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阳光大好,一家老小往河边行来,看到枯草丛中嫩绿的青蒿,特别喜爱,便想起了小时候年年都吃的社饭。回味着那软糯醇厚的香味,不禁咽了口水,便提议,我们也来煮一回社饭吧!好多年不曾吃到了。
社饭自古有之,是中国汉、土家、苗、侗族等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 吃社饭,主要在社日(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进行,民间习惯称为“过社”、“拦社”等。戊日属土,所以这天是祭祀土地菩萨的日子,人们以祈年景顺利,五谷丰登,家运祥和。社饭自古有之,是中国汉、土家、苗、侗族等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 吃社饭,主要在社日(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进行,民间习惯称为“过社”、“拦社”等。戊日属土,所以这天是祭祀土地菩萨的日子,人们以祈年景顺利,五谷丰登,家运祥和。
全家总动员,在温暖的阳光下,采摘鲜嫩的青蒿,一边给孩子们描述社饭的美味,惹得孩子们也迫不及待了。
小时候,过了春节,阳光出来,青蒿也冒头了,我们其实叫社蒿。将田园、溪边、山坡上的鲜嫩社蒿采撷回家,还有那香喷喷的野葱也一并挖回家。
用小竹篮子装着,提在清澈叮咚的小溪旁一点点摘净黄叶枯草,放在依旧沁凉的溪水中使劲揉搓,把社蒿里的苦水全部揉出去,便从篮子底下淌出细细的,深青色的水流,汇入溪水。反复揉搓,便只剩下蒿的清香,而无苦味。
煮社饭必定要用大一点的锅,煮好了,要给四方的邻居一人送一碗,那时候,还得走一个多小时的路,得给外婆舅舅也送一碗去。父亲是极爱吃社饭的,只可惜他今天在老家,吃不上了。
不一会,我们就采了满满一袋子,阳光不曾歇下我们就赶紧回家准备了。
回到家,收拾整理各种所需的材料:胡萝卜,香干,大蒜(没有野葱用大蒜代替了),花生米,老家带来的腊肉。
揉洗社蒿的事交给了妈妈,只有她能做好,我一旁切碎各种准备好的材料。
准备好以后还得把所有的肉,菜全部炒熟待用。
洗净的社蒿也得切得细细碎碎的。把白米先下锅煮得半熟,再放入等量的糯米,待糯米半熟,撇弃对于的米汤,拌入炒好的肉菜,切碎的社蒿与大蒜,再大火蒸。
城里的锅与火都不如乡下的方便,所以只能守在厨房,照看着火。
忙碌大半天,香喷喷的社饭终于做成了。
其味鲜美,芳香扑鼻,软硬适宜。记忆中的香味依旧还在。
清《潭阳竹枝词》“五戊经过春日长,治聋酒好漫沽长。万家年后炊烟起,白米青蒿社饭香。”就是对土家人“过社”的真实写照。
社蒿(香蒿)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其性苦寒,能治疗和预防伤、肿痛、痨、疟、痢、痔等多种疾病,所以社饭是土家人传统药膳中的一个常用品种。
青蒿、野葱有特殊的清香,且粘附于饭表,气味渗透其中,腊肉香味浓郁,脂光泽润,两种米饭综合,色泽晶莹透明,油而不腻。
煮好的社饭,我也给朋友邻居一人送去一碗,分享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