会窒息。还拿纱厂为例,原棉经过加工到成品线入库,这时候要想继续生产,就需要把成品线售出,换回货币,用于支付职工的工资、设备的维修、保养以及购置原料等等,这也是一个过程,只是这个过程与前一个过程正好相反,前一个过程是把物质形态的原棉逐步“价值化”,后一个过程则是把价值形态的货币逐步“物质化”,这两个过程首尾衔接,才是一个完整的周期,也只有这个周期完整,才能保证生产的持续与正常。

按照周易的预断原理,后一个过程也分为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就用己庚辛壬癸甲来表示,其中己既是纱厂的成品线仓库,也是价值形态的货币供给处,供给的顺序则是按照前一个过程的反向,即戊丁丙乙,最后是购买原棉。供给的分额则是依据每个阶段的损耗。如果是这个流程也是不断档、不积存,那么这个状态就是坤卦。这也是一个完美的状态,标准的状态,这时候的厂长也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垂衣裳而工厂治”。

但是,这个完美的状态,同时也是一个僵死的状态;是一种理想状态,而不是实际的状态。因为从理论上讲,这个周期没有任何障碍,产品源源不断,资金源源回流,这种循环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对厂长来说是“无为而治”,对工人来讲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今天干的与昨天一样,明天干的一定与今天一样,这里用不着什么预测,现状就是过去,也是未来。如果说变化,也只是量的增加,没有质的变化,因此我们又说是一种僵死的状态。

实际的状态是,工厂外部的条件可能改变,比如说产品一时无人购买,资金不能如期回收,电力供应中断,等等。工厂内部的某道工序可能出现故障,流程在这里受阻,上道工序来的半成品在这里积存,下道工序断档,这时候矛盾就会凸显出来,厂长就会来到矛盾突出的地方,协调解决问题,一旦问题解决了,生产秩序又会恢复正常。究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这才需要预测,也只有预测准确,才有可能避免或减少损失。

生产过程出现故障,也是常有的现象,这和起卦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说卦就是根据故障出现的情况才起的。比方说纺纱厂的第二道工序和第五道工序出现了故障,积存了过多的半成品,其中又以第二道工序为最,那么按照周易的起卦方法,就是把第二道工序放在一个重要位置,研究它与其它工序之间的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如果是把第二道工序放在初位,记作阳爻,那么与之相对的第四道工序就到了上位,记作阴爻。另一个出现故障的工序是第五道,我们把这个工序放在第五位,也记作阳爻,把与之相对的第三道工序放在第三位,记作阴爻。其它第一道工序一定是在第四位,最后一道工序一定在第二位,这两道工序也记作阴爻,于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屯卦。

屯卦的出现是乾坤运行的一个中断,前面谈到,用乾坤来表示纱厂运作的流程,这个流程可能需要十日,如果没有中断,那就继续下一个流程,如此循环往复,也可能运行了十年、五十年,但总有那么一天会中断,如果我们把纱厂从投产到最后中断也看做一个过程,那么这个大过程还是十个阶段。这时候的阶段就不代表一日,可能是一年或五年,不论怎样,纱厂的生产总有终止的时候,终止的原因可能是外部,也可能是内部。假如是内部第二道工序和第五道工序受阻,纱厂的生产也就不能照常进行了。这个时候的任务就是,一是看还能不能修复,二是如果不能修复,那就只有实行关停并转。

原来的纱厂还能不能修复呢?这就要看屯卦的态势,不仅看屯卦的态势,也要看蒙卦的态势,因为单独的一个屯卦只是一个周期的一半,屯蒙合一才是一个完整的周期。修复的标准还是每道工序不断档,不积存,显然屯蒙并没有完成这个任务,这就是修复无望。既然纱厂修复无望,那就只好在纱厂的废墟上,看还能做点别的什么。

周易预断的第一步就是起卦,起卦的方法就是把一个事物从开始到终结分做六个阶段,再从这六个阶段中找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把这个主要方面当作初爻,初爻一经确定,上爻也就确定下来,比如说屯初为乙,则屯上必为丁。但是屯卦中间四个爻各是什么还是难以确定,因为这里有四种可能,可能是乙己丙甲戊丁,也可能是乙戊己丙甲丁,还可能是乙甲戊己丙丁或乙丙甲戊己丁。如何才能确定这四个可能当中,哪一个可能最合适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初爻,也就是看哪种可能对初爻的稳定与通达最有利。当然也不是完全取决于初爻,有些卦的初爻一开始就是出师不利,比如说师卦、谦卦、豫卦等等,这种局面就不是初爻所能决定的,这里有的是“王命在身”,如师初,有的是随着形势的变化,比如说同人卦的初爻就是一位新登基的“大君”,同人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这个天道对初爻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利,但同人卦变大有再变谦卦以后,形势有了很大变化,谦卦的初爻已经失去了执政能力,剩下的就是只有“用涉大川”了。

