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赵州桥文本解读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批注:本段交代了了赵州桥所在的地点,别名,知名程度,设计建造者以及建造年代。开篇第一句就说: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河北省赵县的洨河是赵州桥所在的地点,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说是洨河,实际上就是一条浅浅的水渠而已,因为真正的洨河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已经断流了。洨河是一条季节河,以前在夏秋期间水量充沛,可以航运。世界闻名是指赵州桥的社会影响,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安济桥(宋哲宗赐名,意为“安渡济民”)。第二句隋朝点明赵州桥的建造年代,李春是赵州桥的设计并参加制造的人。石匠是指李春的职业,也正式因为有着职业的优势,才有可能建造赵州桥。关于赵州桥的修建者还有个传说呢? 传说赵州桥是木工行业的祖师爷——鲁班修建的,他一夜之间造好了赵州桥,震惊仙界。张果老和柴王爷,一位口袋里装着太阳和月亮,一位用车推着五岳名山,一起上桥,想把桥压塌,幸好鲁班及时赶到,用手撑住了石桥。河北当地民歌所唱的“赵州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趟沟”,说的正是这个故事。据说现在走上赵州桥,还能看到张果老留下的驴蹄印和柴王爷留下的车辙印呢!传说归传说, 不过,鲁班造桥只是传说,赵州桥的真正修建者,是隋朝工匠李春。仔细观察赵州桥,会发现桥中间那个像彩虹一样的弯弯的大拱上,左右又各有两个小拱,就像大拱露出肩膀一样,这其实是李春的独特设计——敞肩。赵州桥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了,除了和隋朝的年代照应外,也表明了赵州桥有悠久的历史。第一段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一些基本情况,让我们首先对赵州桥有了大致的了解。通过查找资料我知道了: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做“大石桥”。赵州桥始建于595年,建成于606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单孔弧形敞肩石拱桥。它开创性的设计,还有优美的外形,都令人赞叹不已,真不愧是“天下第一桥”啊!赵州桥的建造背景如何呢?当时的赵县是南北交通必经之路,从这里北上可抵重镇涿郡(今河北涿州市),南下可达京都洛阳,交通十分繁忙。可是这一交通要道却被城外的洨河所阻断,影响了人们来往,每当洪水季节甚至不能通行,为此隋大业元年(公元6O5年)决定在河上建设一座大型石桥以结束长期以来交通不便的状况。为什么这座桥要让李春来设计呢?李春到底是怎样的能工巧匠呢?他为什么能够有这样独创的设计呢?李春是隋代造桥匠师。唐中书令张嘉贞著《安济桥铭》中记有:"赵州蛟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李春受命负责设计和大桥的施工。李春率领其他工匠一起来到这里,对洨河及两岸地质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时认真总结了前人的建桥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独具匠心的设计方案,按照设计方案精心细致施工,很快就出色地完成了建桥任务。李春他们在设计和施工中创下许多技术成就,把中国古代建筑技术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跟其他桥梁不一样的是,李春在建立这座桥的时候,用的是圆弧拱形式,一改以往之前桥两的制作方式,开创了一个造桥的新方法,李春用的这种形式,可是要比西方第一座圆弧拱形式的桥早了600年。因为以往的桥梁,虽然看上去样子非常的好看,但是在交通上却不是非常方便,有车马要过桥的时候就会非常的困难,因为桥拱非常的高,车马实在是上不去,而李春直接把拱的高度调低了,同时也拉宽了桥面的宽度,这让整座桥桥面都变得非常的平稳,也方便了车马在桥上的行驶。既然实在河上造桥,那就一定要考虑到水涨甚至遇到洪水时桥梁倒塌的风险,李春也想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在桥的两边各加了两个小拱,这样小拱帮整座桥分担了洪水,让整座桥在遇到洪水的时候不会直接被冲跨,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小拱还非常的节省材料,原先的桥都是实心的,没有可以帮助分流的地方,所以,这座桥独特的创新和设计才使它举世闻名。读完这一段后,我的疑问是赵州桥为何世界闻名,石拱桥是什么样的,结实吗,隋朝和一千四百多年到底一个什么样的时间概念呢,隋朝是581—619年,刚好距今1400多年。好奇的是这么多年了,赵州桥如今是什么样子了,历经时间的变迁赵州桥又经历了什么呢?]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批注:这一段文字主要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本段共有六句话,第一句是总括,写赵州桥非常雄伟。非常一词准确表明了赵州桥雄伟的程度,这个词不能去掉。这句是本段的中心句,点明赵州桥“设计坚固”的特点。后面介绍的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本句展开的。