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37

图片发自简书App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溥博,渊泉,而时出之。

        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

        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 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唯有天下达到圣人的状态,作为能力足以达到聪明睿智的来临;宽裕温柔足以包容;发奋图强、刚毅坚强一定有所执行;端庄大方、中正不阿一定有所敬仰;文理疏密有致,一定能清晰有别。

        才智渊博如源源不断的泉源,应时而出,应用而至。

        渊博学识如天空般宽阔,渊博学识也如深渊般深沉。有这样的状态,出现一定让百姓敬仰,说出来百姓无有不信,执行起来百姓没有不高兴的。

          所以周礼之盛况传扬于中华大地,也惠及于偏远蛮夷之地。凡是舟车能到的地方,人力所通的地方,上天能覆盖、大地能承载、日月能照耀、露霜都能出现的地方,只要有血气相成的一切万物都是值得亲近的关系。因此就说到,中庸之道是天道。

      《中庸》写到此处,接近尾声,也做了深刻的归纳总结。也就是说人人都可圣,万物一家亲。这段文字制造大量经典的成语:“天地至圣,聪明睿智,宽裕有容,温柔以足,发奋图强,刚毅有执,端庄大方,中正不阿,文理密察,溥博如天,渊泉如渊,敬天以民,言而有信,知行合一,舟车劳顿,人定胜天,日月同辉.......”也就是通过这些自然人文的各种现象透彻说到,中庸之道为天地之血气,乃天道也,人必行之。

      “德厚才能载物,中庸才是伦道”人之社会,社会之人皆不离此理,是唯天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