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航西飞

**说起《夜航西飞》(West with the Night)这本书,很多简介都会说这是一本以三十年代非洲为背景的自传,其实如果能对作者Beryl Markham稍多一点了解,就会发现以Beryl Markham的传奇一生来说,这本书只是Beryl挑选出的片段时光,就像打磨过的钻石,Beryl选择把那些闪亮的面变成文字,收集成书。而那些深埋地底的经历,只字未提。

网上能找得到的Beryl Markham的照片都是黑白的,或是斜靠在飞机旁,或是骑在马背上,用她自己的话形容 : “像一支站立的长矛”。后来她的朋友回忆在非洲遇见她的情形,“一个穿卡其连身飞行服,戴着防风眼镜的瘦高个,站在你面前时,轻轻摘下飞行头盔,一头金发像爆炸一样散落开来。”,毫无疑问,Beryl是个有魅力的女人,结过三次婚,还有几段婚外情,但这些Beryl没有放一点在她的书里,不谈私生活,或许是算一种老派的风度,或者是和她心中壮阔神秘的非洲比起来,风花雪月不值一提。这算我个人的对自传类书籍的标准,就是谈个人感情经历的多少和书的精彩程度成反比。

Beryl四岁就随父亲来到肯尼亚生活,父亲经营着农场,赛马,少年时代的Beryl是在打猎和照顾马匹度过的,能亲手杀手一头狮子曾经是她的一个梦想,在和部落的猎手的一次围猎中,她和一头狮子偶遇了,对持中,狮子最终离开,当时的她倍感失望,然而,几十年后的她用这样一句话来作为这个回忆的结尾 :

“但那时,我太年少无知了”。

这句话里包含的何止是千言万语,当后来她成了飞行员,迫于生计,带领着猎奇的富豪,王公显贵,去追逐,猎杀大象的时候,当她飞过蒙巴萨的海,乞力马扎罗的顶峰,穆阿森林的边缘,少年时幼稚的英雄梦想慢慢变成了对这块土地上的生灵的敬畏和爱。那支曾经握在手中的长矛变成了笔和白纸黑字,她笔下的非洲即使是黑夜也充满着魅力和浪漫:

“道路向北通往莫洛,夜晚,它直指漫天星斗,沿着穆阿悬崖一侧上升,直到一万英尺处找到高原才停歇,有些星星就在它的边缘亮得如火。”

这种默契,或者说这是人在心灵平静时,才能发现的美。同样的夜里,对那些花钱狩猎的人们来说,也许只是一个充满动物恐怖的叫声的夜晚。

如果开始的时候会有些对Beryl家是富裕的殖民者的轻蔑的话,很快就会消失殆尽,她17岁时遇上大旱,父亲为了履行合约而破产,骑上父亲送的马,带着父亲的忠告“埋头工作,心存希望,但永远也不要眼高手低”。从此离开家,开始了驯马师,飞行员,作家,很多人想也不敢想的人生,她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却做到很多男人都做不到的事,她也没有提到种族,平权一类的话题,在她的书中提到过的众多种族的人,毫不吝啬赞美,也没有藏起批评。忠于内心的诚实表达超越了一切苍白的口号。

“当我说“未来”这个词,第一音方出即成过去。当我说寂静这个词,我打破了它。当我说无这个词,我在无中生有” - 辛波斯卡

Beryl活在当下,享受寂静,两手空空,家徒四壁。

那个时代的飞行员依靠的东西很少,指南针,肉眼,地图,时常出一些故障的发动机,但人类确往往容易对这些和自己一样不完美的东西产生强烈的共鸣,Beryl那些一段段惊心动魄的飞行是她的灵感来源中的重要部分。她曾经回到伦敦生活过一段时间,感叹“这世界上原来还有这么乏味的地方”。对于一个被狮子咬伤过,大象脚下余生,第一个驾驶双翼飞机飞跃大西洋的人来说,伦敦可真是一个乏味的地方。

W
7/25/2016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的作家一生高产却部部乏善可陈,而有的人一生只写一本书却一举而成绝世经典。巧合吧,我知道的后者都是女作家,一...
    李琰n阅读 751评论 1 0
  • 《夜航西飞》是几年前就要读的书。那时候在大学,在陶立夏的《分开旅行》里初次读到,却不知她就是译者。同时,奈何图书馆...
    LilyanSiena阅读 9,297评论 4 22
  • 我觉得决定读一本书需要机缘,读完一本书的时机也是产生读后情绪的影响因素之一。《夜航西飞》并不在我的阅读清单上,几个...
    告诉大熊我爱TA阅读 1,635评论 0 9
  • 有人问我为什么会突然迷上一部泰国腐剧,并深陷坑中无法自拔。其实,我也不知道,不知道具体的原因。可能是我在这部剧里看...
    不述离殇阅读 411评论 0 1
  • 锚定效应发生在,当人们对一件不熟悉得事情做估计时,往往会参考他们现在脑海里所拥有的数据。 如果别人问你,甘地去世时...
    啊攀攀了阅读 1,021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