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一个导演最好的的办法就是多看看他开始的几部作品。因为一般一个导演最初的电影往往表现了他自己对电影的认识以及对人,对事的认识。这一点在许多耳熟能详的著名导演身上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比如诺兰的非线性叙事,蒂姆伯顿的暗黑,哥特式的童话。
在国内影坛里,姜文作为导演可以说算是一个异类了。这一点就如开头所说的,从他的前几部作品中便看的出来。虽然姜文的作品很少,但可以说每一部都极其成功。和之前的作品诸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所不同的的是,之后拍摄的作品《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更多的似乎是想证明姜文不只会拍那些看不懂的文艺片,我也是会拍赚钱的商业片的。但看不懂归看不懂,那些不赚钱的电影其实才是姜文真正想拍的东西,也是最能表现姜文特点的作品了。其中姜文2000年的作为抗战题材的影片《鬼子来了》毫无疑问会在缺少佳作的中国电影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影片虽然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影片,但在立意取向、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国产主旋律电影严重不合拍,因此虽然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国际荣誉,仍被封杀。好在今天我们的互联网日益发达,想要观看这部影片算不上难。尽管电影在网上口碑极好,豆瓣上有二十几万人看过并且评价了这部电影。但从我自己身边的情况感觉这些依然远远不够。与那些天天在电视上不断播放的手撕鬼子,手榴弹砸飞机的影视作品相比这部电影所受到的关注远远不够。甚至在我看完电影后,生出了一种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的想法。
和大多数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不同,电影并没有着重于描绘战争和中国军人的英勇,而是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个村子的农民看管照顾日本俘虏却招来日本军队屠杀的故事。故事取材于小说《生存》,但只保留了极少部分,大多数的故事来自于姜文从当地老人那听来的故事改编而成,注重提炼了“农民愚昧”和“战争荒诞”的一面,笔锋直指国人弱点,将更多忧患意识注入影像化的故事中,所以可以说这是一部更加接近于现实的作品。
与其说这是一部好电影,不如说它是一把锋利的刀。腾讯网这样描述这把刀的锋利:姜文的《鬼子来了》涉及了抗日这个历史话题,且立场不正。影片一方面不仅没有表现出在抗日战争大背景下,中国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反而突出展示和集中夸大了其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而它不能公映的原因自然是怕刀太锋利伤害到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的安全了。让我不太理解的一点是既然我们可以把几十年前鲁迅先生的文章放到学生的课本上,为什么不能在电影院放映这部电影呢?或与唯一的解释就在那些大人物的眼里那些课本上的文字终究只是笔写的,而这把刀却是可以刺穿皮肤的。
为了更好的表现电影的主题,影片采用了黑白片的拍摄方式,但丝毫不会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这一点斯比尔伯格在《辛德勒的名单》里也有相同的运用,不算意外。令人惊奇的是电影的结尾使用了彩色。这点和《辛德勒的名单》那个红衣服的女孩可谓异曲同工。但《鬼子来了》的运用更加巧妙和震撼人心。导演姜文更是觉得似乎前面所有的拍摄就是为了最后的那个彩色的镜头。
影片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部喜剧(喜剧外衣的悲剧),因为在观影的过程中有许多让人发笑的场景。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可能是那句“大哥大嫂过年好,你是我的爷,我是你的儿。”然而这更是一部充满了讽刺的作品,一部优秀的喜剧作品一定是在你看第一遍的时候不时捧腹大笑,但你明白了影片表达的意思再看的时候慢慢的开始笑不出来,甚至会觉得疼痛。那是一种被刀挖掉伤疤的疼,如果你没有任何感觉,要么你没有经历过,又或许是伤口腐烂到已经没有知觉了吧。
电影的场景很小,只是在一个小乡村。但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影片在人物的塑造上极为成功,无论是姜文饰演的马大三,日本人扮演的俘虏,还是麻木的村民都十分传神。这也是电影能通过一个小故事表达大主题的前提。
