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林清玄是翻阅飞机上的杂志,有一个栏目主题是美食,选了几篇文章,其中就有林清玄的一篇。题目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写的是桂花及以它为原料烹制的各种食物。桂花本是极普通的食材,但经林清玄那清丽文笔与醇厚情感的雕琢,却令人心生无限欢喜与向往,也让我记住了作者林清玄,回去之后便买了一本他的散文选,就是这本《你心柔软,却有力量》。
其实我已经许久没有买过散文了。散文读的最多的,恐怕还是中学时期,那语文课本以及考试的阅读题中,选的大多是散文,酷爱读故事的我,对于这种没什么引人入胜的情节,“形散神不散”的体裁颇为头疼,所以高考一结束,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读小说看连续剧,散文便彻底淡出了我的视野。
然而拿到这本《你心柔软,却有力量》之后,我却一口气读了好几篇,颇有种相见恨晚之意。尤其是为序的三篇《一碗入梦》《一碗入魂》《一碗入心》,直看得我时而向往,时而唏嘘,时而欣喜,时而怅惘。文章记叙的不过是些寻常的食物以及与这些食物相关的人或事,没有跌宕起伏,没有石破天惊,但笔触细腻动人,既朴实又充满诗意,其中饱满的感情更是令人动容。
奇怪的是,尽管文章中描绘的食物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但读罢,我的脑海中却映出“人间有味是清欢”。不同于苏轼那远离喧嚣争斗,忘却名利欲望的隐退之欢,此处的清欢是充满烟火气息与脉脉温情的,这温情来自一份油炸河鲜,一碗豚骨拉面,一份鲜肉汤圆,也来自父母,来自妻儿,来自陌生的小贩。
这种温暖的感觉,像是寒冬腊月坐在有暖气的屋子里,看到窗外大雪纷飞,身心却愈发安稳踏实;又像是辛勤奔波了一天,终于收拾妥当躺进柔软的被窝,一股松透从涨涨的双脚直传遍全身。你只觉得它好,却又难以准确描述好在哪里——因为它们既没有华丽辞藻堆叠,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真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清欢”有味,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一碗入梦》——贫穷里也有华丽的光
作者幼年时每到夏天便到山上与父亲同住。山上食物欠缺,他们便去河溪里捉些鱼虾毛蟹,由父亲清洗过后烧一鼎猪油炸到酥脆。
“当时山上还没有电灯,就着昏黄跳动的油灯,那一大碗的河鲜跳动着颜色的美,金黄的小鱼、淡红的小虾、深红的毛蟹,挑逗着我们的味蕾。”
寥寥数笔,通过食物的色泽便使我们感受到了这简单的美味,更使我们仿佛看到昏黄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开怀大嚼的场面。食材虽然简单但别有一份天然淳朴的滋味,家人的陪伴更是让这贫穷的日子里也闪着华丽的光。读罢不仅让人生出对远方家人的挂念,期盼着假期快来,好回家去同父母好好吃顿饭。
《一碗入魂》——人生有很多事值得等待
想吃高丽菜干是需要等待的。要“先以薄盐腌过,再晒成干”。待制成后,炝肉煮汤时抓一把菜干进去,便“犹如天降甘霖,晒过高丽菜的阳光立刻复活,热热的,香香的,掠过我们的全身”。
想吃日本人制售的豚骨拉面是要等待的。“不管早去晚去排一小时是正常的”。但“吃那碗拉面的过程,会让人忘记是在一个人声鼎沸,混杂忙乱的市场,一口接着一口,当最后一口汤喝完,才如梦初醒”。
正如作者所言,“虽然吃一碗拉面如此费时费事,但心境平宁,因为知道人生有许多事是值得等待的。有时是一首歌,有时候是一场电影。有时是一树樱花,有时是一段旅程。有时是用一生等待一个人。”
现在的我们越来越着急向前奔,不知错过了多少沿途美丽的风景。愿我们都能如作者一般,学会等待,不管那是刻骨铭心金风玉露的相逢,还是一别两宽各生欢喜的别离。
《一碗入心》——想念妈妈是没有季节的
每到冬至,妈妈的手作鲜肉汤圆,是作者的最爱,可惜这一生中他与母亲聚少离多,自母亲去世以后,这汤圆便成了生命中的绝响。直到一年冬至,寻到一家三客家汤圆,味道同妈妈煮的极其相似,作者忍不住对孩子说“就好像阿嬷的味道呀”!
从此每当思念妈妈,作者就会去吃一碗汤圆。“岁月仿佛变得稀薄了,灶间的雾气已成梦幻泡影,多么希望把生命的影像定格在妈妈下汤圆的那一刻”。
一碗汤圆,包住的是妈妈对孩子满满的爱,也是孩子对妈妈深深的思念。汤圆是冬至的时令食物,可对妈妈的想念却是每个春夏秋冬。父母与子女是人生中最奇妙的缘分,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父母健在的时光,多一些陪伴,少一些抱怨。只要父母在,四季皆好时。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这本散文选里还有很多精彩的文章,有喝汽水喝到呕气的童年趣闻,有温一壶月光下酒的闲情逸趣;有出世入世的大智慧,有寻常琐事中的小确幸;有悲天悯人的博爱情怀,有满怀希望的昂扬斗志。这些温暖的文字让心柔软,却生发出力量。
正如作者所说,“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愿我们都能拥有一颗柔软的心,纵使人生之路波折崎岖,也始终能发掘与珍惜其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