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力》「日」渡边淳一
----------------
如果你还没想好做什么,那就从读书开始吧。
✍你是否经常觉得同学故意孤立你、领导对你有意见、别人一个微妙的表情会刺痛你的神经,喜欢察言观色,迎合他人委屈自己,因为一点小事就胡思乱想。胆怯,自卑,脸皮薄,这可能是高敏感人群的典型症状之一。
·
渡边淳一,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后来弃医从文,成为当今日本文坛的文学大家,代表作《失乐园》等。
-
“ 钝感就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 ”
「钝感」并非迟钝或麻木不仁,而是一种不容易受外界干扰且悠然自得、泰然处之的人生态度。
-
辩证地说,我对钝感力也并非抱着全盘接受的态度,但我非常认同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确不必太过敏感,事事在意。
-
敏感的人群拥有着特殊的能力,例如强大的共情能力、敏锐的观察力等。
但他们也常说:太敏感的人有时候真挺累的。这种能力对他们来说反而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事[石化R]
·
「什么是钝感力?」
钝感力,其实是一种迟钝的心态,也是一种能力——“是快速忘却不愉快的能力,是接受失败继续挑战的能力,是坦然面对流言的能力,更是对嫉妒与嘲讽心怀感激的能力。”
当你面对人生里的挫折、病痛之时,不会被被锥心刺骨的痛苦打乱阵脚,反而该做什么做什么。
每个人内心都有抱怨和委屈,只是一些人很容易屏蔽掉一些“只能消耗自己却没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快速达到目的。
·
「如何培养钝感力?」
如果说高敏感是一种天性,那么另一面钝感力是一种才能,需要后天的培养。
首先不要想太多,不要把他人的讽刺、嫉妒、中伤都放进心里。把一件事情都放到长远的时间观上去看。等你八十岁的时候,这件事情对你的人生的影响甚至能忽略不计。
其次当你注意到自己开始进入"敏感伤感模式",立刻强行进入“钝感模式”,有时候“没心没肺”一些没什么不好。
---------------
分享书中一些摘抄
·
爱情中必须有容人之量,若想要感情长久,就要有钝感力,常常宽容对方。
·
人的好恶和忍耐力千差万别,职场就是充斥着这些好恶,矛盾迭出的场所。有钝感力的人才能在职场笑到最后。
·
做事不要总是思前想后,即使别人说些不中听的话,也要听完就马上抛到脑后。这种有益的钝感,与精神上的安定和保持心情愉快密不可分。
·
一个人谨小慎微,凡事看得过重的自寻烦恼的时代,应该宣告终结了。