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气的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如生气、愤怒、焦虑等,会增加心脏病、中风、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风险,从而间接地影响寿命。
脾气大的人容易因为情绪波动而引发身体的应激反应,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看看身边的人,因爱生气而生病的人举不胜举。
比如我老公的堂嫂,堂嫂纯粹是被堂哥气病的,堂哥在外面养了小三,还不和堂嫂离婚。
堂嫂常以泪洗面,长期以往,得了乳腺癌,住院一段时间就去世了。
再比如我大姐的侄媳妇,侄媳妇的两个儿子都不争气,大儿子一天到晚在家玩手机,父母一说就和父母吵架,二儿子上学常被叫家长。
侄媳妇很要强,一方面干着繁重的劳动维持生计,一方面常生气两个儿子不争气。这样过了几年,得病去世了。家里人都说,是被两个儿子活活气死的。
再比如我的同事,因为怀不上孩子常被婆婆嫌弃,欺负。经常被婆婆气的流眼泪,前几年查出乳腺癌,治疗结束后果断和婆婆分家,搬出来单独住。
同事现在看的开,想的开,远离是非,远离争执。每天锻炼身体,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生活积极乐观。现在身体恢复的很好。
爱生气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气愤之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导致脑溢血。
生气时心情不能平静,难以入睡,导致神志恍惚。
生气时血液大量涌向脸部,导致色斑和皮肤炎症。
生气时呼吸急促,肺部扩张,导致肺部疼痛。
生气时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困难,导致食欲变差、胃溃疡等现象。
大怒时肝脏变大,导致肝气不畅、肝胆不和。
生气导致内分泌紊乱,出现月经不调等问题。
长期生气会引起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生气导致内分泌紊乱,增加乳腺癌风险。
心脏病:生气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增加心脏病风险。
生气导致血压升高,可能诱发心力衰竭、猝死等。
如何避免生气呢?
当被某个人或事搞得心绪不宁,想要发脾气时,可以远离生气的源头。用其他方式分散注意力,调节生活节奏,增添生活乐趣,可以释放负面情绪。比如:看一些正能量的书和电影;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
不发脾气并非是一味压抑情绪,只有通过疏导、为恶劣情绪找一个宣泄的出口,才能平复愤怒。否则,不敢表达愤怒,长期压抑,负面情绪越积累越多,会引发各种心理和身体的疾病。最后一旦爆发,自己会受伤,对方也难以承受。可以通过运动,吃饭,写日记等形式合理发泄,向亲朋好友倾诉。
换位思维,是一种心理平衡和调节,不是欺诈和权术,而是需要经过长期修炼、逐步养成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问题,愤怒就会渐渐平息或消失。换位思考能化焦虑愤怒为心平气和,能让心头的怒火平息,胸怀开阔。
心理疏导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自我暗示,给自己输送积极的心理能量。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开阔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