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初探
在《会饮篇》中,有各式各样对爱的理解,不同身份的人以各自的角度阐释了爱。有的人站在爱的效用角度,例如首位发言人裴卓认为,爱是人类幸福的来源,因为爱对爱人有着制约作用和指导原则,那就是厌恶丑恶的,爱慕美好的。就像情人在战场上绝不会临阵脱逃,表现不勇猛,这样他就会在爱人面前感到羞愧,因为怯懦与软弱都是丑恶的,是不值得欣赏与爱慕的。由此引出了他的观点,爱能导致品德与幸福,是美好生活的来源。有人站在爱的贵贱角度,包萨尼亚认为爱是分层次的,有上等之爱与下等之爱之分。他认为上等之爱是只眷恋肉体而非灵魂,因而这种爱善变且不能持久,而上等之爱是为爱而爱,他是钟于品德与灵魂的,因此这样的爱才是至死不渝的爱。从而他认为我们应当颂扬上等的高尚的爱。还有人站在爱的生理学角度,作为医生的鄂吕玛锡柯认为爱不仅是精神的,也是肉体的,他针对包萨尼奥的发言,承认爱具有二重性,但是同时他指出无论是上等之爱还是下等之爱都是存在的,我们不能排斥任何一方,因为他们是相互依存的,真正的爱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细心审慎地协调对立冲突面,使二者相反相承,达到和谐,使我们得到最高的幸福。还有的人站在爱本身的角度,阿伽通认为爱就是爱神,他是诸神中最年轻并会永远年轻的神,他是集世界上最善的与最美的于一身,有最秀美的容颜,韧性随和,公正审慎,智慧勇敢,爱神不仅是最美的与最善的,而且也创造美与善。针对阿伽通的言论,苏格拉底则提出了恰恰相反的观点,他通过转述狄奥提玛的话认为爱是欠缺的,不完善的。还有更有趣的是,阿里斯多潘以一个神话阐释了爱是对成为整体的希冀与追求。
关于爱的本质众说纷纭但无论从什么角度来探讨爱的本质,我认为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爱是积极的,它是生命的根源与动力。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爱是对好的东西的向往,不断完善自我,始终保持着对幸福的企盼与渴望的内在根源驱动力。
爱是向善的内在驱动力
苏格拉底认为爱是源于一种欠缺与不完善。他以爱神的诞生为切入点,阐述爱神是丰盈神与贫乏神的结晶,因而他生来也是不完美的,于是爱神就不断地追寻自己所欠缺的美好的东西。然而爱终究是贫乏与欠缺,并且这种贫乏与缺陷是永远伴随着爱本身,是永恒的,甚至可以说是爱的属性。爱的欠缺是永恒的,因而追寻欠缺的美好也必将是持续不断的过程,是否可以说爱对于个体短暂生命而言,能够超越生命的长度而实现永恒,如何才能实现永恒?通过繁衍与孕育下一代。从中苏格拉底的爱显然已经超越了个体生命而观照到了整个人类历史。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通过繁衍而能延伸至永生,而在当时西方人的眼中,永生是神的特权,因而苏格拉底认为人通过爱与神相通,获得了接近神圣之物的渠道,因而通过神使人与爱变得更加神圣,获得了更为高尚的内涵。不仅契合了包萨尼亚的上等之爱与值得颂扬的高尚之爱,而且延续并超越了阿里斯多潘的演讲。
阿里斯多潘也以神话为切入点,认为以前有三种性别的人,分别是男人,女人和阴阳人。这些人每个人都有四只手,四只脚,一个头上有一前一后两个面孔。并且这些人的体力精力都非常强壮,甚至想与神人比高低。因而主神宙斯为了削弱他们,将人剖成了两半。最后人由于十分想念另一半,常常互相拥抱不肯放手直至死去。这样人就被逐渐消灭掉了。后来宙斯起了怜悯之心,想出新办法将人的生殖器移到前面,使男女凭交媾生殖。因而男女结合,传下人种,男男结合,平息情欲,更好地从事日常工作。所以阿里斯多潘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的一半,是一种结合起来才能成为全体的东西,这种成为整体的希冀与追求就叫做爱。
