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改革,紧密结合广东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本县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上全面谋划、“多点开花”。作为入职刚满一年的新人,要做的就是在前辈的肩膀上继续学习、深入思考、加强调研,随时做好接过农村发展“接力棒”的准备,促进本地乡村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的有机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车轮。以下是在一年的学习与驻村中,个人关于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以特色产业激活发展“引擎”。对于拥有一定资源禀赋的行政村,利用自身资源打造特色产业往往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第一条路,是各村在全面谋划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以本县“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小禾洞村为例,地处省级蔬菜大镇梁化镇东南部,雨量充沛,阳光充足,东江的支流西枝江横贯境内,小禾洞村重点打造“一村一品”有机蔬菜特色农业,将产业发展重点聚焦到有机蔬菜品质的提升、品牌打造和产业链的延伸,最终带动蔬菜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农民,成为振兴当地经济的一大助力。同时以有机蔬菜为突破,发展自身特色品牌特石有机农场,以这一品牌为纽带打造特色产业,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将多个村小组的资金、土地、人才进行整合,串联东西走向的产业、企业,建设小禾洞村“百千万工程”产业经济带,催生“1+1>2”的叠加效应,使之成为小禾洞村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增长极”和“动力源”,2023年小禾洞村集体经济已从2021年的6000元突破至每年22万。小禾洞村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开办特色农业,利用特色产业集群效应,带动研学旅游、有机科普等文旅产业。另一“百千万”典型村白马村,地处两面环山,水库环绕的白盆珠镇,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依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马窑和风景优美的白马河畔,大力发展“一河两岸”生态旅游产业,走出了以“唯美山水、诗画田园、清凉夏日、畅意白马”为村域发展定位的特色旅游业,带动白马村完成脱贫攻坚,走向增收致富。白马村利用白马河畔的资源发展旅游业,带动了特色民宿、生态研学和农场等一批优质项目,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二、以合作共赢推动优势互补 。集体经济的壮大非一日之寒,同样也孤掌难鸣,工业化时代的“土豪村”难以复制,也并非村村能吃上“旅游饭”,很多平凡村庄乏善可陈,资源缺东少西,发展前景受限。独行难,众行远,无论是从开始的壮大集体经济,到发展后的长远规划,都离不开与外界的合作。单一的一处乡村景点,无法满足多元消费需求,同时带来的经济效益自然也有限。安吉县余村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过去的余村,受限于产业形态不多等情况,客流很难转化为现金流。为此,余村打破地域界限,进行跨村联动,让散落的景点连片成线,如今拓展至“余村大景区”,涵盖了17个村。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以老坑村为例,拥有东江红军出港纪念园、雁湖交通情报总站旧址、周恩来居住旧址等一系列红色文化资源,但由于文化挖掘不成体系,未形成点-线-面完整的路线,坐拥众多资源却不温不火,单一的红色满足不了多元需求,现规划利用老坑村附近周围旅游资源,与涧背村、坝仔村、竹园村还有范和古村落,发展红绿古精品旅游线路,将老坑资源和范和的特色古村落、附近的红树林资源、永远桥、坝仔革命烈士纪念碑等串联在一起,带动稔沿线自然村发展,整合资源,盘活闲置资产。目前一系列红色资源的缮修工作、沿线的道路硬底化工作和红色宣讲员的建设工作都在进行当中,相信通过进一步的宣传和发展,也能形成像余村一样的“红绿古大景区”。
三、以人才活水弥补资源禀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可能“十个指头一般齐”,如何让资源禀赋不足、不靠近景区和城区的村获得发展机遇,需要在实践中寻找答案,这就需要人的力量去不断的探索。浙江作为乡村振兴的示范先行地,有一批先试先行、回乡奉献的村书记以及村委干部。孝丰镇横溪坞村的裘书记就是众多回村建设乡贤的一员,横溪坞村的自然资源比较匮乏,地处偏远离城区、景区有一段距离,同时村委干部纪律涣散,刚回到村里的裘书记面对这要人没人,要资源没资源的情况也是一筹莫展,但拦不住这一颗建设家乡的热心,裘书记决定发展既然受限,那就把卫生环境搞好,从每一块草地做起,慢慢地整洁的横溪坞村吸引了城里人来到露营,当时露营尚未兴起,当裘书记看到发展的机遇,与其他回村奉献的年轻人组成的村委果断谋划,依靠村委极高的管理水平,坐了上乡村振兴的列车,堪称乡村治理的典范。回望本地,我们也有一批干事创业的第一书记,横江村第一书记李正文带动村委将横江村变成“网红村”,老坑村第一书记颜成推动村里项目落地打造红色研学村,小禾洞村第一书记薛刚利用自身农业资源推动小禾洞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这些典型村的发展都离不开他们的贡献,但还需要更多有情怀的乡贤、青年用自己的热情和现代化思维去弥补可能存在的资源缺失,这类拥有情怀的新型人才将会是惠东发展不可多得的财富。
第二十届三中全会推动改革开放再上新台阶,本地也处于“百千万工程”的关键阶段,顺应三中全会改革的春风乘势而上,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推动乡村振兴不断走深走实,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真正做到强农惠农富农。我辈在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同时要虚心向前辈请教,深入农村调研,开拓进取,努力为开创发展新局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原作者系黄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