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十一月,魏国开始设置尚书、侍中、六卿,任命荀攸为尚书令、凉茂为仆射,毛玠、崔琰、常林、徐奕、何夔为尚书,王粲、杜袭、卫觊、和洽为侍中,钟繇为大理(相当于汉之廷尉,司法部长),王脩为大司农,袁涣为郎中令,兼代理御史大夫,陈群为御史中丞。
袁涣得到赏赐,都散给亲戚、朋友,家中没有积蓄。当家用不足时,就向别人索取,从来不故作清白,秋毫不犯,然而,当时人都佩服他的清廉。这时,有刘备已死的传言,群臣都为此道贺,唯有袁涣认为是谣言。
曹操打算恢复肉刑,下令说:“从前,大鸿胪陈纪认为死刑还可以再加以仁恩,御史中丞陈群,能申说你父亲的理论吗?”
陈群回答说:“我父亲陈纪认为,汉代废除肉刑而增加笞刑,本来是出于仁慈的目的,但死于鞭杖之下的人更多,这就是所谓名义上减轻,而实质上加重,名义上轻,则使百姓容易犯法;实质上重,则伤害百姓。而且,况且杀人偿命,符合古制,至于伤人,或伤人致残,只是剪掉他的头发送去服苦役,就不合理。如果用古代的刑法,把奸淫的人阉割,偷盗的人砍足,就永远没有奸淫和入室盗窃的人了。
“古代的三千条刑法,虽然不能全部恢复,但像上在所举的几种罪,正是现在的社会问题,应当先施行。汉朝法律,对判处斩首的罪人,不能讲求仁爱;除此之外,其余判死刑的人,可以改判肉刑。这样,施加刑罚与保存生命就足以相抵了。现在,以鞭笞致死的刑法替换不杀人的肉刑,是重视人的肢体,而轻视人的生命。”
当时参与讨论的人,只有钟繇与陈群意见相同。其余人的都认为不能恢复肉刑。曹操因为四方征战还没有停止,顾虑众人的意见,停止了恢复肉刑的打算。
[点评]
在汉朝之前,一直存在着肉刑,这种刑罚相当残忍,对人体伤害很大,比如著名军事家孙膑原名不详,因受过膑刑故名孙膑。西汉之初仍沿袭肉刑,例如司马迁就遭受了宫刑。西汉汉文帝开始,肉刑逐渐被废除。
这个时候,之所以会发生关于肉刑的讨论,主要是因为废除肉刑之后,在徒刑与死刑之间出现了缺口,徒刑对于某些犯罪者而言太轻,死刑又太重,所以在与舆论中出现恢复肉刑的呼声。
主张恢复肉刑的陈群,他的理由是刑罚较轻的笞刑,实际上枉杀很多人命,还不如采用肉刑,虽然伤害人的身体,但并不致命,而且更具有吓阻犯罪的威慑力。
陈群的说法有没有道理呢?
我们先了解一下笞刑。笞刑,始于战国时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以竹、木板责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的轻刑,针对轻微犯罪而设,或作为减刑后的刑罚。汉景帝时期的《箠令》规定了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同时在实刑时中途不得换人,彻底固定下笞刑的刑具是竹板和长度厚度。
也就是说,正常执行笞刑是不会死人的。所以陈群的逻辑显然站不住脚。然而,陈群所说的当时笞刑反而比肉刑多伤人命,这也不是胡说八道。那么问题出在哪?
问题在于人!法制只不过是一种工具,执行的人才是关键。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官吏残暴,之所以连笞刑这种比较轻的刑罚都能多伤人命,无非两个字“滥用”,官员滥用刑罚,才导致草菅人命。再仁慈的制度,让暴徒来执行,也会沦为暴政!再合理的制度,让蠢货来执行,也会变得混乱不堪!