阿里斯多潘的寻求自我整体实现以及其中暗含的爱人即是爱自己的说法看似很有道理,但是却被质疑,认为第一代被剖成两半的人有对自我完整的追求,这可以理解,然而当第二代第三代的人产生,这时的人已经是现在人的样子,那么他们又何来对于完整的追求呢?所以这种爱又是通过什么被延续呢?因此阿里斯多潘的爱不具有永恒性,他的言论中对人类结合的欲望与亲密交合的欲望并不是受到恒久的情爱的驱使,所以他在根本上与神圣的目的是分离的。
相反,在苏格拉底转述狄奥提玛的情爱驱动力的论述中,表达出人类受到情爱驱使追求与另一个人的结合,本身就包含着永无止境,包含着对个体死亡的超越,包含对自我个体的不断完善。狄奥提玛进一步论述了爱不是尽善尽美的,他不是神,但他也不是只有短暂人生的个体生命,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爱是一种存在,他是一个精灵,连接神人的精灵。他是一种巨大的调和力量,使人升华更接近神,使神降至为人。在这里,狄奥提玛虽然否定了爱是神,但是她所描述的精灵是不断向善而永生的存在,仍然是抽象的超越感性世界的超自然存在,我认为,这里的神是否可以被认为是最高的道德理想和个体的自我实现,真正天人合一之境界。因而,爱作为连接天人的通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可以遵循着自己去爱,也可以由别人领着去爱,先从个别美的东西开始,一步步不断上升,最后发现那统一的美。从美的形体展开美的行动,从美的行动中获得美的知识,最后从各种知识而获得有关美本身的知识,最后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和道德理想。
因而狄奥提玛认为爱是精神上的一种创造欲,我们寻求爱是为了创造平台让我们不断追求尚未完善的自己,实现尚未激发的潜能,而不是简单的在肉体上寻求个体的整一。正如狄奥提玛对苏格拉底所说:凡欲求另一半的就是在爱恋,依我说,爱恋所欲求的不是什么另一半或整体,除非这一半确确实实是好的,因为要觉得是坏的,即使是自己的手足也宁愿砍掉。从中看出,关于恋爱的本质,恋爱不仅仅是获得陪伴,使自己的心灵获得慰藉,使自己感到自在,因为这样的爱会使我们始终处在自我舒适区,没有突破,而且我们也必然不会排斥这样的人,然而这样的爱是消极的。真正的爱是在相处的过程中,各自成长,各自变为对方眼中最好的自己。正如柏拉图在《费德鲁斯篇》中所描述:爱人通过欲望的眼睛看到被爱的人,正是被爱之人可以实现的样子,从爱人眼里看出的自己是被爱之人最真实的自己。总而言之,爱不是抚慰自己而是激发欲望,积极向善,成为更好的自己。
以前的我认为柏拉的精神之爱,是与爱人之间进行精神层面的恋爱。但是现在,在我看来,精神之爱其实是他对精神的爱恋,而不是对爱人本身的爱恋。这里所说的精神就是柏拉图所认为的理式世界的东西,是美本身,是存在于万事万物之间的真理,是最高的道德。而对爱人的精神之爱是为了企图追求那最高的精神。因而他的爱是重内在而不重外在形式。
《罪与罚》之爱与善
上文所讨论的爱是善的内在驱动力,爱是品德与幸福的源泉与动力,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不久前刚看完的妥氏经典著作《罪与罚》。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索尼亚与男主人公拉斯柯尼科夫分别是善与恶的代表,索妮娅虽然饱受苦难,但是苦难并没有使她堕落,这正是因为在索妮娅的心中充满了爱,是爱驱使她虔诚地信仰上帝,信仰神灵,即使在肉体饱受现实的折磨与污秽时,仍然能够保持内心的纯洁与善良,仍然能够保持本心,遵循着自己去爱自己,爱他人。
