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与孩子们共读《西游记》,开学后,每周一篇的周记,记下所读所思。
优秀习作,我会陆续发出来共享!
一个男孩的成长史
郭银慧
成长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它是我们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西游记》这本堪称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书,想必大家都看过吧。即使没看过《西游记》这本书,也应该看过《西游记》这部电视剧吧。而今天我要讲的成长史就是关于《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一主角的成长史。
孙悟空原是由东胜神洲花果山灵石所生,起初名为石猴。后因自己一人闯入水帘洞,还可以完好无损地走出来。因此,被众猴拥护成了花果山之猴王,也因此得名美猴王。
可是好景不长,他的猴王之位不久便被夺去了。(此处与文本不符啊)他想要重新夺回来属于它的王位,于是就拜师于菩提师祖门下。经过一段时间后,他又重新回到花果山,消灭了他的敌人,再次登上了花果山猴王之位。
可是,孙悟空却不只是想待在花果山做一辈子的猴王,他跑去阎王爷那里把猴子的死亡薄给销毁了。然后,他又大闹龙宫。后来又因在龙宫中拿到的金箍棒而得罪于玉帝。玉帝派太白金星到花果山找孙悟空,让他到天界一趟。孙悟空到天界后,感觉就像到了天堂一样。
在玉帝问话之后,孙悟空也在天界谋得了一个弼马温的职位。起初,孙悟空并不知道这个职位只是个管马的,知道后,他几次三番闯祸,想让玉帝知道,然后给他换个职位。在蟠桃大会上,孙悟空又因偷吃蟠桃和仙丹而犯下大罪。可是他却死性不改,又大闹天宫,搅得天宫不得安宁。玉帝就请来佛祖镇孙悟空,把孙悟空镇压到了五行山下。后来,孙悟空在五行山下拜师,随唐僧一起去了西天取经。
悟空的成长史真是令人又喜又悲,他敢作敢为的性格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可他死性不改的性格我们可得批评。从《西游记》这本书中,我懂得了成长之路是艰难的,但是经过一番艰难的旅途之后,我们才更能明白成长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开始
刘智慧
《西游记》第八到十三回的故事是唐僧西行路途的开始,他像玩游戏一样,先收集起他的三个徒弟,然后再开启自己的西行之旅。
其实最适合去取经的人是唐太宗,但由于他忙于治理国家大事,便不得把重任托付于唐僧。唐僧寻到了他的三个伙伴,组成了他们四人西行组。他们在这个时候,思想还不统一,但正由于他们每个人的不完美,才塑造了最好的团队。
贯穿这几回线索的人物是唐僧,故事的开始随着他集徒的历程讲起。他的三个徒儿和白龙马,都是因菩萨的善心而被派遣护送唐僧,为的是让他们都将功补过,都取到人生的真经。
唐僧、孙悟空、小白龙、沙僧、猪八戒,他们五人构成了五位一体,看似是五人修炼,实则是一个人心的修炼。
为什么一定要取经呢?如果孙悟空带着他一下子飞到西天不就好了吗?我觉得取经是和我们的学习一样的,尽管我们身上有各种不足,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我们还是要像取经一样,一路“斩妖除魔”。
学习如取经,只有一步步脚踏实地,进行心的修炼,克服艰难险阻方可获得成功。在离中考还有九十多天的时间里,我们要沉住气,一点点提升自己的成绩,完成我们心的修炼,最终在六月迎来自己的“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