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在五章中环游世界
9/21【10/88】
第十五章 耶利的族人(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历史)
澳大利亚是近代技术最简陋的人类社会所在地,也是其自身没有发展粮食生产的唯一大陆。甚至在邻近的新几内亚的大多数族群成了粮食生产者的时候,澳大利亚的土著却仍然以狩猎采集为主。
第十六章 中国是怎样成为中国人的中国的(东亚的历史)
中国粮食生产的出现,引起了史前期的人口或文化特征的几次大迁移。其中一次迁移造成了今天的政治文化现象。
另一次迁移在几乎整个热带东南亚地区导致了最后来自中国南部的中国农民取代了以狩猎采集为生的本地人。
第十七章 驶向波利尼西亚的快艇(南岛人扩张的历史)
还有一次迁移是南岛人的扩张,这次迁移同样取代了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以狩猎采集为生的本地人,并扩大到最遥远的波利尼西亚岛,但不包括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冲突形成了1/3人口生存的国家格局,还为了解世界其他地方一些民族的历史提供了特别清晰的模式。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十八章 两个半球的碰撞(欧亚大陆与美洲历史的比较)
欧洲民族和美洲印第安人之间的冲突问题,两条漫长的互不相干历史轨迹的相交。差异在两个大陆可驯化的动植物、病菌、定居年代、大陆轴线走向以及生态障碍方面的差异。
第十九章 非洲是怎样成为黑人的非洲的(非洲的历史)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历史与新大陆的历史不但存在着悬殊的差异,而且也具有显著的相似之处。造成欧洲人与非洲人的冲突的那些因素,同样造成了欧洲人与印第安人的冲突。结果,欧洲人的征服并没有在非洲以南地区的建立大片的殖民地(除了南非)。具有更持久意义的是非洲内部大规模的人口转移(班图人的扩张)。
日签语:对于一个善于理解幸福的人,旁人无论如何也不能使他真正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