而拉斯柯尼科夫是位理性至上,不信仰上帝,内心冰冷残酷的人,现实生活的黑暗压抑逐渐消磨了他内心的爱与温暖,驱使了他去杀人,去犯罪。然而小说中的拉斯柯尼科夫自始至终都没有承认自己是有罪的。他在《周期评论》发表的文章写道:所有的人类不知何故而被分成了两类人,一类是平凡的,一类是不平凡的。平凡的人只能驯服地生活,没有权利去犯法,因为他们只是普通人,而非凡的人,由于他们特殊之处,因此有权利去犯罪。他举了古今中外的伟人与领袖的例子,认为他们无一不是在犯罪。他崇拜拿破仑,拿破仑一生为他的帝国事业杀了无数人,但是他并没有因为无辜的流血牺牲而停止步伐,只要流血对他们有益无害。从人性的角度看,他是一个凶残暴虐之人,但后世仍然对他尊崇备至,就是因为他是个非凡的人,有权利让自己的良知跨越道德的障碍去主宰未来,推动世界,带领世界走向未来!拉斯科尼科夫带着这样的思想与信仰将自己归类为第二种人。他杀尖酸刻薄,冷酷无情的老太婆是在为人类造福,帮大家铲除这个绊脚石,因为这个老太婆是如此的吝啬讨厌,即便她很富有,但是她的财物不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一分一毫的好处,相反,她会像蜘蛛一样吸干穷人的血。杀了阿廖娜,于私为了他的生计,更重要的是,于公他为周围人们铲除一颗恶草。他认为这样的行为是正义的,是非凡之人的职责所在。他不屈服于世俗的道德观点,正如作品中他所说的: 自从上帝造人以来,世界上就涌现出了纷繁芜杂互相冲突的思想和理论,谁也不能说自己的思想与理论比别人的更加高明。人们只消用完全独立的,开阔的眼界去看待事物,不为庸俗所左右,那样我的理念就根本不可能显得那么奇怪了。
因此到了最后,被迫认罪使拉斯柯尼科夫在服罪期间愁眉不展、郁郁寡欢,他甚至将自己的不满与怨愤发泄在纯洁善良的索妮娅身上,因为他痛恨索妮娅的信仰、善良与逆来顺受。因而一开始他对索妮娅的探望非常反感,以至于对她的态度也十分粗暴。可久而久之当这种看望成为了习惯,当某一天索妮娅因病而没去看望他时,他感到不安、担心、甚至是痛苦,他害怕失去她,也就是在这一刻,拉斯终于意识到自己爱上了她,并且无限地爱着她呀。这些久违的复杂翻涌的感情化作热情滚烫的“人”的血液注入了拉斯冰冷的枯木般的身躯,他获得了新生!他终于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正如作品中所说:爱,使他们复活了,一个人的心里盛着滋润另一个人的心田的取之不尽的生命的源泉。他感受到了索妮娅身上美好的善与爱,他决定追随她,他决定信仰她的信仰,追求她的追求,在此时的拉斯柯尼科夫心中,情感代替了理性,生活取代了推理,他终于从幽暗封闭的自我世界中走了出来。
所以拉斯柯尼科夫最终获得了心灵的解脱,他的完满结局正是由于索妮娅。是索妮娅的爱调和了横亘在他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矛盾,解开了任凭理性如何推理都解不开的结,冲散了他的痛苦,为他带来了希望。拉斯柯尼科夫在索妮娅的爱面前妥协了,他感动于她的爱,追随她的爱,但是拉斯柯尼科夫仍然是他自己,仍然是那个拥有独立思想、自我意识的人,只是他将原本的自我与为索妮娅改变的自我完美地融合了,成为了一个更加完善的他,并且使他获得了幸福。
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正是因为爱的节制性,才使爱具有调和一切的伟大力量,使之达到和谐,使人趋向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