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陆原静书
【原典145】来书云:佛氏又有常提念头之说,其犹孟子所谓“必有事”,夫子所谓“致良知”之说乎?其即“常惺惺”,常记得,常知得,常存得者乎?于此念头提在之时,而事至物来,应之必有其道。但恐此念头提起时少,放下时多,则工夫间断耳。且念头放失,多因私欲客气之动而始,忽然惊醒而后提,其放而未提之间,心之昏杂多不自觉。今欲日精日明,常提不放,以何道乎?只此常提不放,即全功乎?抑于常提不放之中,更宜加省克之功乎?虽曰常提不放,而不加戒惧克治之功,恐私欲不去;若加戒惧克治之功焉,又为“思善”之事,而于“本来面目”又未达一间也。如之何则可?
戒惧克治即是常提不放之功,即是“必有事焉”,岂有两事邪!此节所问,前一段已自说得分晓,末后却是自生迷惑,说得支离,及有“‘本来面目’未达一间”之疑,都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为病,去此病自无此疑矣。
【译文】来信说:佛家还有常提念头的说法,这好比孟子的“必有事焉”、和先生您说的“致良知”吗?也就是“常惺惺”,常记得,常要知道,常存养的意思吗?假如我把这念头提着,而事物到来,我必然有回应之道。但是,就怕我这念头,提起的时候少,放下的时候多,那我的工夫就间断了。而且这念头的放失,大多是因为内心的私欲和外来的客气扰动,就算是突然醒觉,意识到了,赶紧把念头提起来。那么,在念头放失之后,提起来之前那一段时间,还是昏聩杂乱不自觉的啊!现在我希望自己能做到信念日益精进明白,念头常提不放,应该用什么方法呢?只要这念头常提不放,就是全部的功夫吗?还是在常提不放之外,还要再加上省察克治的功夫呢?您看,如果长提不放,但是不加以省察克治的功夫,那恐怕私欲不能被克去;如果加以省察克治的功夫呢,就又成了我上封信说的“思善”了,这样心体又不在“本来面目”上。我该怎么办才好?!
戒慎恐惧,省察克治,就是常提不放,就是必有事焉,哪有两件事?哪有什么念头提起来还分有克治和没克治?你这封信问的,上封信已经问过,我也回答得非常明白了。你自己却又生出迷惑,说得支离破碎,又说出“思善”和“本来面目”的疑问,这都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的病。去掉这个毛病,变没有什么疑问了。
【原典146】来书云:“质美者明得尽,渣滓便浑化。如何谓明得尽?如何而能便浑化?”
良知本来自明。气质不美者,渣滓多,障蔽厚,不易开明:质美者,渣滓原少,无多障蔽,略加致知之功,此良知便自莹彻,些少渣滓,如汤中浮雪,如何能作障蔽。此本不甚难晓,原静所以致疑于此,想是因一“明”字不明白,亦是稍有欲速之心。向曾面论明善之义,明则诚矣,非若后儒所谓明善之浅也。
【译文】来信说:程颢先生说:“气质美好的人明德尽显,缺点也就融化消失了。”怎样才能做到明德尽显,让缺点都融化消失呢?
良知本来就自然明白。只是气质差的人,渣滓多,障蔽厚,不容易开明。气质美的人呢,渣滓少,障蔽也少,略加致知功夫,这良知就晶莹透彻了。一点毛病,就像一锅汤里面,飘进几朵雪花,当然障蔽不了。这个道理,本来非常简易明白,不存在什么问题。而你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想来是你对“明”字的含义,还不明白,也是心情急切所致。以前我和你当面讨论过“名善”的含义,“名则诚也”,并非像朱熹等人对“名善”的解释那样肤浅。
【解读】以上三封信都是在辨析“良知”作为心的本体的特点,以及如何获得,如何“致”。孟子和佛家也有相关论述。
所谓“良知”就是心的本体,就是“纯乎天理无一丝人欲”。省察克治、戒慎恐惧都是普通人致良知的功夫。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常提念头”、“常惺惺”,也是孟子说的“必有事焉”。
参考资料:《传习录集评·梁启超点校》(九州出版社)、《传习录》(中国画报出版社)《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刻板)》
_spkij����|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