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被杀案已经接近尾声,我们来看看,当我们在讨论这个案子的时候,到底讨论了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看大部分人对案件的认识,以咪蒙的文章为例:
案件在这样的渲染下掀起了轩然大波,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从这一段描述更多的感觉到的是煽动。它带给读者的不是真相,而是情绪。
然而网友的狂热,似乎在说:人们感兴趣的并不是案情与真相,而是被煽动起来,参与一桩以正义为旗号的事件所带来的快感。
我们先放下咪蒙的描述,来独立地仔细地回想这个案件,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据详细报道,刘鑫前男友陈世峰是个暴力狂,刘鑫为了避免和他纠缠,搬去和江歌一起住。
案发当天江歌与刘鑫外出买馄饨,回家时在楼下遇到陈世峰,双方有些争执。随后上了楼,之后刘鑫进屋,关上房门,最终陈世峰在门口杀死了江歌。
上面是我们目前能知道的所有客观的信息,我们稍微想想,其实有两个很大的值得分析的地方:
第一,为什么要上楼?
比起楼下,楼道中无疑是一个更狭小的空间。上楼意味着更难逃生,更难呼救,没有人愿意和一个杀气满脸的人处在那个空间。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知道,在楼下的冲突绝不可能非常剧烈。这一点也可以说明,刘鑫与江歌当时肯定没有想到,陈世峰会做出杀人这种过激的行为。
第二,为什么来找茬的是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死的却是江歌?
这表面上看起来非常不合理,网友们愿意称之为“江歌替刘鑫而死”,但是仔细想想,这根本不可能。
让我们一步步分析,首先,这能够给我们一个关键信息:陈世峰并没有预谋杀人。如果陈有预谋,那么他一定会杀刘鑫,而不是江歌。所以江歌的死,极可能是二者在交谈中陈世峰情绪失控下的悲剧。
为了得到我刚才说的“江歌绝不可能是替刘鑫死”的观点,我们接下来再来放大一下江歌临死前的两个关键节点:
首先,刘鑫关了门。
这看起来是一个罪不可恕的行为,但是仔细想想,并非如此。
首先,刘鑫并没有在这场纠纷中受伤,这说明在她关门之前,陈世峰没有情绪失控。也就是说,在她关门的那个时候,门外的江歌本来也是安全的,她的关门并没有导致江歌立刻处于危险之中。
并且,我们可以可以推论,极有可能是在关门后,江歌与陈世峰的交谈进一步刺激了陈世峰,才导致了陈世峰杀害江歌。这一点虽然看起来悲剧,但是同时它也可以佐证我们的另一个观点:江歌并没有因为刘鑫关门而对她失望。
如果她觉得刘鑫的关门是“背叛”了自己,甚至是让自己去送死,那么她绝对不会再进一步为了刘鑫跟陈世峰交涉,也就绝对不会激怒陈世峰。江歌的死很令人叹惋,但是这也反映出极有可能江歌是同意、默许甚至建议刘鑫关门的。
所以关门这件事,在当时的环境下,并没有问题。
其次,刘鑫没开门。
这看起来又是一个罪该万死的行为,但是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您是刘鑫,您会开门吗?
在回答之前,要知道以下几点:
首先,您是因为很害怕这个暴力的男人,因此才跑到其他地方住。
其次,您只是一个姑娘,门外是一个拿着刀杀红了眼、近乎一头禽兽的男人。
脑残如咪蒙,也在文中写到“江歌大声呼救,连隔壁日本邻居都听到了”,这不知是不是咪蒙编造出来的“日本邻居”也没有开门。
当然,如果是我这样一个男生的话,我觉得我会开门,拿着武器和他搏斗,但是这话说着容易,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我很有可能做不到,然后因此抱愧一生。
我不是说刘鑫不开门是对的,我的意思是她这样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可以赞赏英雄的行为,可是我们不应该对一个普通人的行为大加痛骂。
所以,不开门这件事,不是一个很值的批判的点。
案情分析到这里为止。接下来是这篇文章的另一个大核心:当我们在批判刘鑫的时候,我们在批判什么?
