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想问个问题,关于雨天,是不是本就赋予一种悲伤的压抑的感情色彩?
瓢泼的大雨,大街上都是撑着伞的年轻人,每个人脚步匆忙。
期间,你可能还会听到一些关于天气的谩骂和牢骚,类似于“这什么鬼天气,阴晴不定......”
其实谩骂也可以归类到牢骚里面,只不过谩骂的感情色彩深了一些。
因为当豆大的雨滴密密麻麻地击打在身上的感觉并不太好,因为接连不断的击打会觉得疼痛。
可能只有皮肤上细细的绒毛才能如此灵敏地感觉到这番“疼痛”。
接下来,就是那些雨滴在衣服上汇聚,显现出一大片湿冷的区域。
你会由此感到不适,甚至牵动情绪。
不仅仅是因为打湿的衣物,加上路上的积水太深,深度足以浸入你今天刚穿的帆布鞋。
这一系列糟糕透顶的事情,就足够成为让你心情一样变得糟糕的一股力量。
02
总觉得,雨天就是这样,虽然有着冲刷污秽的作用,但还成为了破坏好心情的负催化剂。
“会不会有个人永远倾听你说的话呢?”
那天,愁容满面的你问了我第一个问题,这个足够老套却依旧难以回答的问题。
“不知道,大多数人更喜欢听'总是'or'一直',而逃避听到'永远'这个词眼。
其实几个词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我觉得这更像“视觉误差”和“生活认知”所导致的。
类似于在超市你经常看到标着“¥39.98”的价签,却不经望见“¥40.00”的价签。
其实二者相差并不大,但人们就倾向于前者。
假如真的有那么一个人,一直扮演着倾听者的角色,那个人可能是我们的影子吧。
尽管在下雨天,TA也会躲起来,但是TA从来没有开过口,不是吗?
TA从来没有反驳过你,安慰过你,鼓励过你,斥责过你。
影子才是这个世界上的最温柔者。它就是静静地听着你的悲伤,紧跟着你做一切事情。
03
我想起来一位老师,有天看到他在走廊的尽头抽着烟,白色的烟雾从他的嘴里和鼻孔里跑出来。
我好像能听见,那些烟雾从肺部出来之后喜悦的叫声。
烟快要燃尽的时候,他把烟头踩灭了,然后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很年轻,还是个班主任。平时经常看到他,但从来没有见他笑过。
也许是忧心的事情太多了,烟成为了驱散愁绪的工具了。
偶然间听到,他是因为自家孩子出事而忧心,但却还要操心班级的事情。
一天,在他班上的学生打架斗殴,他像个慈父一样关怀着那些所谓的“坏学生”。
我亲眼看到他抱了一下那个男同学。
据说肢体语言是世界上最有感染力的语言。
斥责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借用温柔的拥抱去感化。
其实,老师心里已经很累了,却还是温柔极致,致力于育人这件事上。甚至是,不惜将自己的孩子排在学生的后面。
04
这个世界已经足够尖锐了,温柔点吧。
我也不知道大雨这么地突然,换个角度想,是太伤心了,所以掉眼泪了。
就容许老天哭吧,毕竟谁都不能能将悲伤压抑至永久。那样太憋屈。
多愁善感可以赋予到每一个藏着情绪的事物上。
再温柔点,如果一个人不够,那么更多的人温柔起来呢?
会不会不一样?
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