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种感觉:
感觉自己认真学了半小时,结果一看时间,只过去五分钟;
报名了重要的考试,不到最后一两个月,才开始忙起来看书,前期要么各种借口没法看,要么就是看了但是看不下去,效率太低;
相信这种人不在少数,本人就是这样。后来痛定思痛,在几年的学习中,摸索出来一套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主题思想有两个,一个是计划学习,一个是量化学习
关于计划学习
什么是计划学习?
之前看到一句话,“你现在的决策,决定了未来五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本人觉得这个话说的太保守了,有些问题,比如在哪上学,表面上影响几年,暗地里可能影响一辈子;有些决策,比如结婚、生孩子,影响更为广泛,时间更加长久,比如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几代人。
计划学习就是指,以自己目前的状态和见识,规划自己未来至少三年的学习方向和内容,有些方向和内容甚至是需要终身来学习。这是战略阶段。
举个例子,在财会领域,小明雄心勃勃,计划从2018年开始,在三年内考取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那么张三的计划学习就是这样:
“在三年的时间里,考取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两年通过三门,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5年内通过六门,通过六门后再考完大综合。那么第一年同时学习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会计、财管、经济法,第二年学习注册会计师剩下的审计、税法、公司战略管理,第三年通过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的大综合考试”。
计划学习不同于学习计划,计划学习范围和时间跨度均较大,学习计划只是计划学习的一部分。
还是以小明为例,2018年是第一年考试,要学习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会计、财管、经济法者三门,那么小明就制定了月度的学习计划,比如小明的月度的学习计划:
“2018年1-4月,由于18年教材尚未出版,先学习17年教材和辅导书,将XX网校的基础班学完,5-9月,学完新的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参加中级会计师考试,考完后再学习注会的冲刺班、模考班,参加10月中旬注会考试”。
关于量化学习
量化是战术级阶段,量化是学习的秘密武器,比较著名的就是番茄工作法,学25分钟休息5分钟。但是有些人并不适应番茄工作法,有时候这学习的25分钟之内总是有紧急的事情打扰,一旦被打扰,自己买的番茄钟或者定的时间就被打断;休息5分钟,上个厕所蹲个坑都要10分钟,因此对此法产生抵触心理。
我采用的是我自创的计时学习法,可以理解为改进版的番茄工作法。
买一块秒表,按下开始的时候,就要全身心投入,根据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安排学习时长。比如小明在做注会的合并报表大题,一道题从看完到做完,从对完答案到消化吸收,可能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然后小明按下了暂停键,在纸上书面记录自己的学习时间,假如是1小时18分钟,小明估摸了中间开小差有个三分钟,就记录下自己这次的纯学习时间是1小时15分钟,此时秒表清零再重新计时,自己就去休息了,或者回微信,去厕所等等,然后再坐下来学习,已经过了17分钟,书面记录下自己的休息时间,这样纯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一目了然。
一天结束,书面记录每天的学习时间总和,看看自己每天的纯学习时间有多少。把每天学习时间整理成一张表格,看看每天的纯学习时间是多少,下面是本人的学习时长的记录:
以后本人将分享关于学习的一些小技巧,欢迎关注。本文同步发布于本人公众号和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