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岭上霜
01
二宝预产期的前一周我休假在家,小杜先生幼儿园也刚好放假。
看到小杜先生整天无所事事的样子,想到他马上就要满六岁,再过一年就要上小学,是时候让他学习写字了。
我找到之前买的学前描红练习本,每天让他描上半个小时的数字或汉字。
起初,小杜先生非常配合,准备好纸笔,端端正正的坐在小书桌前,认真的写写画画。
刚开始学写字,难免写的不好看,有的字东倒西歪,有的字爬出了格子。我拿过本子,将那些我认为写的不好的字指给他看,建议他拿橡皮擦了重新写。
小杜先生听话的擦了重写一遍,但是重新写的依旧很难看,我让他再写一遍,他再写的时候字超出了格子。我忍不住大声指责道“你看看你,写了三遍,字还爬出格子,你的字长腿了吗?认真一点好好写。”
谁知,小杜先生突然哇的一声嚎啕大哭,我不知所措的望着他。
小杜先生哽咽的说“妈妈,你总是嫌我写的不好,说这个字丑那个字歪,我很伤心。”
之后,再让小杜先生写字,他就有点不耐烦,总有些敷衍了事的味道,完全没有开始时的学习热情。
我不由得为自己之前的行为后悔和懊恼,孩子毕竟小,又是第一次,能写出来已经算不错了,而我以一个成年人的标准去考量他、要求他,他自然达不到我的要求。
在孩子的能力、兴趣、习惯等没有培养好的时候,我们的挑剔和完美主义会破坏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失去信心。
没有完成就不会有成长,面对孩子的第一次,我们应当降低标准,首先让孩子学会完成,而不是用完美主义打击孩子的兴趣和信心。
02
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总是给自己和身边的人设定很多标准,对自己和别人都比较苛刻。常常不由自主带给身边的人很大压力,让人觉得难以相处,有吹毛求疵的感觉。
我们单位的林师傅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林师傅人勤快,干活干净利索。平常家务活全包,老公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酱油瓶子倒了都不扶。
有一次林师傅带孩子去外省参加舞蹈比赛,三天不在家。老公吃了几顿外卖嫌油腻,心血来潮自己做饭,竟然把蜂蜜当清油倒进锅里炒菜,闹了个大笑话。
其实刚结婚时,林师傅的老公并不懒。有时候会主动做饭和洗碗。可是林师傅是个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任何时候都喜欢井井有条,整洁有序。
老公做饭林师傅嫌弃他把厨房弄的乱七八糟,指责老公恨不得把家里的厨具全部拿来用一遍;老公洗碗她嫌洗的不干净,说厨房灶台、地上全是水渍,还得麻烦她跟在屁股后面收拾烂摊子。
久而久之,林师傅的老公彻底失去了干家务的耐心,反正不干被抱怨,干了还要挨骂,还不如彻底不干来的轻松自在呢。
林师傅的女儿大一点后,学着自己洗衣服,林师傅嫌女儿洗的不干净。女儿拖地,她嫌女儿东一下、西一下像写毛笔字。
在林师傅的高标准、严要求面前,丈夫和孩子都变成了甩手掌柜,林师傅彻底陷入“一边辛苦付出一边不停抱怨”的死循环当中,活生生把老公和孩子培养成两个生活巨婴。林师傅生病的时候,都不得不打起精神照顾家人的一日三餐。
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十全十美,更不要说让别人做到完美了。在芝麻大小的事上强求完美,既浪费精力又伤感情,往往得不偿失。
如果林师傅在生活的小事上,不拿完美的标准对家人吹毛求疵,对家人降低要求、放宽标准,少一点指责和抱怨,她的生活一定不会过得这么疲惫不堪。
03
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相信你即使做的不够完美,也是在用心去做、努力去完成。大姐就是用她的耐心和包容,获得了当下的幸福生活。
去年国庆节回老家,大姐在厨房里忙活一大家子的饭菜,姐夫看到后主动进去帮忙。
姐姐和面,姐夫洗菜;姐姐炒菜,姐夫装盘;姐姐扯面下面,姐夫捞面舀汤。吃完饭,姐姐洗第一道碗,姐夫帮忙涮洗第二道。
这场景真是温馨又和谐,我们几个弟弟妹妹猝不及防被撒了一大波狗粮。
要知道以前姐夫可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主,一下班打开电视就是葛优躺,做饭洗碗、家务、孩子的学习,统统都是姐姐在操心和打理。
我开玩笑的问姐姐,姐夫怎么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简直可以送他一面“模范丈夫”的锦旗。
吃完晚饭去外面散步,姐姐向我娓娓道来。
以前,家中里里外外都是我打理,虽然也觉得累,但干习惯了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只是偶尔抱怨一下。后来有一次,上班在外面跑了整一天,回家一点也不想动弹,就跟你姐夫说身体不舒服,让他随便弄点吃。
那是你姐夫第一次煮粥,没有掌握好火候,煮糊了。我虽然有点生气,但念在他第一次做的份上,不但没有指责他,还感谢他让我吃上现成饭。结果你姐夫反而觉得不好意思,说自己连个粥都煮不好,一连跟我说了几声“抱歉”。
自那以后,我时不时的偷个懒,你姐夫慢慢开始学着做起饭来。虽然做的味道不怎么样,但好歹比不做要强,所以我经常夸他,没想到他越做越好。现在你姐夫做的炸酱面那叫一个好吃,连我都做不出那个味。
看着大姐幸福的样子,我真心替她感到开心。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的想法和能力有差异,这是非常正常的。降低你的期望值,放低标准,允许身边的人不那么完美,他们才能在完成中不断成长,变得越来越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04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是所有具有完美主义人格特质的行为准则。
在生活中,总能够看到一些吃饭难、吃饭慢的小朋友。究其原因,孩子们背后总有一个完美主义家长。
在孩子开始学吃饭的黄金时期,由于宝宝手、眼协调能力差,经常会把饭菜弄得满桌满身满地都是。完美主义家长一看孩子把食物弄的一团糟,还吃不了多少,就会一边指责,一边自己动手喂食,最终让孩子失去独立吃饭的兴趣。
不出发就永远不会到达,没有完成就不会有成长,没有成长就永远达不到预期目标。如果家长认识到完成比完美重要,降低对孩子的高标准,允许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去尝试、去体验,孩子就会在试错过程中越来越能干。
在家庭生活中,最不需要的就是完美主义。在自己和家人达不到心理预期时,不要一味的自责和指责,多给予积极和正向的鼓励,放心去尝试,放手去试错,相信结果会越来越美好。
就像心理学中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也会影响他人的行为,人们总是更愿意被别人赋以期许和赞赏,因为我们都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接纳。
最好的期待不是让你完美,而是耐心等待你完成。
愿你放下完美包袱,不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求全责备,轻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