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海丰阿东:为何宰相剃个头,临安市场出现抢购潮
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宰相叫秦桧,现在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大恶人。不过就是这样一个恶人在他遇到紧急大事的时候,还是有一些急智的。
在宋朝秦桧做宰相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市面上的货币非常紧张,那时候在市面上流通的是铜币和铁币。这些金属货币铸造的时候成本很高,而且那个时候那些富户都喜欢把这些钱收藏起来。另外我们的近邻日本那些来到中国的商人,他们也喜欢收集这些金属货币,偷偷的把它运回国内去。这样一来市面上流通的金属货币就很少了,钱币一少就造成了物价的动荡,人心不稳。这种情况在当时是经常发生的,有一年又有这种事情发生了,当时京城临安市面上,因为缺少货币已经无法进行交易了。这样一来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宰相的秦桧当然是要想办法进行处理的。他是这样做的。这一天他走进一家理发店,在那里理发,理完发之后就该付账了,那时候理一个发只要一个铁钱,想不到秦桧让他的随从拿出5000个当二铁钱给那个理发师,惊得那个理发师目瞪口呆。面对理发师那秦桧,一边整理自己的衣服,一边顺口说道。过几天将会有圣旨下来,这个钱将不会再使用了,你现在拿了钱尽快去市面上买些东西,把它用掉吧。那理发师听了这话真是千恩万谢,马上拿着钱跑到市场上去买东西去了。5000个钱可以买许多东西,那理发师边买东西边把他知道的这个消息告诉这个人,倒是那个人很快这个消息传遍了市场,大家一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都慌了,特别是那些大户,听说是秦桧这个宰相说的,非常的相信,赶忙把家里的那些的藏着的钱拿出来购买东西。结果很快市面上的钱就很多了,过了很久大家发现皇帝并没有下这样一个圣旨。尽管这样,这钱荒这个问题总算给解决掉了。
秦桧这人是很聪明的,他知道有的时候流言是很厉害的。如果加以好好的利用的话,还是能起一定的作用的。
就这样时间慢慢过去。一段时间之后,京城里又出现了钱荒的事情。事情严重到商店里的货物放在那里,没有人去买,不是不想买,而是没有钱进行交换,弄得临安府的官员们跑到秦桧那里去讨主意。
面对这个局面,那秦桧又是老调重谈。不过这回他改了一个方式。他派人把文思院的官员召唤过来。那文思院自唐代起就开始设置的一个部门。说是部门其实就是一个工艺品的作坊,这个作坊是专门为皇家工作的。他们制作的工艺品有用黄金做的,有用各种珠宝做的,本身价值是很高的那种。为了表示事情紧急,秦桧又先后几次向文思院派人前去,催那里的官员尽快过来。这样一来,路上人来人往的,尽是赶往文思院去催人的官员。这场景让见到的人纷纷驻足观看。吸引了市场上的人们的注意力。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互相纷纷打听。
这样一来,秦桧就把那气氛营造出来了。等到文思院的官员急急忙忙赶到之后。秦桧对他们说。刚才接到皇上的玉指,想要对目前的钱进行改制。你们先去铸造一贯样钱来。等样钱定下来之后,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这些钱币都会作废的。为了表示这件事情非常紧急,他给那些官员定下了到明天中午,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出来办好。
样钱,就是钱样,它是根据钱币设计的要求,用红木,锡,铜,象牙或其他材料制作而成,用来呈送给朝廷,由皇帝最后拍板确定的钱的样子。这种钱虽然不能流通,但它却是流通钱币的最原始的版本,有了它才能够最后形成流通的钱币。
事情这样紧急,那文思院的官员回到那作坊后,立马组织人按照要求进行铸造样钱的工作。就这样干了一个通宵才把事情弄好,这样的事情肯定会让许多能感兴趣的,特别是那些大户人家。当他们知道文思院正在铸造新的样钱。推测那在市场上流通的钱币可能马上就会退出流通领域了,自己不马上把那些存起来的钱用掉的话,到时候可能就亏大了。于是那些大户们,让自己的下人到市场上拼命的进行抢购。结果很快市场上物价往上涨了起来,那钱币也是很快的都出现了。几天下来,那原先无法销售的货物被销售一空,各家各户的商铺里面都是那些以前想要得到的金属钱币。
那文寺院的官员们按照秦桧的要求忙来忙去,总算把事情干好了,等到把样钱交上去之后,就没有了下文。
铸个样钱破钱荒,这人有急智。那秦桧就是通过这样的手法。让市场上退出流通的那些金属钱币,又一下子跑回到市场上来。当然了,他这样的做法,是以他的信誉或者说是以国家的信誉来做担保的,一次两次可以让人上当受骗,三次回次可能就不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