曹操主持的关于恢复肉刑的研讨会,由于当时肉刑已经被废除了三百年,而且由于肉刑本身就比较残暴,统治者在恢复肉刑时必然要考虑民心所向,所以曹操有意恢复肉刑,但在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时,他也是犹豫再三,无法下定决心。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刑罚本身也趋向于宽松化,废除肉刑是一种趋势,是历史发展必然的结果。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
春季,马超请求张鲁分派给他一支军队,向北攻取凉州,张鲁派遣马超回军围攻祁山,祁山守将姜叙向夏侯渊告急。夏侯渊部下将领议论,认为必须上报魏公曹操,由他发令调度。夏侯渊说:“魏公远在邺城,向他报告,往返行程四千里,等他的命令传到这里,姜叙等人必定早已被打败,这不能解救危机。”于是命令部队行动,派张郃率步、骑兵五千人为先头部队。马超败退而走。
韩遂驻军显亲县。夏侯渊欲图袭击韩遂,夺取显亲,韩遂退走。夏侯渊追到略阳城,距离韩遂驻地三十余里。将领们准备向韩遂发动攻击,有人建议应当进攻兴国的氐人。
夏侯渊认为:“韩遂的军队精锐,兴国有坚固的城防,进攻很难迅速取胜,不如攻打长离的羌人部落。很多长离的羌人都在韩遂军中,他们必然会回去援救自己的家乡。韩遂若舍弃长离羌人拥兵自守,便会失去羌人的支持而势孤力单;如果援救长离,我们就可以与他的部队进行野战,一定能够生擒韩遂。”
于是,夏侯渊留下督将守卫辎重,亲自率军轻装至长离,攻打烧羌部落,韩遂果然来救长离。夏侯渊的部下将领见韩遂兵多,要扎下营盘、挖好堑壕再作战。夏侯渊说:“我军千里转战,如果再扎营盘,掘堑壕,士兵便会疲惫不堪,无法再用他们去作战了。韩遂兵虽多,却容易对付。”夏侯渊下令击鼓进攻,一举击溃了韩遂的军队,并乘胜包围了兴国。氐王千万逃到马超那里,其余的官兵都投降了夏侯渊。夏侯渊又转而进攻高平、屠各两个部落,也都把他们击溃。
[点评]
西凉军擅于在山地作战,而曹操的军队擅于在平地作战,这是由于受经常作战区域的地理环境影响所导致的。在山地地区攻城,攻城的一方更明显吃亏。因此夏侯渊通过攻击长离川,将战场转移至对自己有利的地形,同时逼迫韩遂和自己交战,这样就占据了天时和地利,胜算大增。
夏侯渊所采用的计策,是《孙子兵法》教科书式打法,那就是“围点打援”。“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兴国城池坚固,攻不下来,怎么办呢?找一个他非救不可的地方去攻,他就不得不从那坚城中出来,和我野战。通过此战可以看出,夏侯渊是一位很会用兵的将领。
在马超败退汉中后,凉州还存在着韩遂、宋建等反叛势力,但后来他们被夏侯渊逐一平定击败,之后韩遂病死,凉州再无人能对抗夏侯渊,曹操的西北完全免除了威胁。
三月,献帝颁发诏书,确认魏公曹操地位在诸侯王之上,改授金制印玺、帝王和诸侯专用的红色绶带,以及诸侯王专用的远游冠。
当初,魏公曹操派庐江太守朱光在皖城屯兵,大量开垦土地,种植稻谷。吕蒙向孙权建议:”皖城田土肥沃,如果一旦稻熟收获,曹军必然扩充,应当早日除去朱光。”
闰五月,孙权亲自率军攻打皖城。将领们计划堆土山和增加攻城的设备,吕蒙说:“制造攻城设备和堆土成山,须多日才能完工。到那时,敌人城防已经巩固,援兵必定到来,我们将不能夺得皖城。况且我军乘雨多水大而来,如果旷日久留,大水必定渐渐退走,我们回兵的道路会遇到困难,我以为那是很危险的。现在看来,此城不会十分坚固,我三军士气高昂,四面齐攻,很快就可攻克,然后趁大水未退而回军,这才是大获全胜的策略。”
孙权采纳了这一建议。吕蒙推荐甘宁为升城督(攻城指挥官),甘宁手持绳索,身先士卒攀上城墙;吕蒙命令精锐战士紧随其后,他亲自擂鼓指挥,战士们踊跃登城。拂晓发起攻击,早上辰时已经攻克皖城,俘获朱光以及城中男女数万人。不久,张辽率兵赶到夹石,听说皖城失守,便领兵撤退了。孙权任命吕蒙为庐江太守。回兵驻守寻阳。
[点评]
前面刚称赞完曹操麾下的大将夏侯渊的用兵之妙,这里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又粉墨登场。当年的吴下阿蒙,现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他对战略时机与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得非常精准,而临场的攻城略地又智勇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