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一生都在努力地根据心理社会危机来划分和深度检视人的不同发展状态,那么对于成年早期的亲密感,相关的研究有什么结论了呢?让我们一起探索亲密感的不同状态。
根据埃里克森的论述,奥尔洛夫斯基和他的同事确定了成年早期与亲密感有关的六种状态。他们采用访谈法,根据以下三个标准对被试的回答进行分类:(1)是否有同性和异性朋友;(2)是否有性关系;(3)关系 (情感)是否密切。
亲密的个体(intinate individuals) ——与男性和女性朋友关系密切,并保持持久的忠贞的异性关系。
前亲密的个体(preintimate individuals)——情绪上与他人关系密切,但不能确定是否会与别人建立持久的爱情关系。
刻板型个体(stereolyped individuals)——尽管建立了很多关系,但是非常肤浅,带有功利性,缺乏亲密感和信用。
假亲密的个体(pseudointimate individuals)——与刻板型个体一样,建立的关系不深,但与之不同的是,他们能保持较持久的异性关系。
孤独的个体(isolation individuals)——完全或者几乎完全与社会情境和同伴关系隔绝。
混合的个体(merger individual) ——指那些与别人保持持久关系,或者正在寻求持久关系的个体。混合个体为了保持持久的关系,他们付出的代价是失去自主和自我。这种关系的特点是过分依赖和纠缠。还没有建立关系的混合的个体感到自己不安全,所以试图寻求一种依赖的关系。
研究发现,获得奈密感的个体会致力于发展双向的个人关系,有几个亲密的朋友一起探讨个人间题。虽然他们会把个人信息告诉亲密的朋友,但是他们不会与刚认识的人讨论个人问题。因此,他们是有选择地向他人透露自己的信息的,而亲密感较低的个体与之相反 。有亲密感的个体温和、率直,他们对人真诚、关心别人。他们拥有满意的性关系,而且不必以牺牲自己的独立性为代价来维持这种关系。根据 Prager的观点,他们对其生活具有强烈的内控倾向。 普拉格的另一项研究发现,与假亲密的伴侶相比,那些无论未婚还是已婚但获得亲密感的伴侶更多地向其伴侶坦露心扉。拥有亲密感的伴侶报告的关系满意度最高。
前亲密的个体已有一些约会经历,但对于是否投人到这种关系上存在内心冲突,因对这种亲密的性关系可能失败而感到矛盾。他们的价值观与那些拥有亲密感的个体类似,即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开放和有责任心。他们可能会解决这种不确定性,从而进人最高的亲密状态。
刻板型个体的关系肤浅。他们经常赴约, 有时与某人交往数月,但是不会涉人太深。他们喜欢性关系,而且不新地寻找新的伴侶。他们只把别人看成是发泄性欲的对象,只顾及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不仅浅薄,带有功利性,而且只有有限的自我觉察。
虚假亲密的个体与刻板的个体类似,只是在下面这点上存在着区别:他们会与某个人保持持久稳定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类似于亲密的个体,但是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并不真正关心他人。
孤独者的特点是不能建立长久的关系。他们很少涉人社会关系,也很少约会。他们对亲密的个人关系感到焦虑,因而排斥他人。孤独者没有自信,缺乏社交技能。他们表现得非常痛苦、疑心重重,或者洋洋得意、自我满足。他们人际关系的困难可能源于缺乏对自己和他人的信任。
奥尔洛夫斯基的研究还进一步发现,亲密感高的男性几乎都能获得同一性;处于前亲密状态的个体大部分还处于延缓状态;刻板型的和虚假亲密型的男性处于提前终止状态;孤独者则容易成为同一性扩散者。
有关混合型个体的研究发现,该组的女性过分依赖于她们的男性伴侶。为了达到目标, 这种女性会采用一些狡滑的手段,如引诱、奉承 和暗示;而男性则依靠压制和欺负策略,如戚胁、嘲笑和侮辱。在这种关系中,女性丧失了自主性,不能把男性伴侶看成独立的个体。 结果形成过分的占有欲望和嫉妒心理,并且相信没有她们的男性伴侶陪伴,就不能与人相处, 也没有任何快乐可言。
混合型的女性经常把与男友争吵看成是保持自我独立的一种手段。一个混合型的个体说我与男友分手是因为他不同意我的观点,而我需要有人支持"。虽然这些伴侶相互依赖,但是他们的相互信任、开放程度还不高,所以,亲密性也低。其中一种结果就是, 与高亲密感的女性相比,混合型的女性更容易形成挫折感。
术语解释:
同一性(identity)是一个多维度的慨念,它不仅包括知道自己是谁和要去往何方,还包括知道自己不是什么、不想成为什么和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自我同一感。
亲密感(intimacy)成熟的自我所拥有的与他人成为伴侶但同时又不失去独立自我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