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整篇文章读下来给我的感受,这篇主要说了三毛用自己的一些治小病的经验,帮撒哈拉人治病,也自己大胆尝试新的治病方法,荷西多次阻止,但三毛最后也给治好了,这篇三毛给人感觉是一个大胆且聪明。
下面分一个一个小故事的形式描述这篇中的趣事,我的解说都是通篇的,文章略长,喜欢的读者可以持续关注。
开篇说道:【我是一个生病不喜欢看医生的人。这并不表示我很少生病,反过来说,实在是一天到晚闹小毛病,所以懒得去看病啦。】,我也是一个经常生病但是不想看医生的人,除非不行了,才去看。三毛因为一次旅行治好一个老年撒哈拉威女人的头痛之后,就隔三岔五的有人过来问药,文中说到一句:【但是对那些完全远离文明的游牧民族来说,这些药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果。】,看到这句话,我不知道是觉得他们幸运还是悲哀。
有一次非洲邻居头疼,但是找三毛要止痛药,但是当地有医院,不去医院,原因令我有点无语,文中这样写道:【想不到此地妇女全是我的同好,生病决不看医生,她们的理由跟我倒不相同,因为医生是男的,所以这些终日藏在面纱下的妇女情愿病死也不能给男医生看的。】,这时,我脑中真希望她们以后思想开放点。
这里提到了一个小姑娘叫姑卡,也是下篇娃娃新娘主要讲述她出嫁,这里写道姑卡只有十岁但是还有半个月就出嫁了,三毛笔下的娃娃新娘这篇是我至今想起都很气愤的,这里写道姑卡长了一个大包在大腿内,父母不同意去看医生,原因是这个地方不能给男的看到,因为那家医院只有一个男医生,看到这里,我再次无奈,最后三毛用黄豆捣碎,敷在那个大包上面,然后治好的。荷西在这里感叹了一句:【你们中国人真是神秘】。
接下来,是一个小姑娘的因为极度营养不良,快饿死过去了,这里我觉得说得很可能是非洲的常态把。然后这个小姑娘的哥过来找三毛,说他表妹快死了,这里形容的十分生动,我截一下原文给你们看看,【“不知道,她很弱,头晕,眼睛慢慢看不见,很瘦,正在死去。”】,这时,三毛想去但是被荷西说:少管闲事,万一治死了,就是你责任了。但是三毛等荷西走后,就去了。最后,三毛用十五粒最高单位的多种维他命然后叫他哥煮羊汤,救活了她。这时,荷西对三毛治人的态度变了点,文中这样写道:【荷西回来看见她,笑起来了:“怎么,快死的人又治好了?什么病?”我笑嘻嘻地回答他:“没有病,极度营养不良嘛!”“你怎么判断出来的?”荷西问我。“想出来的。”我发觉他居然有点赞许我的意思。】
三毛在沙漠住的期间,在家里开了一个免费的女子学校,教此地的妇女数数目字和认钱币,程度好一点的便学算术(如一加一等于二之类)。有一天学生无意抽出《一个婴儿的诞生》,当地人都不知道妇女如何受孕到婴儿的出生的,虽然学生有好几个都是三四个孩子的母亲了。
这时,一个叫学生法蒂玛问三毛,她生产的时候能不能请三毛帮忙,三毛自然是不太愿意,第一,自己没有经验,第二,这是关乎生命的大事,一个月后,一个小女孩过来告诉三毛法蒂玛要生了,三毛很着急的过去,顺便拉了一个中年妇女过去,结果被妇女骂了,文中这样写道:【此地的非洲人很不合作,他们之间也没有太多爱心,那个中年女人一看见法蒂玛那个样子,很生气地用阿拉伯文骂我(后来我才知道,此地看人生产是不吉利的),然后就掉头而去。】,这时,我脑里冒出一句话,民俗大于生命。再次无奈。三毛看到法蒂玛流了一滩羊水,自己也很着急,便飞奔回家,根据自己学过的看过的知识,准备工具。然后被荷西极力阻止,最后,幸好法蒂玛在医院顺利生下了,这时文中写了一段话,【她出院回来后非常骄傲,她是附近第一个去医院生产的女人,医生是男的也不再提起了。】,这是把封固的思想,冲破的第一步把。
接下来,三毛不仅是治人,还做起了兽医,有只羊生了小羊,但是排出来的东西,没有排干净,挂在体外,这样会把羊给耗死的。然后房东想把这只母羊给杀了,但是三毛说,杀了小羊就活不了了,然后三毛用一个农夫讲的方法,给羊灌葡萄酒,最后,真的把它救活了。
后来,是荷西胃疼,但是荷西非常怕三毛这个这个巫医,因为荷西觉得三毛是乱来的。最后,荷西还是吃下三毛给的药,最后,也胃疼好了。这里,再次说一下三毛真大胆。
最后,文中以一位妇女过来跟荷西说三毛补牙真好结尾。荷西一脸惊讶的问三毛,你什么时候会补牙的,什么时候给人补的牙,你用什么补的牙,三毛离荷西远一点,在告诉他。文中这样写道:【“不脱落,不透水,胶性强,气味芳香,色彩美丽,请你说这是什么好东西?”“什么?”他马上又问,完全不肯用脑筋嘛!“指——甲——油。”我大叫起来。“哇,指甲油补人牙齿!”他被吓得全部头发刷一下完全竖起来,像漫画里的人物一样好看极了,我看他吓得如此,一面笑一面跑到安全地带,等他想起来要追时,这个巫医已经逃之夭夭了。】
三毛用几个小故事讲述了自己在沙漠行医的过程,我想这其中成功是有几种因素的,第一,撒哈拉人内心质朴,相信三毛,倘若在现代,就是医生开的药人们也是带着三分怀疑的,第二,三毛自己也有点小经验,第三,三毛富有爱心和同情心。
今天的阅读到此了,每天晨读两个小时。
2021.04.22 09:36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