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忙完了,恰好看到一句话:不咸不淡的相处才是最好的,恰好又想写点东西。
那么对于爱情、友情、亲情我们到底是报之以极大限度的浓烈的爱还是处之以不冷不热、不咸不淡的方式?
在此我也并不想过分的用辩证的方法去旁征博引,去论证哪一种更好,因为这样思维的最后结果是没有结果,况且感情的东西你怎么去评价好与不好呢!
感性的去思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敞开心胸的时候,拿爱情来说,那种徜徉在爱的海洋里,任凭两个人的心与心、思想与思想、感情与感情自由的交互,不设防的融合,是及其美妙的。
那种信任感,安全感达到顶峰,似乎只能用无坚不摧来形容这份感情的时候,你觉得这就是真爱。
没错,这确实是,而且千真万确的愉悦、欢喜、享受,每个人的一生没有体会过这种欢愉简直是对生命的亵渎。
那为什么有人又会说不咸不淡才是最好的呢?
我认为这句话是错的,但却认同这句话,并身体力行的去践行着。
如果你现在问我你相信爱情吗?我信。那你会报之以真挚的感情吗?我会。那你会怎么做呢?不咸不淡最好。
有人会说: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爱情、友情都归于不咸不淡,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这样认为,那你起码是爱情里被爱的那一个,友情里互相真心以待,亲情里沐浴着父母亲人的爱,或者你的生命长河里乐观、积极的事情是主旋律,亦或是拥有及其强大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生命中的不如意、失去、别离、渺茫的未来,而一般的人,多数没有这种好运气。
经历,往往能重塑一个人的世界观。到底童年如此艰辛还是人生一直艰辛?如果是我,我不会跟一个孩子去说:always like this!因为我不懂人生多么艰辛,起码在3年前不会,我只知道人生遇到什么就要面对什么,不能被击垮,不能沮丧,不能丧失信心。那如何去面对失去的或者还未遇到的情感与际遇,应该是远远的注目,小心的放置,你不想伤害任何人包括你自己,与其事事小心不如处之怡然,你的万分努力最后一刻付诸东流的时候,真的很难受,你不会时常允许自己承受这种失去和痛苦,会承受不住,会麻木,会再也感受不到美好。
所以成年人的世界,再也不分对错,只看利弊。我们也不能事事关心,人人在乎,一颗心终究只能装得下那么几个人。
所以,有人发明了一种方式,把自己放在局外,冷静的看着这个世界,不在盲目热情,不在全情投入,你来我欢迎,你走我也不挽留,以一种不冷不热,不咸不淡的方式去选择性的接受着拒绝着,也在考验着,也在寻找着,是一种方式,一种极具哲理的人生态度,我不喜欢但我也乐意尝试,起码断然拒绝了不可能的人和事,放弃了无意义的社交,也拯救了自己内心的挣扎,活着终归为了自己,其次才是为了身边的人。
但我还是希望你,永远活的像自己,无论经历了什么,让我某一天看见你的时候,一眼还能认得出你,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