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说:“评价一个人时,应重点考察四项特征:善良、正直、聪明、能干。如果不具备前两项,那后面两项会害了你。” 他的说法和行政管理课上的理论不谋而合。管理学上说,人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有德有才的、有德无才的、无德无才的、无德有才的,而第四类人对社会的危害最大。例如《人民名义》里的祁同伟,就是典型的第四种人。作为公安厅厅长,他具有和这个职位匹配的任何能力,唯独缺少了信仰,所以他为所欲为,丧失了理智,危害了社会,祸害了他人,毁灭了自己。
人们常常说:没文化,真可怕。 可"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是学历?是经历?是阅历? 答案:都不是。今日看到了一个很靠谱的解释,说“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解读: 1.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2.无需提醒的自觉; 3.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4.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一个人的修养才是有文化的基石,而做到慎独更是一件不易的事。
做一个怎样的人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人生就像是一个大大的舞台,每一个人都是演员,有的人用力过猛以至于患得患失;有的人遇事紧张,在大庭广众下怎么也舒展不开,以至于发挥失常,让人看不到他真实的实力;也有人时常抱着一颗平常心,本色出演,让人觉得很舒服。正如林清玄所云“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无妆”,让人觉得舒服也是与人相处的最高境界。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传统的观念在年轻一代人身上受到了挑战甚至是质疑,但大道理永远是管着小道理的。
做人永远是生活的第一要义。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