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红高粱》想起的都是那部著名的影片,或者还有的人会想起人,作者莫言。是他给我们展示的那样一个豪放粗犷的高密世界。
其实你知道吗?红高粱它只不过是莫言写的《红高粱家族》中的一部而已,《红高粱家族》现有5部组成。
我最先接触《红高粱》,其实也是影视剧。郑晓龙导演的《红高粱》确实不错,演员周迅,朱亚文,黄轩确实有实力。
一看这部影片就有一种被影片中戴凤莲深深吸引的感觉,因为她身上有一种很坚强的力量,还有是敢作敢当。
在老师的介绍之下,我去看了当代文学著作,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小说和影视剧之间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小说,主要通过我的奶奶戴凤莲以及我的爷爷余占鳌两个人之间的故事。讲述发生在山东高密的一个革命爱情故事。
其中有几部情节是特别感人的。
电视剧中九儿(戴凤莲)苦苦哀求他爹,不要把她嫁给单家的那个麻风,那一刻我觉得她是非常可怜的。
小说中确实是有这一段描写,不过却不是以主人翁的视角来描写的,而是通过小说的主公“我”去描写,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奶奶说:“爹呀,我不回他家啦,我死也不去他家啦…….
曾外祖父说:“闺女,你好大的福气啊,你公公要送我一头大黑骡子,我把毛驴卖了去…….
毛驴伸出方方正正的头,啃了一口路边沾满细小泥点的绿草。
奶奶哭着说:“爹呀,他是个麻风.……."
曾外祖父说:“你公公要给咱家一头骡子…….
曾外祖父已醉得不成人样,他不断地把一口口的酒肉呕吐到路边草丛里。污秽的脏物引逗得奶奶翻肠搅肚。奶奶对他满心仇恨。
但在小说中我还发现了一个在影片中甚至没有那么突出的人物形象,那个人就是罗汉大哥。在小说中罗汉大哥日常的描写虽然不多。但是影视剧更能把小说中的那种真实表现出来。
而在小说中看得更让人心惊,就是当罗汉大哥遭遇不幸的那一段描写。
父亲看到孙五的刀子在大爷的耳朵上像锯木头一样锯着。罗汉大爷狂呼不止,一股焦黄的尿水从两腿间一蹿一蹿地滋出来。父亲的腿瑟瑟战抖。走过一个端着白瓷盘的日本兵,站在孙五身旁,孙五把罗汉大爷那只肥硕敦厚的耳朵放在瓷盘里。孙五又割掉罗汉大爷另一只耳朵放进瓷盘。父亲看到那两只耳朵在瓷盘里活泼地跳动,打击得瓷盘叮咚叮咚响。
日本兵托着瓷盘,从民夫面前,从男女老幼们面前慢慢走过。父亲看到大爷的耳朵苍白美丽,瓷盘的响声更加强烈。
日本兵把耳朵端到日本官面前,军官点点头。日本兵把瓷盘放在日本兵的尸体旁,静默片刻,又端起来,放到狼狗嘴下。
狼狗收起舌头,用尖尖的、乌黑的鼻子去嗅那两只耳朵。它摇摇头,又吐出舌头,蹲坐起来。
翻译对孙五说:“喂,再割!"
小说中动人情节在电视中真的能够得以体现,这个是我真真切切感受到的。我记得那个电视剧几个汉子再把九儿抬去抬着花轿的时候,那个场面看得十分的爽。
一些动作小说中只有寥寥数字,但影片中就放了很长的一段,那一段也没有人会去想着去跳过,因为表现的张力很强。
而小说中是这么描写的:
轿夫身上散发出汗酸味,奶奶有点痴迷地呼吸着这男人的气味,她老人家心中肯定漾起一圈圈春情波澜。轿夫抬轿从街上走,迈的都是八字步,号称“踩街”,这一方面是为讨主家欢喜,多得些赏钱;另一方面,是为了显示一种优雅的职业风度。踩街时,步履不齐的不是好汉,手扶轿杆的不是好汉,够格的轿夫都是双手卡腰,步调一致,轿子颠动的节奏要和上吹鼓手们吹出的凄美音乐,让所有的人都能体会到任何幸福后面都隐藏着等量的痛苦。轿子走到平川旷野,轿夫们便撒了野,这一是为了赶路,二是要折腾一下新娘。有的新娘,被轿子颠得大声呕吐,脏物吐满锦衣绣鞋;轿夫们在新娘的呕吐声中,获得一种发泄的快乐。这些年轻力壮的男子,为别人抬去洞房里的牺牲,心里一定不是滋味,所以他们要折腾新娘。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小说与影视剧之间虽然有一些差别,但好在差别都是不大的。小说和电视中都有恋情,但也有搏杀,所以它是暴力的。但就是这样一个,一片鲜红的红高粱,弄成了一个鲜活的人物,鲜活的时代。
文章的最后,戴凤莲还是逃不过死亡的命运。是的,这样一个乐观又漂亮的女子死在了去见爱人的路上,也可以说她倒在了革命的路上。
小说发表在1986年第8期的人民文学上,作者说:谨以此文召唤那些游荡在我的故乡无边无际的通红的高梁地里的英魂和冤魂。我是你们的不肖子孙,我愿扒出我的被酱油腌透了的心,切碎,放在三个碗里,摆在高梁地里。伏惟尚维!尚维!
这样一种感觉是只有在阅读原文或者是你把《红高粱》这部影视剧完完整整的从头追到尾才能懂的,所以值得推荐。给人以热血沸腾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