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第一次这句话入了心,还不是直接从《牡丹亭》,而是从《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当中,宝黛共读《西厢记》之后,独留黛玉一人,偶听梨香院的女孩子唱戏,就是这《牡丹亭》,写到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第一次读《红楼梦》时,我恰与黛玉同样的年纪,却并未对此八字有何感触,反倒是成年后,对《红楼梦》有了新的理解,再读这回这段,倒是如黛玉般细细品味起来。

我很小的时候就一直有个执着,就是不怕死,但怕老。

宝玉执着地不肯离开他的青春王国,黛玉葬花亦有对青春的悼念,而立之年之后再读这部巨著,才稍有领悟,原来并非仅是爱情故事、家族变迁、历史更迭,更有对青春独有的纯洁、干净、热情与单纯等特质的珍惜。

小时候从来不敢想象自己将来年老体衰的模样,惶恐自己成为无法自理、尊严尽失的受助者。——这种思想或多或少到如今还有所遗留。好比每次生病去医院,于己于人,回回黯伤人在生病时真的是毫无尊严。

因此竟成为一个身体坚强却心灵脆弱的人。

黛玉细嚼这八字,兼又念及其它,不由落泪。

不是美好总易逝去,而是,一切都在逝去。

即便天地,“都要如外衣渐渐旧了”。(诗篇102:26)

这只是一个单纯的自然律吗?

如果你相信永恒,大概就不会如此简单接纳。

事实上,这确实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律。

坦然接纳,固然可钦;

接纳之余、并有盼望,岂不更好更妙?

倘若这盼望更可永恒,岂不至美至佳?

如这般有盼望的人,活得总是更有滋味。

他的脚步,亦总是更加坚定与稳固。

此乃真有福之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一句并不是曹雪芹所作,作者是名气与才华都不输曹氏的汤显祖。 放在《句读红楼》中,是因为红楼梦引用了这一句,在《红...
    范_纽文阅读 3,242评论 20 27
  • 深夜不睡,长夜漫漫难入眠。忽想起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套曲《山桃红》。细品:“则为你如花美眷,似...
    陈某的猫阅读 2,458评论 0 1
  •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
    声声慢ing阅读 507评论 0 0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
    成周子阅读 1,348评论 5 17
  • 阶梯教室最后排,我迷迷糊糊从梦中醒来,窗外天色昏黄,估计已经下课很久了,老师学生都走光了,空荡荡。我伏起身,一只手...
    佟_先森阅读 1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