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觉醒》中P169,作者描述的个案:来访者:嘉琪
个案经过:每天精心准备早餐,7岁的女儿却不吃早餐,让她每天发脾气,情绪大爆发。
嘉琪期待:真诚的想要让女儿吃的好,希望她每天都有一个好的开始,希望她健康,希望她能明白这一切,并配合我。
嘉琪的旧信念:1.一日之计在于早晨 ,早餐一定要吃的,吃了才健康; 2.作为好家长就得要给女儿提供“完美”早餐;3.女儿要适应我给她安排的健康的饮食喜好和习惯。
改念:1.平和的心态比早餐更重要;2.要让孩子们吃的健康可以创造吃的好的条件和好的氛围。
改念的过程:每个人的新陈代谢不一样,每个孩子的消化能力也不一样。每个人对食品的味觉也不相同。孩子更想要的是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在现实中,我们放弃的其实是对于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一种看法的心态,生活本来就是多变的,只有放下我们的执念才会自由。
我们在这个早餐的案例里面看到了,我们是如此的执着于孩子的饮食,睡眠,作业,体重等等这些问题上。我一直想让他们吃的健康,早睡早起,学习有自主力们,作业能快速认真的完成。
我们把一切为他们好的期待变成了一个个闹心的问题,带来了压力,带来了情绪,却忽略了每个孩子的个体以及饿了会吃,累了会睡,作业是自己的事情的普遍规律性。偏偏纠结于那点时间,那几口饭。
来吧,让我们真正放开手那种“没有办法控制的体验”,反而会让我们放下心头大石,会给我们带来自由。还孩子一个轻松的生活也还我们一个希望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