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和谐是最重要的。古代君主(尧、舜、禹、文王、武王、周公)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能用礼来节制和谐)。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礼,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家推崇“仁、义、礼、智、信”,礼占一席之位。“不学礼,无以立”,礼,是调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礼,是提升社会温情和谐度的良药;礼,可以增加人之间的文明竞争,减少残酷和野蛮。
无规矩,不成方圆。孔子提倡的“和”,并非无原则的调和,而要既满足人民的需要,又须适时制定规范约束人民,就拿来当今来看,仍具有现实意义。
父子之间有礼仪,上司与下属有礼仪,职场有职场礼仪,商务有商务礼仪,国与国之间有外交礼仪,没有礼仪就会乱套,一切礼仪的制作标准,则是“和谐”。
一位客人来到餐饮店,要了一杯热牛奶和一杯柠檬汁。他在热牛奶中加进柠檬汁准备饮用时,发现牛奶结了块。他大发雷霆,责问服务员:“怎么是变质的牛奶?”服务员很有礼貌地将“变质”的牛奶端走,微笑着送上一杯新奶,并对客人说“热奶加柠檬汁会起反应,您最好分开喝。”客人听后面露羞色,连声道歉,从此这个顾客成为了常客,并与服务员成为了好朋友。
如果服务员想讨回她的“公平”,直接与客人讲事实,挑责任,那么我想,这个客人也许以后再也不会来光顾此店,服务员以“礼”的修养,获得了一个长久客户,而不是一味打压、粗鲁处理,可见礼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