第二句用列数字的方法介绍了桥长和桥宽,后面一句: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是对桥宽的一个具体说明,用桥长和桥宽来说明这样的桥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是相当雄伟的。第二句介绍这座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桥下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37米的河面上。拱形桥受力好,节省建筑材料.这句话中的全部用石头,说明建造这座桥使用的材料全部是石头,没有桥墩,是最让人惊诧的,桥墩的作用本来是稳固桥的,可是它没有桥墩,竟然还能横跨在37米宽的河面上,没有其他任何梁柱支撑,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特别是横跨一词,用词准确,更显现出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一句,只有一个也反应了桥的坚固,拱形说明桥洞的形状,这也是赵州桥是石拱桥的原因。“没有”“只有”“横跨”都说明了赵州桥的创新和与众多的桥的不同之处。在这么宽的河面上架桥,没有桥墩,这是多么的不思议,而且也反映出中国人的智慧和作者的自豪之情。第三句用“左右两边”和“两个”准确地写出了小桥洞的位置和数量,体现了赵州桥设计的巧妙和精美。主拱桥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三,使桥身更加美观。第四句是承接第三句来写,主要写出了平时和发大水的时候,这四个小桥洞的作用,可以让流水从这里流过。第五句从两个方面说出了赵州桥设计的好处,是建桥史上的创举,用“既和又“连接,这个创举一是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二是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同时也反映出了这是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经查百度知道了:创举就是指做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非常大的举动或事业。创举一词不仅是对赵州桥的高度赞美,也是对赵州桥设计者的赞美。那为什么赵州桥的设计是个创举呢?赵州桥完全没有桥墩,用拱形的原理建造出来的,且使用了共中共的方式实现了涨潮时的排水,在当时是一种绝无仅有的建桥方式。关于节省石料我做了详细查找:据推算,整个赵州桥所用石料的重量是2800吨,这四个小拱省下的石料就有500吨,桥的重量减轻了,对地基的压力就减少了(据计算,赵州桥地基的承载力大约是3700吨),也避免了头重脚轻,抗震能力增强;其次是当河水上涨至小拱那个高度的时候,河水能从小拱中分流一部分,可以减少大水对桥的冲击。】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批注:这一段主要介绍了赵州桥的美观。第一句是个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座桥不但坚固是概括了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而且美观引起了本段文字。第二句具体表现赵州桥是如何美观的,主要这赵州桥的桥面,先总写一句桥面有石栏,石栏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精美”一词照应上句中的美观。那这图案是如何精美的呢?接下来用了三个“有的”引起的排比句来具体说明赵州桥的桥面栏杆雕刻的图案精美,有的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着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侧重写了龙的不同姿态,用词“相互缠绕”“前后抵着”“回首相望”,似乎我们都能想象到他们的姿态,似乎在向行人们讲述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让人产生联想。把桥面的刻画的龙写得栩栩如生,说这些龙似乎都在游动,仿佛活了一般,这一句,表达了对赵州桥的精美设计的赞美。凡是走桥上过的人,都可以欣赏到这些精美的图案,龙的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一种动态美,还有飞龙,前爪抵着,回首遥望,像是亲昵的母子,又像是期盼着什么。为什么在桥面上雕刻龙的图案呢,还有哪些龙的图案吗?整座桥共雕刻的有多少条龙呢?不可以是其他的动物吗?这不同姿态的龙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龙在古代是吉祥和祥瑞的象征,是传说中一种神奇灵物。据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中”,龙还可兴云作雨,神通广大。在过去不论是封建皇权统治者,还是普通百姓,都对龙的形象倍加推崇。龙不仅是权威和吉祥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赵州桥以龙的形象作为雕塑的主体,寄寓了民众希望大桥永世长存,通济利涉的美好愿望。经查资料,得到这些信息:中部 每侧有5块蛟龙栏板,6根蟠龙竹节望柱,内外均是龙的形象,每侧有28条龙,两侧共计56条龙,如果再加上主拱券顶部两侧的各一个蚣蝮,总计58条龙,从而形成一个气势恢宏的群龙阵图。上面的蛟龙奇兽或盘或踞,或飞或腾,跌宕多姿,引人入胜。第三句是写这些雕刻的龙真像活了一样,这是对第二句桥面上雕刻的龙的图案逼真的具体描述,“似乎在游动”“像活了一样”都表现了雕刻者技艺的精美,是对雕刻者技艺的赞叹,也是赵州桥美观的一个体现。这一句是承接第二句来说的。它和第二句一样,都是第一句赵州桥美观的具体描述和体现。所以,第二段先总说一句:赵州桥非常美观,然后用桥面雕刻的龙的不同的形态的龙和这些雕刻的龙的栩栩如生,像活了一样来具体体现美观。】