电影的冲突主要来自三股势力,开头引起故事的那个”我“,村民和日本官兵。那个”我“是谁是电影最终想要弄清楚的问题,而故事冲突主要在村民和日本人之间展开。整部电影表现出来的东西非常丰富,可以从文化,人性,战争各个角度切入,以至于完全可以把这部电影作为研究对象撰写一篇论文(其实已经有很多以这部电影为对象的研究论文)。和姜文之前的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一样影片有种晦涩难懂的感觉。之所以有这种感觉除了姜文不喜欢对故事过多的进行艺术化处理之外,还在于姜文非常擅长使用隐喻这一表现手法。一部电影要频繁巧妙的使用隐喻需要创作者花费极大的精力和时间,但我们从姜文每部电影极长的创作时间可以看出来,他在这方面是下了大功夫的。普通观众想凭借自己的经验看出哪些隐喻是极难的,所以姜文的作品不是简单的观看就可以完全理解的,而深入的解读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影片中段,马大三、四表姐夫、一刀刘澡堂会面这场戏。在这场戏的结尾,一刀刘吟出“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首先,“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来自六尺巷的典故,其原意是告诉家人,息事宁人,避免无谓的争斗。一刀刘面对马大三的请求,吟出诗的意图也就很清楚了。同时,这句诗代表的处事原则,正是影片中所有中国农民的典型心态,管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就好,哪管哪朝哪代,当今皇上又是谁?因此,用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这些标准来衡量老百姓的所作所为,本来就是荒谬而可笑的。其次,在四表姐夫和马大三的对话当中,我们得知,刘爷本是旧朝名人,“八大臣,皇上的掌上红人,都斩了”,而面对区区的日本兵和翻译官,刘爷却“不慎”失手,乃至“一世英名,毁于一旦”。这前后的对比,又构成了一个新的隐喻,即千百年来中国人只会举起屠刀杀自己人,却不敢抵御外侮的隐喻。再次,在这段对话当中,提到刘爷的杀人技巧时,四表姐夫表示,“被杀之人之后代,天天上供,年年上供,代代上供”,如今已是“第五代”了,看到这里,相信很多观众都会会心一笑,这是一个跳出影片之外的隐喻,直接拿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开起了玩笑。姜文曾经主演了张艺谋最重要的作品《红高粱》,其实,在他眼中,对第五代导演早期的影片还是欣赏的,这里隐喻了他看不惯张艺谋和陈凯歌后期放弃了艺术追求一味追求票房的做法。这个短短的片段里,就包含了三个隐喻,所以要想全面了解姜文的作品是需要花心思的。
在访谈里谈到为什么要拍《鬼子来了》姜文说:我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我想拍《鬼子来了》,其实是想对自己35年来做一个总结,对恐惧、对爱、对死亡的感受。是什么引起恐惧?为了摆脱这个恐惧,是远离死亡,还是接近死亡?这些都是我35年来脑子里和心里的感受。我想把它表达出来,正好有这么个故事,往里面一装,合适。想找到一个特别适合的故事并不容易,《鬼子来了》里的这些人,翻译官、鬼子兵、小队长、马大三、村长,他们都不是在他们原有的位置上,都在超乎自己能力之外的位置,又必须对自己的命运做出决定。谁能说马大三碰到的问题不是自己的问题?中国人几辈子都喜欢一个错误,为了自己想要的一个结果,明知道它存在的理由不充分不合理,就先找个借口说服自己,然后以为别人也能接受这个理由。马大三就是这样。他以为他养了日本人半年,人家肯定会给他粮食,会感谢他。可别人不是这么想的,别以为别人都会顺着你的思路走。
七十年前,日本投降了,日本鬼子走了,可我们心里的鬼子还在。怎么才能彻底的摆脱这一切。靠不断地喝酒麻痹自己的神经能做到吗?靠那些打着”爱国主义“却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私欲的人能做到吗?
不能。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成强者。电影中村民之所以不敢杀俘虏是因为它们害怕强者,日本人之所以可以屠杀村子都是因为它们觉得自己是强者,到现在日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犯的罪行就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我们还不够强。而所谓的强大不仅仅是经济,军事力量的强大,还在于文化思想的强大。这一点鲁迅先生早就明白,所以他弃医从文希望用手里的刀挖掉人们身上的毒疮。然而我们一边在课本上朗诵着鲁迅的《阿Q正传》,一边却做着”阿Q式”的自我安慰。真正的勇士敢于真面惨淡的现实,只有真正挖掉身上的毒疮才能变得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