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能让你戒烟》
2021年5月27日7:40-9:00 P65-P100
【原文目录】
第11章-第20章
【读书日记】
如果想做一件事会找各种理由,同样的不想做也会找各种理由。
这些理由有的是真实的,有的是幻想的,有的是片面的。
社会性洗脑之所以存在,很大原因就是我们非常容易被幻想和片面的信息所蒙蔽。
之所以容易被蒙蔽是因为我们想被蒙蔽,因为被蒙蔽意味着不需要自己费力去思考,意味着有人替自己做决定,意味着轻松无压力,意味着不需要承担责任……
然而,正是这种被动的意愿,使自己承担了更大的压力,而且不知道这些压力到底从何而来。
《这书能让你戒烟》的作者就是将之前不愿意承担和不愿意思考的问题,一件一件拿出来分析,找依据,重新审视各种观点和看法,以及形成这些观点和看法的依据。
当正视这些观点和看法时,很多都是立不住的。
当然前提是你是不是真的找了足够充分的依据。
如果你不想戒烟,你就会去寻找支持被洗脑的片面素材,得出吸烟有益健康的结论也是有可能的。
主要还是看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意愿去做深度的思考。
深度思考的意愿有可能是主动的也有可能是被动的。
对于《这书能让你戒烟》的作者主动和被动的成分都有。
被动的部分好理解,因为确实不舒服,也给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
主动的部分更多的还是基于自己对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
什么是美好生活状态呢?
这个就因人而异了。
对于吸烟者来说,不吸烟就是向美好生活的状态迈进了一步
对于网络游戏上瘾者来说,不玩网络游戏就是向美好生活的状态迈进了一步
对于网络小白文上瘾者来说,不看网络小白文就是向美好生活的状态迈进了一步
不过单纯的迈进一步会有很多种可能,比如止步不前、原地踏步、向上蹦、向下跳、向左转、向右转甚至向后转……
是什么能引发各种可能性呢?
源于自己对自己生活的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的设定。以及自己对自己和社会的认知以及认知的依据。
真实的独立思考需要去发掘自身和社会的真实规律,绝对的自由从来不存在,遵循规律的情况下才有自由的可能。
想要发现这些规律单纯的把头埋进沙子里靠着幻想是不行的,靠着社会上的专家学说也未必可靠,需要自己去探索,实践、对比。
就像《这书能让你戒烟》的作者,用自己的方式走出适合自己的路,虽然这个路不被主流学术界所承认,但是这是一条好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