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阅读过后,隔一段时间再阅读是有意义的。
那些不给自己出题的学生,容易过高地估计自己对学习资料的掌握程度。
如果我们不把考试看作衡量学习成果的标尺,而是把它看成从记忆中检索学问的一种练习,并非考试。
主动检索--考试---可以强化记忆,而且检索花费的心思越多,受益就越多。
一个人对已知掌握得越好,他就越能用有创造力的方法解决新问题。
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分析、综合,以及应用。
练习从记忆中检索新知识或新技能是有效的学习工具,也是保持长久记忆的有力武器。但凡需要大脑记住、需要在将来回忆的东西,都可以用到它--对于事实、复杂的概念、解决问题的技巧、运动技能来说都适用。
努力检索有助于人们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产生更持久的记忆。
只需在一堂课上加入一次测试-检索练习,就能极大地改善学生期末考试的分数。而且,课堂测验进行得越频繁,收效就越大。
和那些只是重复阅读资料的学生相比,参与测验的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同样地,这种测验能让授课者发现差距与错误概念,从而调整授课方式,进行纠正。
间隔多长时间才够?答案很简单:只要练习不是无意义的重复就可以。从最低限度上说,间隔的时间足够出现一点儿遗忘就对了。
被忘掉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能让你找到并检索这些知识的线索。
只要记忆深刻,知识是可以留存很长时间的。你能把一个概念理解得非常通透,说明它在你的生活中有实际用途,或是它有重要的情感价值,而且它和你记忆中的其他知识建立了关联。你的知识在头脑中准备得是否充分,是否能为你所用,取决于环境,取决于近来是否用过,取决于关联这些知识的线索是否够多、是否形象,以及你是否能利用这些线索及时将知识调取出来。
尝试解答一道题目或是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坐等信息或解决方案出现,这种行为被称为生成。
解决一个问题总要好过记住一个问题的答案。
在完成一节课或一次阅读作业后,问问自己,课程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哪些是相关的例子?如何把这些内容和我的已知联系起来?在练习过新知识或新技能后,你可以问自己,哪些是做得好的?哪些还可以做得更好?要想进一步精通,我需要做些什么,或者下次我用什么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现在课堂上流行一种名叫以写促学的反思形式,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来反思最近一堂课的主旨。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主要观点,并把它们和课上涉及的其他概念联系起来,联系课外的内容也可以。
失败绝不是人们想要的,但有时只有经历过失败,人们在面临风险时才能不屈不挠地做出努力,发现什么合适,什么不合适。尝试解决一个难题比坐等解决方案对我们更有帮助,哪怕最初的考试并没有找到答案。
迷茫意味着要在想清楚如何实施计划群就行动,要在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之前就行动。对于我来说,知道自己会卷入什么困境是有风险的,这个风险就是把一切了解清楚之后,便会有巨大的心理负担,永远无法着手去做这件事。
从本质上说,我们的记忆是可以更改的。记忆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被扭曲。人们靠自己对世界的了解来理解一件事情,定下从未出现过的规则,好让一件事情更符合逻辑。记忆是重构出来的。我们没法记住一件事情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只记住其中对自己的情感影响最大的元素,剩余的空白部分则由自己用细节来填补。虽然这些细节与我们的叙事内容一致,但有可能是错误的。
暗示的东西才会被人们记住。
如果你感到学习很难,不要认为是自己做错了。记住,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付出的认知努力越多,你学到的东西才越深刻、越牢固。
那些将失败归咎于本身无能的人——说我就是不够聪明的人——会变得无助;而那些认为失败是努力不够或策略不对的人则会深入发掘,尝试不同的做法。
有的学生以成绩为目标,而有的学生则以学习为目标。对于前一种人来说,他们努力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对于第二种人来说,他们努力则是为了学到新的知识或技能。
我们之所以努力,是因为努力本身能拓展我们的能力。你所做的事情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有能力做什么。你做的事情越多,你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只要保持一种成长心态,你就可以接受这个道理,终身受益。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想要精通某事或达到专业水平,完全不需要拥有超人的基因,但必须拥有自律、勇气,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
重要的学问通常是有一定难度的,或者说基本都是如此。你回遭遇挫折,这是努力的标准,不代表失败。挫折伴随着奋斗,而奋斗可以积累专业知识。努力学习会改变你的大脑,创建新的连接,建立心智模型,扩展你的能力。你的智力在很大程度上由自己的控制,知道这一点非常重要,困难会因此变得有价值。
练习从记忆中检索新知识。有间隔地安排检索练习。学习时穿插不同类型的问题。
学习习惯列表:课前一定要阅读资料;在阅读是时候预想考试会出什么题目,以及这些题目要如何作答;课上在心里回答这些假设问题,从而测验阅读内容的记忆成果;复习学习指南,找到那些回忆不出或不知道的术语,重新学习;在阅读笔记中抄写标粗的术语以及定义,确保能够理解;参加模拟测试;用自己的方式把课上的信息重新组织成一份学习指南;写出复杂或重要的概念贴在床头,不时自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把复习和练习间隔开。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下列基本概念:学习中的某些困难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东西,把它们记得更牢靠;轻松的学习往往只能获得肤浅的知识,而且很快就会忘记;智力并不全是生来固定的。实际上,在付出努力的时候,学习可以改变大脑,建立新的连接并提高智力;在获知答案前思索一下新问题,比不思考就看答案的学习效果要好;无论在哪个领域,想要有所建树,就必须努力超越现有的能力水平;从本质上说,努力通常会带来挫折,而挫折往往能够提供重要的信息,让你调整策略,从而实现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