这是一个不难的问题,人民定的罪,我们批判她冷漠无情。
我不了解刘鑫这个人,我不去谈她到底冷不冷漠,我在此处想给大家看看,我们是如何认定她冷漠无情的。
下面又是那个咪蒙的文章的截图,因为太多人因为她的文章来批判刘鑫,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她是怎么判定刘鑫冷漠的:
咪蒙这个人,我一直觉得她既无聊又无耻,这件事算是又让我“刮目相看”了一次。
这张和朋友吃饭的图,这张用来证明刘鑫冷漠无情的图,是伪造的。中间的女孩,恰恰就是江歌。这张图根本就不是迷蒙所谓的刘鑫在江歌死后愉快的和朋友吃饭。
再说了,一个姑娘就不能剪个头发,一个人难道就不能和朋友吃饭?
江歌死了之后的这三百天,一个人难道有片刻的快乐,就是冷漠吗?
另外还有一句话:刘鑫说“如果再出这种新闻,我就停止协助警察”。
这两句话冷漠吗?看起来又似乎冷漠。可是任何话语,脱离了语境,根本就没有作用。
同时大家好好想想,普通人在交谈的时候,一分钟能说两百个字。这样一桩距案发快一年的人命案,他们交谈了多久,说了多少话?
最后让睿智的网友们给刘鑫“判刑”的,是一句话,16个字。
刘鑫其实接受了接近3个小时的采访,那些批判的网友可曾看过10分钟?让我们来看看,这句罪孽深重的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11月3日案发。
11月5日江歌的母亲在网上公开怀疑凶手和刘鑫的关系,并且说自己到了日本并没有找到刘鑫,说刘鑫在躲着她。于是正义的网友出来,一场血雨腥风的批判开始了。
11月6日刘鑫给江歌母亲发微信,说自己在配合警方调查,除了警察谁都不能见。并且据日本方面消息,为了保持证据的真实有效,日本警方确实有这样的要求。
但是在刘鑫还在配合警方调查的同时,江歌的母亲早已在微博上公布了刘鑫的名字与照片,刘鑫已经受到伤害不言而喻。
于是乎刘鑫认为江歌的母亲故意诱导网友攻击她,说“你找不到我,为什么不问身边的警察和翻译,网络传成这样是有原因的,也请你理解一下我,我求你了……人命关天的案子,只要活下来的人都不好受”。
在又发了一些网友评论的截图后,刘鑫才说“再出这种新闻,我就停止协助警察”。
补上语境之后,是不是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随着案件信息越来越多,我发现公众误会刘鑫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伤害江歌的是一个暴躁的禽兽,那伤害刘鑫的是什么呢?或者说,是一群暴躁的什么呢?
江歌的母亲死了女儿,很值得可怜,但是她的行为一定称不上善良。
那些标榜正义的大V,只在意流量,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给他人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根本不去分辨自己发布的消息是真是假。
键盘侠们,花几分钟就完成了接受信息、判断真伪、分析事件、大加批判,这类人的发言,只是在不尊重自己。
有的人觉得自己有发表言论的自由,于是就可以没有根据的说话。有的人觉得自己有一面叫做正义的旗子,于是就可以跟着情绪为所欲为。
陈世峰早已抓住,江歌的公道迟早会到。然而感伤的是,没有人会给刘鑫一个公道,因为凶手太多了。
放下这件案子,真正让人失望的,不是一个姑娘因为朋友的纠纷被杀了,不是一个人没有得到她想要的道歉。
真正让人失望的,不是所谓的冷漠,而是所谓的正义。
真正让人失望的,是一种看似不可挽回的态势:
追求正义的方式变成了利用网络舆论以暴制暴,
人们面对信息时没有能力去辨别真伪,
人们处理信息的时候没有能力独立思考,
人们发表态度前不会有仔细的确认,
人们发表态度后不会去考虑后果,
人们没有能力去纠正自己在舆论中犯下的错误,
诋毁一个人的成本越来越低,
越来越多的人或被网络舆论所攻击,
越来越多的人在这种氛围下变得更加暴戾,
一个陈世峰,只会有一个受害者。
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每个人都会是受害者。并且,我们对此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