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2日 星期四 天气:阴有雨
趁着放假,跟着旅行团去广州浪了几天。
因为去的是野生动物园,所以车上大多数是带着孩子的一家三口。
我正昏昏欲睡,走道旁边一对母女的对话却传入我的耳朵。
大概是小女孩又在和妈妈说,幼儿园有个小男孩总是爱捉弄她。妈妈听着急了,声音也不由自主地大了些:“你和我说有什么用呢,我和你说了多少次了,下次他再打你,你就打回去!”
我侧过头去,小女孩似乎有些委屈,眨巴着眼睛看着妈妈,张了张嘴:“可是,老师说不能打小朋友,有事要跟老师说······”
那个母亲更凶了:“你不用告诉老师的,要听妈妈的知道吗?”
这怎么能不跟老师说,自己动手呢?
作为教师的我,不免有些着急,刚想张口说些什么,莫名心里软了下来。
是呀,作为家长,自然是心疼自己的孩子,不想他们受到任何伤害的。
这样的心理我能理解,更何况,凭心而论,在学校里,真的还是有让老师极为头疼的事儿。
Z是我原来班里的一个小男孩。
他虽长得瘦瘦小小,但是却格外调皮捣蛋,不光上课时不认真听讲拖欠作业,下课时更是各种不遵守纪律。最让我头疼的,是他总爱去逗弄身边的同学,动手动脚,推推搡搡的事时有发生。
每次我与他们家长沟通,对方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倒是一个劲地说是他们的孩子的不对。但我始终觉得这样的沟通起不到效果,Z最多就是在被我批评教育以后,安分几日,又开始横行霸道。
也是巧合,那一日下着小雨,副班站完门岗回来和我说:“我在门口看到Z的爷爷了,我还纳闷怎么他一直等在门口,结果一会看到Z了。你知道吗,他爸爸开车送他来读书,下了车,爷爷就撑着伞把他送进了校门。”
我真是五味杂陈:因为学校的管理,私家车开到一定地方就得停,为了让孙子不淋雨,家住另一头的爷爷就早早地等在校门口送孙子,唉,大人们也没体谅老人家的辛苦吗?
无独有偶,那一日我有事提早出校,却不想看到z对着爷爷一顿拳打脚踢,爷爷一脸的习以为常,把他扶上电瓶车。
那一刻我便知道,哪怕学校的教育再完善,Z这个孩子恐怕很难向好。
因为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看得出,父母长辈在家里纵容他的动手动脚,更可怕的是,让老人家如此操劳,孩子学不到感恩,学不到一颗要关爱他人的心。
孩子年幼,难免会调皮捣蛋,可为什么有些孩子能收放自如,识大体,懂道理?
你不用羡慕别的孩子,其实这都要归功于家庭教育。
孩子是反映你家庭教育最好的一面镜子。
还记得那个新闻吗?
熊孩子飞机上闹事家长无视,全家被美国驱逐出境。
你以为的没有关系,社会会狠狠地给你和孩子一个耳光。
想到这里,我又替那对母女感到担忧。
他们的家庭教育固然出了问题,可现在你们的家庭教育也并不完全正确。
对方动手恶作剧固然不对,可是,你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以恶还恶,孩子一旦用武力解决了问题,久而久之,你的孩子不也变成了和对方一样的人,成为你们曾经最讨厌的那个样子了吗?
你不要说,这是自我保护呀,这是正当的。
若一个孩子能懂得,那国家就不用规定18岁以上才成年。
若真能区别正义罪恶,那各大媒体上同窗之间的投毒案、刺杀案等等就不会屡见不鲜了。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有很多方法,例如:
1、及时告诉老师,让老师来解决是最有效直接的办法。
2、和对方家长及时合理的沟通,让他们引起重视,教育孩子。
3、反思自己孩子身上是否有主动招惹的问题,让孩子管好自己,远离他,我想很少有人真的无聊到故意要来找茬。
自己动手还击,真的不是明智之举。
而你的一言一行,总会在不经意间影响你的孩子,若你存了这个心,孩子难免便会有所模仿,恐怕日后难以收回。
俗话说,吃苦是福。
养一颗善心,以德报怨,未尝不是件好事。
教育无小事,家庭教育更是重要。
你想要他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得为此付出努力。
愿我们都能在不断地探索中,为孩子挣得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