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与十字架
每年高考结束后,一些学校北大、清华的录取情况一时便成为媒体炒作和社会舆论的热点和焦点。在有些学校看来,有无学生考上北大、清华,几乎成了决定其本年度高考成败的关键。
然而,是否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对于一所学校真的就那么重要吗?这需要分析。
当然,一所学校,如果有学生录取北大清华肯定是一件好事,它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业绩,这些拔尖的学子也将成为一所学校的骄傲,成为其他学生发愤学习的楷模,激励他们把学习搞得更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在很多时候,它也成为一所学校向社会作宣传的一块牌子、一张名片,甚至是其大张旗鼓地“吹牛”的本钱。这种情况在一些县级中学尤为普遍。
民众素来就有“名校情结”,学校亦是如此,而北大、清华则是中国著名高校中的顶尖大学,位于高校金字塔的顶端,自然是备受追捧,对其青睐有加。出现这种情况,倒也无可厚非。
然而,评判一所学校的成功与否,其标准应该是多方面的,不能只看北大、清华的录取情况,还有诸如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通高等院校的升学率、杰出校友的数量与成绩等。有无学生考上北大、清华,并非唯一和关键的标准,而应综合评价,全面考量。
有冲击北大、清华的想法和努力,自然是好的;有人考上,当然更好,那是学校的大亮点。但万一一个也没有呢?是否据此就认为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学校的高考成绩和形象就将因此而大打折扣?倘若如此,未免太过失之偏颇。毕竟,绝大多数考生是上不了北大、清华的,也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学校无人考上北大、清华,但能因此而否定这些这些学校及其学生吗?这显然是不可取的。无论是作为一所学校,还是作为一般民众,我们的眼里不能只盯着那为数极少的命运的宠儿,而忽视绝大多数对北大、清华几乎是望尘莫及的学生的表现。
其实,对于学校而言,重要的并非北大、清华本身,而是这背后的学校声誉、利益、今后的招生和财源等等。因为,在许多人,尤其是学校管理层看来,有学生录取北大、清华,就能向社会充分证明该校的考绩好,就能带来好的社会声誉,巩固学校的品牌,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就能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甚至学校的相关人员就能够以此为资本和政绩而得以升迁。不难看出,这一切往往是功利之心使然。
于是,在功利之心和政绩观的驱使之下,一些学校为了能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而绞尽脑汁,使出各种招数,耗费巨额资金,以期确保或增强录取的可能性。一时间,办重点班的,对少数有希望的学生个别辅导、重点培养的,想尽办法为考试加分的,等等,层出不穷。此外,一些学校不断给老师施加强大压力,下死命令,定硬指标,大有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之势,如“今年必须要有人考取北大、清华”,“必须要考几个”,等等,仿佛不如此,学校的高考即有可能归于“失败”。
然而,目标归目标,实际归实际,结果归结果。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心栽花花不发的事常有,无意插柳柳成荫的事也不少见。某种程度上,北大、清华不是想人为制造就能顺利地制造出来的。人为因素固然有一定作用,但谁也不能保证最终就有预想的结果。一所学校最终能否有人考上北大、清华,一名学习相当好的学生最终能否考上北大、清华,那其实是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其中有些因素是人无法预知和难以控制的,诸如天时、地利、人和以及运气等因素。
事实上,一些在内部定下目标甚至夸下海口的学校、班级和教师个人,并未天遂人愿。如果按照他们自己的标准,学校的高考已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失败了。可是,这些学校、班级和个人照样向社会宣告他们的高考成绩有多么好,如何成功,顶多只在内部认为在北大、清华方面有些遗憾罢了。他们更多的还是努力肯定自己的成绩,并没有一棍子将自己打死。这虽然多少让人感到有些滑稽和言不由衷,但还是可以理解,无可厚非。
由此看来,是否有人录取北大、清华,对于一所一般性的重点中学而言,并非真的就那么生死攸关。毕竟,能否考上北大清华只是极少数人的事,与多数人并不相干,更多的人关心的还是一般重点大学的录取情况。就学校而言,亦应如此。就像有了一颗珍珠,但并不能忽视一袋可以充饥的大米一样。在拥有大量优质大米的同时,如果再来一颗或几颗璀璨的珍珠,那犹如锦上添花,自然人人欢喜。但锦上添花并非每所学校和每个人每次都能遇上,尽管这些学校和学生可能也很努力。
北大、清华可以成为每一所中学乃至每一位中学生的目标,但不应成为背负在每一所中学和每一位学生身上的沉重无比的十字架。如果一旦抱定志在必得、非有不可的话,结局则有可能沉重。其实,这不必要。只要大家都努力了就不后悔,不遗憾,正如北宋宰相王安石所言:“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既如此,不妨达观一点,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妨看淡名利,放平心态,尽心尽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即使最终没有人考取北大、清华,学校,同样可以精彩、辉煌;学生,同样可以有似锦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