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一段时间老师们的精心排练,汝阳县2019年教育系统推行新教育,唱响中国梦合唱比赛5月18在刘伶广场进行。我们城关镇代表队我9.82分的成绩获得乡镇组一等奖,同时也是今天所有参赛对的最高分。
得知这个好消息后,大家群情激昂,在朋友圈里发布信息,点赞祝贺,点的我们胳膊都酸了,眼有点花,还是乐此不疲。
虽然我不是参赛队员,但是我也十分关注这次合唱表演。这其中领导和队员都付出了很多的辛苦,首先,参赛人员来自城关城区四所小学和两所初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练习时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曾经奔波在三中、凤凰园学校、文化馆等地,为了挤时间,多次利用晚上、周末加班加点集中培训……就这样,他们克服了一切困难,最后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得到社会的认同,家长的认可,提高社会知名度,终笑到了最后。
一直以来,我们就处于一种尴尬境地,我们是一群混在县城教师中的“城关人”。
局属学校隶属教体局管,有某某实验小学、某某实验中学之番号,我们隶属城关镇管,上司有城关教办,再上才是教体局,两个婆婆,我们番号自然冠以“城关”二字。
就拿这次比赛来说吧,教体局把参赛分为局属队和乡镇队,我们属于乡镇代表队,你看我们和局属的学校同属于一个县城内,同他们一样的辛苦,一样的认真备课,讲课,做辅导,成绩面前要求我们局属学校学校一样的好成绩,但是分类是乡镇,所以很多活动我们也无缘参加。好在这次我们为自己争了气,露了脸。
局属学校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是一流的,你看楼房建造,功能室配套,教师遴选都是一流的,所谓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可能就是这样吧?谁让人家是局属学校,是要为局里撑门面。城关学校呢,要没有什么优势了,要什么都不顺当,因为上面有双重领导呢,你找这里,你属那边,总之永远不可能走在局属学校之前。你看,明明是为我们学校申请的改扩建项目,明明是大家期盼的新学校建成我们回迁,结果却成了局属学校的分校,与我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因为我们是城关。
教师是清贫的职业,想致富那是白日做梦,于是寄希望于评个高一级职称,稍微工资上涨一点。评职称得具备一些条件,比如市级模范,比如市级优秀班主任,可是一年能评上的有几个一线?况且,局属学校一百多人可以有1个指标,因为人家是一个独立体,你城关四五百人最后也是一个指标,因为不管是县城里的老师还是城关乡郊的教师,你们都有一个名字叫城关,你们是一个整体,哪怕城关一个中学的人数超过一个局属学校的人数。我们属于乡镇学校,我们和局属学校不一样。因为我们是城关。
可是,登记领乡镇补贴的时候,把县城城关教师定位在城区工作,是服务城区居民的,教育对象城区孩子。殊不知有门路的家长哪怕舍近求远也要把孩子送到县直学校,所以县直学校才要不断扩建,所以我们城关学生只能是响应上级号召,划片招生来的本镇生源,包括来自农村的孩子,我们的生源重要的还是乡镇孩子,我们其实并不在一条起跑线上。但就因为你的学校,也是在县城,所以即使你不是局属教师,你也不应该是乡村教师,因此乡镇补贴与你无缘,所以你只能领着全县最低的工资,在继续扩建但没有空间扩建的校区里一天又天。教着同样不少的学生。你被定位于城区教师,但你不能享受乡镇教师待遇,没有乡镇补贴。看来,你不属于乡镇,你得和局属学校教师一样,你应该和局属学校的待遇一样。
教师职称一直是教师心中的一个痛。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定工作开始了,看看分来的指标,怎么不心窝疼,指标少参评人员多,竞争激烈,一些在教育局工作的领导也来这里评,想分一杯羹。这一点又不能和局属学校列为一起。可是,看看条件,你的城关学校类型属于“城市学校”,自然你的职评条件就高人一等,你是文件上的城市教师。
好尴尬的身份,好尴尬的城关人。
知心小贝有一篇文章《混在县城的老师》发表后引起了许多老师的共鸣,因为它真实地道出了这一群体的心声:
县城老师是一群说上不上说下不下的群体,看起来比谁都光鲜,里子里都是伤痛和苟延残喘。
他们一边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铁饭碗,一边大大咧咧地和同事们说地谈天。
一边因为学小发了一包卫生纸或者一袋洗衣粉而笑逐颜开,一边因为迟到被扣了几十块钱而懊恼哀叹。一边因为学生考试得了第一名而欢呼雀跃,一边因为0.01分的差距,把卷子成绩计算了半天。
一边埋怨班级学生太多,一边鼓动朋友把孩子往自己学小里转。
县城教师,他们就是这样可爱这样卑微这样真实这样自然地活着,直到,两眼昏花,步履蹒跚,再也改不动一本作业、批不了一个对号的那一天。
其实,在县城教师里还混有一群处在夹缝中的“城关教师”,他们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