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批注:本段文字主要概括了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和巨大价值。因为赵州桥历史悠久、建造完善、结构坚固、形式优美,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拱形石桥,建造年限也是最多的。赵州桥有许多劳动人的辛勤汗水积累而成的。它的设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设计者李春在桥上有减少水对桥体冲击的拱的设计,至今保存完好。
说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绘画、遗物、铭文等文物;在景观,建筑样式结合等方面具有突出价值的建筑或建筑群体。从历史、美学和人种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工物品或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物品和工程,如故宫、秦始皇兵马俑等,而历史文化遗产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意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存在着历史价值的文物,其主要是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说赵州桥的确是我国宝贵的物质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这句和第一自然段的“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前后呼应。赵州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约700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石拱桥。
此段高度赞美赵州桥,说它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也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建桥史上是世界桥梁建筑技术的瑰宝,因此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总批:这篇文章以平实而又生动的文字介绍赵州桥,结构严谨的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设计精巧、造型美观,值得我们花时间细细品读。
从内容上看,课文共分四段。第一段写赵州桥的地点、桥名、设计建造者、建造年代。第二段讲赵州桥的雄伟。这与它的独特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围绕“设计”这个重点词,课文先写了赵州桥设计的特点,再写这样设计的好处。关于赵州桥,作者主要向读者说明了这座桥的两个特点——“雄伟”和“美观”。作者在说明这座桥“雄伟”这一特点时,为了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作者先是说明了桥的长度(桥长五十多米)和宽度(有九米多宽),然后以它所能容纳的具体实物为例又再次向读者说明了它到底有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最后,“没有...只有...”的句式以及桥的横跨距离(三十七米多宽的水面)有一次佐证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第三段重点词是“美观”。介绍赵州桥美观时用“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的句式,把栏板上龙的图案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传神。第四段讲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从主题思想上看,课文通过介绍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雄伟和图案美观的特点,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从表达上看,课文语言简洁,准确,生动。第一段是对赵州桥的整体介绍,第二、三段是赵州桥的坚固、美观的具体描述,从桥身独特的设计反应了赵州桥的坚固、雄伟,从桥面栏杆雕刻的各种姿态优美的龙来说明赵州桥的美观。第四段概括了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和巨大价值。每个段落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结构严谨,成为一个整体。这篇文章的表达很有特色:每个段落都有概括性很强的文字,这些文字放在一起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二、三段更是独具特色,它们的第一句话是这个段落的总起句,引领了整个段落。后面的文字是对第一句的具体说明,以第三自然段为例,第一句写了赵州桥的美观,后面的第二句写的是桥面栏杆雕刻图案的精美,第三句写了桥面雕刻的龙就像活的一样。后面的两句都是为了表现第一句的。这也是本文在表达上最大的特色。]
44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