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样,我老是想像一大群小孩儿在一大块麦田里玩一种游戏,有几千个,旁边没人——我是说没有岁数大一点儿的——只有我。我会站在一道破悬崖边上——我是说要是他们跑起来不看方向,我就得从哪儿过来抓住他们。我整天就干那种事,就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得了。我知道这个想法很离谱,但这是我惟一真正想当的。” ——《麦田里的守望者》
前几天读完这本书。在翻开此书之前,对之十分好奇,因为塞林格和他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总是会在我曾经的议论文中当做论据出现,但其实我根本不知道作者是谁以及书的内容是什么,完全是在其他范文中看到后生搬硬套过来的。而且总是能在很多情况下使用,什么淡泊啊孤独啊坚持啊的,这些大概就构成了我对这本书的最初印象。
于是慕名而来,但是读完一遍莫名有些失望。整本书讲了主人公被学校开除后到回家这三天的事。书中的主人公十分叛逆,几乎看不惯任何人任何事,整本书唯一让他有好感的应该就只有他的妹妹以及在回家途中遇到的两个修女。其余的无论是学校,酒吧,宾馆,车站等,几乎所有地方所有人都不入霍尔德法眼,在他看来,这一切全都是“假模假式”。整本书也充斥着各种脏话,“他妈的”“混账”之类的,看多了不免觉得有些厌烦。
这本书是塞林格最负盛名的作品,荣获过啥啥大奖,不过读完一遍感觉好像并不觉得这本书有多么的牛逼,体会不到作者想要真正表达的意思,或许是我没啥艺术鉴赏能力吧,又或许是对当时的写作背景缺乏了解。这里找了一篇网上的读后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15虽然只有十几万字,它却在美国社会上和文学界产生过巨大影响。1951年,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家长们和文学界也对这本书展开厂争论。有认为它能使青少年增加对生活的认识,对丑恶的现实提高警惕,促使他们去选择一条自爱的道路;成年人通过这本书也可增进对青少年的理解。可是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坏书,主人公读书不用功,还抽烟、酗酒,搞女人,满口粗活,张口就“他妈的”,因此应该禁止。经过30多年来时间的考验,证明它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经典小说”之一。现在大多数中学和高等学校已把它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它“几乎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 本书以主人公霍尔顿自叙的语气讲述自己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的经历和心灵感受。它不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仿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也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二次大战后,美国在社会异化、政治高压和保守文化三股力量的高压下,形成了“沉寂的十年”,而首先起来反抗的是“垮掉的一代”,本书主人公霍尔顿实际上也是个“垮掉分子”,是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只是他还没有放纵和混乱到他们那样的程度罢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很重要的一点还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全书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口吻叙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和行为举止,也以一个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法剖析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不仅抓住了他的理想与现实冲突这一心理加以分析,而且也紧紧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来表现主人公的善良纯真和荒诞放纵。小说中既用了“生活流”,也用了“意识流”,两者得到了巧妙的结合。在语言的运用上,本书也独创一格。全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不避琐碎,不讳隐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和俚语,生动活泼,平易近人,达到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使读者更能激起共鸣和思索,激起联想和反响
不过读完这篇读后感再去回顾书中的内容,好像确实会有些体会。可能以后还要重新再读一遍,体会才会更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