周易预断的第二步就是断卦,断卦的基本方法就是看这个卦的态势,是平衡还是失衡?是稳定的平衡还是微妙的平衡?是静态失衡还是动态失衡?在失衡卦中有没有动态平衡?还要看每个爻的三道走向,从而确定每个爻的最佳动向,最终实现卦体的稳定与诸爻的通达。我们还以屯卦为例,屯卦源于乾坤,但与乾坤有了许多质上的不同,如果把乾坤理解为一个均衡的世界,大同的社会,那么屯卦则是一个失衡的世界,强弱不等与贫富不均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建立一套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与社会制度就是必要的,没有这些制度的建立,社会将陷于混乱。假如我们把屯卦的出现比做一个纱厂的瓦解,那么也可以看出,这个瓦解了的纱厂已经很难正常生产了,作为原绵仓库的甲爻虽然还可以供应,但对已经堆积如山的第二道工序和第五道工序已经没有多大意义,若说支援,也只有在其它方面给予援助。第二道工序可以供给下家,但以稳定卦体为主,要稳定卦体,就需自身保持一定的实力。第三道工序可以供给下家,但不可损害卦体的稳定。第四道工序得不到接济,还面临着被剥夺。第五道工序只有积存,没有输出。这样一来,作为成品库的第六道工序也就得不到成品。屯二的“女子贞不字”是用女子取象,来说明这个爻没有和合的机会,要想和合,只有等待一个周期。这里我们如果用纱厂的成品库做比喻,也可以说这个成品库在一个周期之内会没有新的成品。成品库没有新的成品入库,这势必影响货币的回收,没有货币的回收,就会影响职工的工资、设备的维修、保养以及购置原料,这时候,富裕的车间还可以维持,贫穷的车间就难以度日了。究竟是哪些车间可以维持?哪些车间难以度日?可以想见,第二工序与第五工序没有问题,因为它们本来富裕。第三和第六工序有希望得到接济,因为三是二的下家,六是五的下家。第一和第四工序没有指望。这种趋势反映在卦上就是需卦。

与屯卦相比较,需卦也是个失衡卦,但却是个静态失衡卦。从稳定的角度看,需卦要比屯卦更稳定,初爻再不用“磐桓”,屯卦中的初与五的矛盾也得到解决。但从通达的角度看,需卦又不如屯卦,这是因为上爻可能被孤立起来,既得不到接济,也不能发挥作用。从局部利益上说是避免了它爻的伤害,从整体利益上说是中断了诸爻的联系,这也是一种阻隔。这个阻隔不消除,卦体还要发生特殊变化。如果是把需卦看成是对屯卦这个出了故障的纱厂进行修复的话,那么到了讼卦可以说这种修复的努力完全失败。至于诸爻今后的命运,那就看师卦的态势,看师卦中诸爻的矛盾以及三道的走向。

以上说明,应用周易的预断原理,是可以“实战”的,不只是一个纱场,对于任何事物而言,都可以预断。但条件就是先行了解情况,然后按照“六面”、“六阶段”以及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等,进行起卦。最后是根据卦体的态势进行分析,对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出判断。

说到这里,人们可能会大失所望,可能会有人说,这那里是什么周易预断?单是一个起卦,就要了解事情的周期,了解事情的症结,如果我已经知道了这些东西,那还用得着预断吗?我们说了解情况是一码事,预断又是另一码事。有句成语叫“鉴往知来”,了解情况就是“鉴往”,预断就是“知来”,不“鉴往”就不能“知来”。夏备寒衣冬备扇,就是人们经历过寒暑交替,因此才有了预先的安排。或者有人还说,这些都是生活常识,难道也是周易预断?我们说周易的预断一点也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它就是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做出选择,这些方法人们并不陌生,举凡一切正确的预断,一切适当的作为,仔细分析,无一不是合乎易理,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而已。

周易的预断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眼前。但是说到自觉应用,也不是件容易事,就说掌握情况,没有认真地调查,没有长期的经验积累,就不能做到对事情的全面而系统地把握,没有对事情的全面而系统地把握,就不可能进行科学地分析。没有科学地分析,也就不能做出正确地预断,这个道理就是辨证唯物主义。调查研究、掌握情况,要靠唯物论;分析问题要靠辩证法。设想一个对纺纱行业一无所知的算命先生能够算出一个纱厂的症结或前景来吗?一个对军事与战争一窍不通的人能够预测战争的进程与结局吗?一个连初等数学都没有学过的人能够预测高等数学的试题与答案吗?世界上只有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们不需要调查研究,只靠几枚铜钱,几根竹签,就可以对任何事物做出预断,至于预断的结果如何,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当然,周易的预断在形式上也不同于辨证唯物论,辨证唯物论使用的是概念,周易使用的是“象”,爻有爻象,卦有卦象,易道有易道象,这些象表面上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如马、牛、羊等等,似乎还没有上升到概念,实际上周易中的象是经过高度抽象以后形成的“具象”,这种“具象”既有一般现象的特征,也有一般概念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迄今为止的所有哲学的优秀成果,而且在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方面,要比以概念为质料的思辩哲学更完整、更充实、更准确,特别是更直观。

随着对周易预断原理的揭示与应用,随着科学理论的深化和科技成果的运用,周易的预断将不再是神话、不再是幻想,不再是荒诞,不再是虚妄,相信“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546评论 6 50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224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911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737评论 1 29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753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98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38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49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96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88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013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31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48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29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48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203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60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