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三下学期的时候,就是正忙着毕业答辩和找工作的那个时候,姥爷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也不意外,毕竟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已经被病痛折磨得太辛苦。
出殡前的一天晚上家里是不能离人的,动静越大,离开的人走得越不孤单。舅舅和爸爸叫了几桌朋友来家里打牌,我和表姐站在一起,时不时说几句家常,安慰一下有气无力的我妈。
虽然已经入春,但夜里气温还是很低。临近深夜的时候,我爸打开车里的暖气,把小辈们塞进去打盹儿。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坐得太久觉得无聊,表姐和姐夫开了几个比气氛还尴尬的玩笑,接着不得不开车带我出去乱转。南方小城的夜生活实在是乏善可陈,三更半夜,只有麦当劳的灯亮着。姐夫停下车,和姐姐一起去给我买回一个菠萝派,就是你们买一个麦趣鸡盒会送一个的麦当劳甜品菠萝派。
春夜的寒风里,我咬着热腾腾的派,站在灯下哭了起来。
还有前几天下班前呐。
大长腿问我想吃啥,我说喝粥就好了。回到家中他说:“失误了,我以为汤和粥差不多,这家没粥,我就点了个汤,没想到这汤这么水。我估计你吃不饱”。
我的确没吃饱。那是一碗需要手冲的速溶紫菜汤,不喝速溶味精汤是美食博主的尊严,但是我却看上了他买套餐送的一份泡菜,那种地位和就粥的咸菜差不多的萝卜泡菜。我一个人空口吃完了一碗,全然忘记了速溶味精汤带来的痛苦。长腿君冷酷地站在旁边,眼里和心里,满满的全是瞧不起呐。
第二天我啥都不想吃,下班回到家,桌子上却有两份套餐。我说我没胃口,他说“我知道”,接着掏出塑料袋里的两盒泡菜,说“你吃这个就行了”。
这些是有关“赠品”的故事。
它们成不了餐桌上的主角,更不能慰藉任何一款颓丧的人生。与其说是人利用食物去改变世界,不如说是人依赖食物,从身到心来获取热量。
把这些故事说给你听,让你也觉得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