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小孩,一直是为人父母的朋友都会困扰的难题。我还没有到这个阶段,但最近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里有一个例子,我觉得无论对教育小孩还是影响他人,都很有借鉴的意义。
曾经,作者和他的妻子,都为了他们儿子的教育问题而大伤脑筋。
他们的儿子学习成绩很差,甚至看不懂试卷上的问题。他与同学交往时也很不成熟,经常弄得周围的人很尴尬。他又瘦又小,动作也不协调。打棒球时,他往往在投手投球之前就挥动了球棒,招来他人的嘲笑。
如果你们会怎么办呢?作为父母,以身作则,要做好榜样,鼓励孩子,带着孩子建立信心。我相信这是大多数人的观点。
作者和他的妻子也是这么觉得,若要小孩十全十美,首先要做完美的父母。于是他们尝试用积极的态度来激发他的自信心:“加油,孩子,你能办得到!我们知道你行!手握高一点,看着球,等球快到面前再挥棒。”只要他稍有进步,就大夸一番以增强他的信心:“干得好,孩子,继续。”
尽管如此,还是引来了嘲笑,作为理智的父母,他们对嘲笑的人大加斥责:“别笑,他还在学习呢。”而这时他们的儿子却总是哭着说:“我永远也学不好,我根本就不喜欢棒球!”
所有的努力似乎都徒劳无功,作者真是心急如焚,看得出来这一切反而伤害了他儿子的自尊心。开始他们总能对他加以肯定、鼓励和帮助,可是一再失败后,还是放弃了,只能试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
后来,作者进一步研究了预期理论,自我实现预言和皮格马利翁效应。他跟他的妻子一起分析了他们面对的困境,终于意识到,他们对儿子往往言不由衷。
自省后他们承认,内心深处的确觉得儿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常人”。所以不论他们多么注意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其效果都是有限的,因为表面的言行终究掩饰不住其背后的信息,那就是:“你不行,你需要父母的保护。”
此时他们才开始觉悟: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近50年来讨论成功术的著作都很肤浅,谈的都是如何树立社会形象的技巧和如何成功的捷径。但这种用“阿斯匹林”和“创可贴”来治疗心灵痛苦的方法,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而不治本。有时似乎取得了暂时的效果,但是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不时又会重新浮现。
过去,他们的潜意识里都受到这种速成观念的影响,才会对儿子采取上述做法。在他们心目中,这个孩子有失颜面,他们重视成为模范父母,维持良好形象,更甚于对孩子的关切,这种心态也影响到了对孩子的看法。的确,在看待与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偏重许多其他因素,反而忽略了孩子的幸福与快乐。
一方面,因为好面子,他们给予孩子的不是无条件的关爱,造成了他自我评价的低落。所以他们决定从自身下功夫,不再讲究技巧,而是着重调整内心的真正动机和对孩子的看法。他们不再设法改变他,转而从客观的角度去发现和了解他的特色、个性与价值。
另一方面,他们也自觉地改变了自己的动机,培育了内在的安全感,不再用孩子的表现来判断自己的价值。
一旦摆脱了过去对孩子的看法,培育了基于价值观的动机,顿时呈现一种新气象——不必再拿孩子与旁人比较,不必把固定的社会模式强加在他身上,这样反而能够平心静气地欣赏他的优点。
作者他们相信他有能力应付人生的种种挑战,也就不急于保护他免受外界的嘲笑。
事情当然没有那么顺利,孩子已习惯于接受保护,因此一开始表现得相当畏缩。他向父母求援,但他们只是认真聆听,不一定如他预期地回应。这无形中传达了一个信息:“父母不用保护你,你没问题!”
几个月过去了,他渐渐有了信心,也开始肯定自我价值,终于以自己的速度与步调发挥出了潜能。
不论在学业、运动场还是社交场合上,以一般社会标准来衡量,他的表现都是相当杰出的。这一切都发生在转念之间,远远超过了所谓的自然发展速度。后来他还当选学生社团领导、州运动员,门门成绩优秀。另外,他还锻炼出了坦诚、热心的性格,走到哪儿都能与人融洽相处。
作者和他的妻子都相信,这个孩子“出人头地”的成就中,自动自发因素的作用要多于外在影响。这是前所未有的经验,对我们教育子女以及扮演其他角色很有启发作用。
一开始,作者认为,自己要做好榜样,带着他儿子建立信心,本身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但是作者只关注了自己个人魅力的技巧,无视自己内心的建设,品德方面的建设。而他儿子敏感而脆弱的心也已经感受到,其实他并不完全被他们的父母所信任。
内心品德的建设才是本质的东西,本质的比行动更有说服力。只有内在的品德,才是真正能够影响自己,影响他人的关键。无论是对小孩的教育,还是自身影响力的增强,都需要从内心品德开始,这才是正途。
赞美诗中唱得好:努力探寻你自己的心灵吧,因为生活源自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