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ire 7.2
解决问题4步骤:1.明确和理解问题;2.拆分和定位问题(最重要最关键);3.提出解决方案;4.总结问题。
一. 明确和理解问题
遇到具体问题时,你一定要问自己“我遇到的问题本质到底是什么?接到任务后一定要明确一下问题,以下3要素:
1.你要找出对方关心的问题点:对方想解决的究竟是什么问题?
2.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尽量数据化,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现提出自己的建议。
3.要明确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资源:能调用的资源有哪些?
二.拆分和定位问题(最重要最关键)
1.定义到“元问题”:就是那些最本质、最细小的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找不到男朋友,找不到最适合另一半的原因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自身层面,一个是外部层面。自身层面里面还可以分为硬件层面、软件层面,硬件层面包括学历、工资、外貌、身高等等。软件层面则包括兴趣爱好和性格等等。拆成这样,才是具体的元问题。拆完了自身层面,我们再来拆外部层面。外部层面又可以分成你有哪些可以接触异性的渠道,外部是不是一个鼓励接触的环境等等。
2.用公式思维拆解问题:找公式。
例如:广告收入=展现量×点击率×每个点击的价格 。每个复杂问题的背后都有这样可拆分的元问题。而在业务当中,拆分而来的小问题往往还有另一个词,就是KPI。也就是说,拆分问题其实就是老板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如果你学会了拆解问题,也就学会了用你老板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这样也有助于我们反过来把很小的目标去融会贯通,用更高层的那个思维来要求自己。你在工作和生活中也都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件事情的公式是什么。其实,把一件事情公式化就是最好的拆解一件事情的方式。
3.拆解问题的方式:
假设驱动:在应对复杂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尽可能合理的假设。假设问题可能出现在某个细分的问题点上。
搭建问题树:
第一,你要找出问题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和起始问题。这点特别重要,之后的每一步都是基于这一点;
第二,要确定导致核心问题和起始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三,要确定核心问题和起始问题导致的主要后果。第二点讲的是原因,现在是后果;
第四,根据以上的因果关系画出这个问题树;
第五,反复审查问题树。看看哪里还缺东西,进行最后的补充和修改。
4.如何把问题拆解到底:MECE法则(完全穷尽、相互独立)即无重复、无遗漏
所有事物的分类方式都有两种,一种是并列结构的,比如头痛的生理性、心理性两种分法。
还有一种是数理结构的,像我们前面讲的谷歌部门的那个业务公式的例子,最终把一个部门的业务变成一个数学公式。
这两个一种是有等式关联的,是一个数学公式,另外一种是并列结构,没有等式关联的。
tips:要熟识你所在领域的业务和常识,一个是要经常提问和学习,这样你就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对更多的领域有自己的一套理解,你就能够更好地拆解问题了
5.横纵对比的价值:
横向比较:同行业比较
纵向比较:纵向比较就是我把企业内的某个时刻的数据去和历史上所有的数据做比较,去看这个大的趋势是怎么样的。
6.掩盖问题的平均数
三 解决问题和总结方案
1,我们要从结论不断地分拆,直到那个不可辩驳的事实;
2. 每一个层级都要控制要点的数目,要突出重点。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去跟别人聊天的时候,就喜欢说一大串的论点。但最后别人记住的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点。某一个论点中的数据可能也有很多,但是你讲太多就会混淆了重点。
四. 人生的IPO模型:
I:input ;P:process ;o:output
比如,对一个产品经理来说,他的输入就是用户的需求,中间处理的过程就是所有的那套产品逻辑,最终的输出就是一个产品的设计。这就是产品经理的IPO。
比如,对一个咨询师来说,他的输入就是一个客户的需求,整个处理逻辑就是咨询的商业逻辑,最终的输出就是一套解决方案。
五.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第一,要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
第二,列一个清单,然后排序做选择。
第三种, 就是假设一种无条件获得的极端情况。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做选择的时候,其实选择的不只是那个结果本身,我们还会把那个达到结果的过程计算在内。这个过程有的时候可能是很痛苦的:比如你可能想要出国,但是,你一旦考虑到出国路上所有要经历的一些考试,可能你就会打消这个念想了。但这个时候,如果你假设出国这个选择是无条件摆在你面前的,是不需要你付出任何东西就可以得到的,那你会不会选它。这个时候你所做的选择其实才是最真实的,最贴近你内心所想的。
第四种:不断地了解你的选择,不断地试错。
很多东西还是需要不断尝试才能知道,这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你怎么样找到那个目标,怎么样真正找对你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