馄饨是一种用面粉做成薄皮,内包肉馅,煮熟后可食用的食品。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民间传统面食,后分化出饺子。也可以称为扁食、包面、抄手、云吞。馄饨的寓意有团团圆圆,幸福美满的意思。
馄饨的起源:
馄饨的起源相传出现于西汉时代,其实西汉扬雄所作《方言》中提到“饼谓之饨”,古代中国人认为馄饨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为“浑沌”,依据中国造字的规则,慢慢才被称为“馄饨”。 但从西汉的文书就可见馄饨,这意味着这个品类在西汉之前就已经深入民心了。 在更早的春秋战国时期,相传由美女西施为吴王夫差不思食而发明,继而在历史的洪流中由吴国(今江浙一带)起头,将馄饨带到国内各地。 在今天,还有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馄饨的品类名,它的异地称呼太多了,如广东的云吞、江浙一带的馄饨(hún tún)、山东一带则念为馄钝(hún dùn)、四川当地则是抄手、新疆的曲曲、闽南一带称之为扁食或扁肉等。
馄饨的制作方法如下:
准备食材:猪肉末200克、馄饨皮150克、鸡蛋1个、芝麻酱适量、姜适量、虾皮适量、小葱适量、蚝油适量、红椒油适量、酱油适量、醋适量、淀粉适量、盐适量。
将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加入少许盐,磕入一个鸡蛋。加入60克左右的凉水,搅拌成面絮。再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室温静置松弛半个小时。
将准备好的猪肉末中加入一个鸡蛋,顺一个方向搅拌均匀。加入盐、鸡精、蚝油调味,馅就做好了。
将醒面团的时间来剁肉。取一块肥瘦相间的猪肉,剁成肉末。肉末中加入一个鸡蛋,顺一个方向搅拌均匀。
取出一个馄饨皮,包入肉馅。将馄饨皮对折,边缘捏紧,防止煮的时候漏馅。将所有的馄饨包好备用。
芝麻酱加入适量的开水和少量的橄榄油懈开。准备好其他原料:芝麻酱、酱油和醋、小葱末、姜末和蒜末加点盐泡水、虾皮和红辣椒油。
起锅烧水,水开后,下入馄饨。煮好后盛入碗中,加入香菜碎、盐、鸡精、蚝油、生抽、胡椒粉。冲入开水或高汤,加入紫菜、虾米、香油,搅拌均匀待用。
我国各地馄饨制作的方法及特点如下:
肉燕:肉燕是浙闽地区的一种较为独特的馄饨形态,它与普通馄饨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外皮。肉燕的制作工艺被称为“肉包肉”,其基本做法是取猪肉精肉配以番薯粉,经手工打制成燕皮,再取精肉捣烂为馅,将其包于燕皮之中,制成飞燕状。正宗的肉燕燕皮薄如白纸,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
猫耳馄饨:猫耳馄饨是很常见的馄饨包法,特点是出来的皮薄馅大。具体做法是取一张馄饨皮放在手心中间,用筷子夹起适量的猪肉馅放在馄饨皮中间,然后将馄饨皮对折,将两边的角顺着手指向里折,并将两个角完全重叠粘牢,就像一个猫耳朵。煮好的猫耳馄饨像一个个小木耳,非常可爱。
港式云吞:港式云吞包法简单快捷,清汤、麻辣和煎炸都能胜任。具体做法是将馄饨皮放在手心中间加馅料,然后顺势将筷子往下挤压手掌上合,再将馄饨皮边全部挤在一起并按压紧实粘好。
莲花混沌:在馄饨皮上放好馅料以后,将两边交错叠起来粘紧,再将没有开口一边的两角向中间叠,叠在一起粘紧就像一朵美丽的莲花。
北方元宝馄饨:将肉馅放在馄饨皮中间,把馄饨皮一边向里卷,把馅完全卷起来后把皮两边压紧向馅中间包起来即可。
小方馄饨:将一个尖角向皮中间包住馅,然后将两边的馄饨皮叠在一起并粘紧即可。
草帽馄饨:草帽馄饨因其形状似草帽而得名,其特点是皮薄馅大。制作时将两张馄饨皮叠加在一起,放上馅料后卷起来呈半圆形,煮好后就像一顶草帽。
四川抄手:四川抄手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馄饨包法,其特点是包法简单且易于识别。具体做法是将馅料放在馄饨皮中间,然后将馄饨皮对折并用力将边缘捏紧,最后将两个角叠加粘牢即可。
总的来说,我国各地馄饨制作的方法及特点各不相同,但都注重口感和馅料的搭配。无论是哪种馄饨,其制作工艺都非常精细,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才能做好。
-摘自网络,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