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是九月秋凉,暑气退散,北方的凉意早已氤氲开来,日落时间也早了许多。
我们的一载书信,已然走过了春夏,即将步入秋冬。七个月来,我们聊的多是一些严肃的话题,关于心灵,关于成长,我见证了你的迷茫与努力,轻舟已过万重山,你也陪伴我不断丰盈内心,耕耘生活,对过往经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一期书信呀,不如聊点轻松的话题——关于春夏的回顾与秋冬的展望。
去年九月,我正式加入《十年之约》,转瞬已是一年。从最初的散文化练笔,到如今以碎碎念念,镌刻岁岁年年,它给足了我生活的仪式感。
去岁秋冬,岁月匆忙得让我时常惶恐,一个月太短,短到似乎没有做什么,一个月又太长,长到方寸心田被思绪填满,剪不断,理还乱。今年秋冬,我或许会开始写周记,以更细微的颗粒度感受光阴,以更细腻的内心,记录韶华流转。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如今想来,我的许多目标节点,都是三十岁,拿下硕士学位,通关想考的证书,不错过任一场数独赛,最好结婚和生个宝宝。
我的数独搭子,以三十岁“高龄”首次入选国家队,使我看见了“野生选手”的更大可能性,也明白了“三十而已”,并非人生一道关隘,让我对于年岁渐增,添了接纳与从容。
年初,我定下了十个目标,关于业余爱好与学习。很惭愧,七八俩月就倒了三个,包括两场考试的铩羽与缺席,但也解锁了许多意外惊喜,如山川南北的“闪现”,数独生涯的突破,工作上的豁然开朗……
整体而言,有遗憾,更有饱满与无悔。
许是缺乏安全感,我喜欢用厚厚的外套,将自己裹起来,春夏时节颇有些格格不入。于是秋冬成了我最爱的季节,小屋已不需开空调,骑车路上凉意习习。云天变得旷远,可谓“秋高气爽”,夜晚躺在床上,稻花香里的“蛙声”,逐渐被“草际鸣蛩”取代。
古人形容立秋:“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诚不欺我。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辞别燥热,学生迎来了新学期,我也该静心学习,迎战考研了。
去年,一意孤行的我,选择了一个高难度专业,不出所料,铩羽而归。现实接踵而至的打击,使我明白:我终究不是考神,无法在多重角色中游刃有余。贪多求快,“既要又要”,才是我备考路上最大的对手。
对于考证,我常常轻敌,一味追求“多快好省”,这也导致专代考试两度败北,CPA两度落荒而逃。对于考研,经历过摧心折骨的失败,我还是有清醒的认识,须踏实务实,没有捷径,“菜就多练”。
但在职备考,远没有“背水一战”的危机感,我的生活无法真正“删繁就简”,自律性也始终未能突破,这使我在选择院校专业时,陷入了纠结——是进一步选更好的,还是退一步选好考的?
如若选择前者,我能否像大四时那样,全心全意,为之一战?
秋冬的工作不多,业余生活却被填满。压力与动力共生,妹妹入职后,想必也有类似感受。总感觉我们很像,自我要求高,好胜心强,然有时“欲速则不达”,专注于当下,走好每一小步,才能走好山高路远的征途。
一载秋冬,一起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