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由甘肃省图书馆和陇之韵朗诵社在兰州联合举办了“陇上文化行 《敦煌大历史》读书分享会”,场内座无虚席,气氛十分热烈,我作为场外嘉宾通过电话讲了自己的读书心得,虽然身未至,但心同频。
十点钟活动准时开始,主持人柴虹老师首先介绍了《敦煌大历史》的作者其人、创作背景及写作特点,接下来由冯燕林社长讲述选读这本书的起因和带来的影响,随后进入诵读精彩片段环节。欧阳兰京、俞鸿、曲院风荷、大漠茶、左莹等老师依次送上或甜美、或浑厚的好声音,他们之中有的是朗诵爱好者,有的是省图签约领读者,有的是专业范读导师,甘肃省图书馆一楼大厅内绕梁之音美不胜收,一场听觉盛宴令人赏心悦耳。
期间,玉珍、秋实、燕子、怡然自得、清梅、尧宏、刘元元等老师参与了互动,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谈起自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冯社长、李玲惠、白纸和我作了交流发言,讲述《敦煌大历史》带给自己的启发启示与体会感想。 后面,甘肃省委宣讲团成员王强作了题为《莫高精神:为敦煌而努力》的宣讲、敦煌学研究者张敬作“《敦煌大历史》给予我们的文化旅游精髓 ”的漫谈,最后由甘肃省图书馆的罗茜主任总结发言。
整场分享会精彩纷呈,掌声不断,我一段不落地观看了所有视频,感触良多。首先就是李灵惠老师的叙述让我震惊不已,她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归义军”曹家的来龙去脉,几十个名字脱口而出,七八个典故信手拈来,准确无误,且生动鲜活,超强的记忆力爆棚,彰显出其对《敦煌大历史》的理解全面而深刻。我的脑海中始终跳动着一行大字:高手在民间!
王强老师的发言最令我感动,他讲述了一代又一代敦煌人为国之瑰宝倾注了毕生的心血,铸就起莫高精神:开拓进取、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坚守大漠。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赵声良、苏伯民既是敦煌研究院的历任院长,也是敦煌国宝的守护神,他们以窟为家、以画为荣,熟稔每幅壁画的细节,像呵护自己的孩子般护卫着这些传世奇珍。而他们只是万千“守窟人”的杰出代表,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奉献者,用心血托举起敦煌的辉煌,用智慧将敦煌擦拭得熠熠生辉。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了解敦煌,不去热爱敦煌呢?
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张敬老师的畅谈,他凭借自己丰富的阅历以及对敦煌的深切了解,侃侃而谈如何打开通往敦煌宝库的大门。张老师说到怎么才能更好地解读敦煌壁画,关键在于要懂得欣赏其中的微笑。莫高窟里的许多佛像并非冰冷远人,而是面露笑意,非常亲人,让观众立马感受到佛国的慈悲与博爱,心房生暖。
我听后,眼前便浮现出佛陀拈花一笑的画面,一个最简单的表情却传递出人间最丰富的哲理:心心相印方是尘世渡人之扁舟。这场分享会不正是一次渡学海、攀书山的启航之旅吗?在朗读中愉耳,在交流间悦心,何乐其左,何幸出右?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正以闪亮的光芒炫耀着我的双眼,正以厚重的积淀弹拨着我的心弦,路虽远,行必至,知无涯,足丈之。
202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