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4月19日。
一、原文:P213
大家忘记了他。有人打听:“他现在在哪儿?还活着吗?”“是呀,就是那个当初看起来挺有前途的柳比歇夫到哪儿去了?”“似乎在一个什么小地方执教。”潦倒外省的教授不在少数:他们有时候做了点事,后来就毫无作为地消失了,有时在谁也不看的地方刊物和论文集上发表些文章。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站住脚跟的……
不能认为这种情况没有让他感到丝毫痛苦。蛰居外省,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是一件危险而毫无指望的事。当代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昨天的明星,今天已难以回想起来了。这不同于文学,文学家可以不同别人竞争,慢慢地写,还可以写好了,束之高阁,备而不用。固然在科学领域也可以这么做,然而非常危险——一切很快就过时了。在17世纪,开普勒可以安慰自己说:“……我写书是为了给人读的,现在读还是将来读,不都一样吗?它可以等上几百年,要知道,连上帝也等了6000年才等到了理解他工作意义的人。”
二、我的阅读日志:
今天的阅读关键词“潦倒”“科学与文学”。
“潦倒”是指柳翁生活在世俗边缘,没有人重视。以至于他的科学研究发现都处在无人问津的境界。这种境界让柳翁心烦。
因为科学和文学是不同的。科学不能长久的等待。因为“一切很快过时了”。不像文学可以长久等待和沉淀。
而这一切对柳翁而言是一种保持独立的考验吧。
4月18日事件记录
睡眠工作时间16.10小时。运动3小时。学习1.48小时,其他3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